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咱们是一家人,说钱就见外了。”

慕知微摆手,“不过我有个提议,二姨、小姨和舅母们可以一起做,分散去码头不同地方卖,还能做肉末的,冬天煮成汤卖更暖身。”

外公外婆见状笑道:“你们记住荞妹的心意就好,以后别为了生意闹矛盾。”

二姨小姨连忙应下,这事就这么定了。

第二天,慕知微从泡米、磨浆到调酱汁,一步步仔细教,连定价策略都讲了,至于能不能赚钱,就看她们自己的经营了。

另一边,外公被孟老大领着看完院子,当即喊上两个舅舅去清理屋后的水潭。

上来看热闹的村民们见此情景,也自发带着工具来帮忙。

三天后,围墙砌好了,水潭也清理干净,挖出来的淤泥填去红薯地当肥料,潭底铺了碎石,四周也铺上大的石头,等水澄澈后就是一个干净的水潭。

通往水潭的路也被拓宽修整,走起来更顺畅了。

期间慕知微去县城给县令夫人送药,顺便见了古光耀。

得知谈判崩了——王道义要求共享所有菜谱包括后续的菜谱,古光耀自然不答应。

“他暂时没动作,但你尽量少出门,我会尽快想办法把他弄走。”

慕知微没多问,只是拜托古光耀帮忙买小马,然后开始给六狗子选私塾。

半个月后。

古光耀的泡菜加工坊竣工。

加工坊的核心操作都是古家的家奴进行,挑拣、清洗等杂活,古光耀特意让慕知微从东村挑选人进行。

慕知微和村长一起选了十个手脚麻利、品行端正的婶子,按天结算工钱。

泡菜坊先试做了一批快泡豆角,古光耀亲自尝过,确认滋味与慕知微做的分毫不差,这才拍板批量腌制。

东村村民种的萝卜和嫩豆角,不到三天就全运进了加工坊,家家户户都拿到了现钱,整个村子都浸在喜气里,见了孟家人都格外热络。

山上的小院也愈发规整——坡下的新房还在施工,坡上的老院有新砌的围墙彻底隔绝了外人窥探的目光和外人进入。

院子里新搭了露天灶房,竹筒引着山泉水缓缓注入水缸,满溢的清水淌进底下的石池,池子八分满时,水就会顺着特地铺的小沟流出去,潺潺流水声偶尔在院子里响起。

刚吃过午饭,一家人坐在堂屋乘凉。

前几日慕知微都在加工坊盯着,今日才算得空,翻看着古光耀帮忙搜罗的私塾资料。

筛选后留下三家:大狗子几兄弟就读的那家风评最佳,授课的父子俩性情温和宽厚,对学生极负责;另外两家规模稍小,口碑也不错,只是先生年纪偏大,授课如何资料上没说。

慕知微轻叹了口气——六狗子以前总活在大狗子兄弟的光环下,若是同去一家私塾,难免再受影响。她本想让弟弟换个新环境,可像样的私塾太少了。

“大姐姐,这些私塾都不好吗?”六狗子凑过来,目光落在纸页上。

慕知微点头又摇头:“你大狗子哥哥他们读的那家最好,你愿意跟他们一起吗?”

六狗子眸光澄澈,犹豫片刻直接问:“大姐姐不想我跟大哥他们一起,对吗?”

慕知微坦然承认:“我想让你换个新环境,认识些不一样的人。”

“那我们就再找!我听大姐姐的。”

六狗子立刻道,怕显得没主见又补充,“我觉得大姐姐说得对,所以听你的。”

“对!大姐姐说的对就听大姐姐的!”

小狗子挨着慕知微的腿,晃着受伤的胳膊附和。

正在缝衣服的惠娘和编竹篮的孟老大相视一笑——两个儿子是真信服女儿,却也不是没自己的主意,真好。

慕知微揉了揉小狗子的头:“那两家也不错,明天我们一起去县城看看。爹娘也去,顺便挑头牛买下来,做辆板车,以后出行也方便。”

“真要买牛?”

孟老大和惠娘又惊又喜,加工坊有马车,古东家也让他们随便用,可终究不如自己的方便。

得到慕知微肯定的答复,两人高兴不已。

六狗子兄弟更是高兴得差点蹦起来,吵着要去县城吃包子。

慕知微打了个哈欠,正想回屋歇会儿,院外突然传来嘈杂的吵嚷声。

孟老大放下竹篮:“我去看看怎么回事。”

刚起身,谷子就气喘吁吁地冲进来:“孟大叔!不好了!大狗子被人打了,孟二叔和二婶带人过来,跟山下的工人闹起来了!”

最近谷子兄妹常来帮忙,偶尔跟着六狗子兄弟读书,村里人只当他们是来玩的。

孟老大和惠娘听到“大狗子被打”,下意识担心,随即皱眉,觉得孟老二不是来报信的。

慕知微听了,也站起来准备出去看看。

一家人刚走到院门口,孟老二媳妇就像疯了般冲进来,手指直戳慕知微的鼻子:“都是你这个扫把星!把霉运带给我儿子!你怎么不死在外面,偏偏回来祸害我们家!”

寻常咒骂慕知微根本不放在心上,可“死在外面”四个字刚落,她脸色骤变,飞快看向孟老大。

果然,孟老大脸色瞬间惨白,身体猛地一颤,慕知微快步上前扶住他,低声安抚:“爹,别听她胡扯。”

孟老二也满脸愤懑地瞪着慕知微,身后跟着一群陌生男女,个个怒目圆睁,像是慕知微杀了他们全家。

惠娘扶着孟老大的另一边,语气温和却带着质问:“出了什么事,让你们闯进门来指着我女儿骂?”

这话像泼进滚油的火星,瞬间点燃了对方的怒火。

一个老妇人跳出来骂:“你家这被退婚的烂货就是克星!要是我家闺女,早就让夫家浸猪笼了,哪敢留着害人!”

另一个中年男人吼道:“我外孙被打,就是她带的霉运!必须赔钱!”

“赔钱!赔钱!”

一群人跟着起哄。

孟家人明白了——大狗子在学堂被打,他们不找打人者,不找学堂先生,反倒跑来找他们。

慕知微被这荒谬的逻辑逗笑了,她还真笑出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