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圣皇大帝传 > 第246章 姜玉儿演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聚光灯从舞台穹顶落下,像一束温暖的追光,稳稳裹住第一个迈步的姜玉儿。她双手攥着银灰色话筒,指节因微微用力泛出浅白,裙摆随着脚步轻晃 —— 刚才还在后台攥着衣角深呼吸,此刻站在舞台中央,脚下的红色地毯仿佛给了她莫名的底气,连呼吸都慢慢稳了下来。

身后的电子大屏开始 “滋滋” 闪烁,荧光绿的数字从 1 到 30 飞速滚动,像在跳一场急促的数字舞。台下瞬间静了,所有人的目光都在 “数字” 与 “她” 之间来回切换。姜玉儿抬眼扫过屏幕,深吸的一口气还没吐完,清脆又坚定的声音已经透过话筒传遍剧场:“停!”

话音落地的瞬间,数字像被按下暂停键的陀螺,“咔嗒” 一声定格在 “08” 上。紧接着,白色的题目在黑色背景板上缓缓展开:《年轻人能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

看到题目的刹那,姜玉儿眼底 “唰” 地亮起一层光,嘴角忍不住向上扬了扬 —— 心里早已经悄悄喊了声 “耶!”,要不是还站在台上,她差点就要蹦起来。这道题哪里是 “巧合”?备战第三轮时,她特意把网上那篇刷屏的《青年与时代》演讲稿找出来,逐字逐句改成自己的风格:把 “宏大叙事” 换成 “爸妈的唠叨”,把 “抽象的责任” 变成 “摆地摊的良心”,连语气停顿都对着镜子练了不下十遍,现在那些句子还在脑子里 “排队”,熟得像刻在心里一样。

她抬手理了理耳边的碎发,话筒贴到唇边时,脸上已经绽开一个超级自信的笑,连眼睛都弯成了月牙:“老师们!同学们!先跟我互动一下 —— 大声告诉我,我们是哪个群体?”

台下有人愣了愣,随即有人喊出 “二零后!”。姜玉儿笑着挥了挥手,像个带动气氛的小太阳:“对!我们是‘二零后’!一个注定要在未来的历史书上,写下属于我们名字的群体!”

这句话像颗小石子,在台下激起一片会意的轻笑。前排有个扎马尾的女生跟着点头,后排的男生还举起拳头喊了声 “没错!”。姜玉儿等笑声稍歇,眼神扫过全场 —— 从评委席的老师,到观众席的学弟学妹,再到舞台侧台探头的姬雅蕊,她的声音里多了几分认真:“大家有没有想过?十年后、二十年后,银行里签字的行长,公司里拍板的企业家,甚至为我们这个国家掌舵的人…… 都会是我们‘二零后’。等整个社会的‘接力棒’真的交到我们手上时,我特别想问一句:我们要带着这个世界,往哪里走?”

话音刚落,她故意顿了顿,语气突然转了个弯,带了点小俏皮的无奈,连肩膀都轻轻垮了垮,像在跟台下分享小秘密:“当然啦,我也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站在风口浪尖,像英雄一样指点江山。就像我自己 —— 高考前总觉得‘未来要干大事’,可真到了塞大,看着身边要么是竞赛获奖的‘学霸’,要么是能歌善舞的‘才子’,才发现自己就是芸芸众生里的一粒小尘埃,是社会这个大机器上,一颗普普通通的小螺丝钉。”

说到这里,她突然皱起眉头,模仿着爸妈平时说话的腔调,声音故意压得低了些,还悄悄叉起腰:“高中那会儿,我爸妈天天在我耳边‘念经’:‘姜玉儿!学习就是一切!考不上顶尖大学,你这辈子就完了!’”

这话一出口,台下瞬间爆发出一阵大笑。有个戴眼镜的男生拍着大腿笑,连评委席上的一位女老师都忍不住捂嘴轻笑 —— 谁没听过爸妈类似的 “唠叨” 啊!姜玉儿看着台下的反应,眼底闪着狡黠的光,继续说:“那时候天天被‘高压政策’盯着,刷题到半夜,背单词到口干,总算挤过了高考这座独木桥,一脚踏进塞大。现在想想,当时既算圆了爸妈的梦,也算是成功‘逃脱’了他们的‘实时监控’!”

“哈哈哈!” 笑声更大了,连舞台侧台的李梦夏都跟着笑出了声。姜玉儿等笑声渐渐平息,刚才还带着笑意的眼神突然软了下来,她微微歪着头,像在认真思考,语气里带了点真实的迷茫:“可到了大学,我又开始问自己:我还要像高中那样拼命学吗?成绩好与坏,对未来到底有多大影响?像我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女生,没有特别厉害的天赋,也没有惊天动地的梦想,面对这么大、这么复杂的世界,我到底能做点什么呢?”

台下静了下来,刚才还在笑的人也慢慢收了笑容,有人轻轻点头 —— 这个问题,几乎每个年轻人都在心里问过自己。就在这阵安静里,姜玉儿突然眼睛一亮,像突然解开了难题的孩子,身体微微前倾,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股藏不住的力量:“后来啊,有天晚上我在操场跑步,吹着风突然就想通了!有一件事,是咱们这代人,一辈子、无论如何都得做到的 ——”

她故意停了一秒,话筒被握得更紧,每个字都加重了语气,像在跟台下的人郑重约定:“那就是:在我们慢慢变老的路上,绝对!绝对不要堕落!绝不要变成我们年轻时候,最讨厌、最看不起的那种大人!”

“哗 ——” 台下瞬间爆发出掌声!刚才还在沉思的人猛地拍手,前排的老奶奶把手里的手帕攥得更紧,眼里闪着赞许的光。姜玉儿没有停下,目光变得无比坚定,言辞像敲在铁板上一样铿锵有力:“如果你将来当了官,手里有了权力,请一定守住底线!不要收那些黑钱,不要做亏心事,秉公办事,保护好那些信任你的老百姓!”

“如果你毕业后没找到‘体面’的工作,去路边摆地摊,请一定凭良心!别用地沟油做小吃,别把过期的东西卖给别人,诚信经营,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都绝对不能坑!”

“如果你运气好,开了厂当了老板,请一定讲良知!别做那些假冒伪劣的产品,更别碰那些有毒有害的东西 —— 你生产的东西要卖到别人手里,要进到别人嘴里,人命关天啊!”

说到 “人命关天” 时,她的声音微微发颤,眼里多了几分凝重。台下的掌声没停,有人悄悄抹了抹眼角 —— 这些话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戳中了每个人心里最软的地方。姜玉儿的声音里渐渐带上了一种近乎神圣的使命感,她抬手轻轻按在胸口,像是在跟自己的良心对话:“其实每一个普通人,只要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做个问心无愧的好人,这就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存在本身,我们每一次的选择,每一次的坚持,都在悄悄改变着这个世界的样子!”

“说得好!” 台下有人忍不住喊出声,掌声更热烈了,连舞台上的聚光灯都仿佛跟着晃了晃。姜玉儿深吸一口气,目光越过台下的人群,望向剧场外的远方,语气里满是期盼:“我真心希望,我们所有‘二零后’,将来不管做什么工作,不管身处什么岗位,都能成为撑起这个时代的脊梁!心里要有火,眼里要有光,不向那些不好的世俗低头,坚守自己的原则,永远对得起‘人’这个字!”

最后,她猛地挺直腰杆,像个即将上战场的战士,眼神锐利如电,声音里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仿佛在向整个世界宣战:“所以!亲爱的朋友们!如果将来有一天,有人拍着你的肩膀说:‘年轻人,别总那么较真,别总看不惯,你得学着适应这个社会。’”

全场彻底安静了,连呼吸声都能听清。所有人都盯着舞台中央的她,等着她接下来的话。姜玉儿攥紧话筒,深吸一口气,用尽全力喊出最后一句,声音穿透了整个剧场:

“‘我和你不一样!我生来,不是为了适应这个世界 —— 而是要 —— 改变这个世界!’”

“谢谢大家!”

她深深鞠躬,长发垂落在肩头,裙摆随着动作轻晃。台下的掌声和欢呼声瞬间 “炸” 了开来,像涨潮的海水一样汹涌,差点要把屋顶掀翻!有人站起来鼓掌,有人举着手机录像,还有人喊着 “姜玉儿好样的!”。姜玉儿抬起头时,眼里闪着泪光,却笑得格外灿烂 —— 她知道,这些掌声和欢呼,不是给 “背熟的演讲稿”,而是给每个年轻人心里,那股不愿妥协、想要改变的勇气。

短短五分钟,姜玉儿的演讲像一场情绪的过山车:从轻松的自嘲,到迷茫的追问,再到坚定的宣言,层次分明,情绪一波高过一波。她没有讲空泛的大道理,而是把 “青年责任” 揉进了爸妈的唠叨、摆地摊的良心里,让每个听众都能在里面看到自己的影子,引发了超强的共鸣。直到她走下舞台,台下的掌声还像潮水一样,久久没有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