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圣皇大帝传 > 第248章 李梦夏论人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接下来,舞台背景的大屏幕骤然亮起,原本静止的数字仿佛被注入了生命,化作一群不安分的精灵,在黑色的幕布上飞速跳跃、闪烁,引得台下观众的目光紧紧追随,心脏也跟着莫名加速。

“停!”

随着李梦夏一声轻呼,数字跳动的节奏陡然放缓,随后“倏忽”一声定格——明晃晃的“16”两个字稳稳地停在屏幕中央。紧接着,《我对人性的解读》这个题目如画卷般缓缓展开,清晰地映入所有人的眼帘。

后台的李梦夏看到题目,心头 “咯噔” 一跳,瞳孔微微一缩 —— 哇噢,这可是个天大的题目!人性,这两个字背后藏着多少千年的争论,多少复杂的维度,她此前从未专门针对这个主题做过准备。然而,这份短暂的惊讶只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瞬。作为从高二起就一头扎进哲学世界,读遍苏格拉底、柏拉图着作,尤其擅长用 “正反两面看问题” 的思维拆解复杂议题的女孩,她的眼底瞬间点燃了簇簇星火,那是对挑战的兴奋,更是对思辨的渴望。一抹自信的微笑悄然爬上嘴角,她轻轻攥了攥手心,在心里默念:小意思,姐拿捏了!

随着主持人的介绍,聚光灯如追光般精准地落在李梦夏身上,将她的身影清晰地勾勒出来。她身着简约的白色衬衫,身姿挺拔如雨后新竹,没有丝毫的怯场与局促。当她开口时,那清冽中带着思辨深度的嗓音,如同山间清泉流淌过青石,瞬间穿透了剧场的喧嚣,稳稳攫住了全场观众的注意力:

“老师们,同学们!今天我们聚在这个星光熠熠的舞台上,正在做一件超酷、超有意义的事 —— 我们要暂时抛开生活里的琐碎与表象,一起剥开‘人’这种最复杂生物的外壳,瞧瞧藏在骨子里的究竟是什么底色!” 她的声音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朝气,又不失沉稳,一句话就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让大家不由自主地跟着她的思路走近 “人性” 这个宏大议题。

“生活里,我们常听人带着几分世故的笃定断言:‘人嘛,说到底不过是披着文明外衣的高级动物,骨子里根本逃不脱自私、贪婪、好斗,稍有不慎就会变成忘恩负义的白眼狼!’” 说到这里,她微微摇了摇头,原本柔和的眼神瞬间变得坚定,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对此,我恕难苟同!”

话音落下,她缓缓抬起头,目光如探照灯般,温柔却有力地缓缓扫过全场的每一个角落,仿佛能穿透每个人的表情,直抵人心深处那些幽微的思绪:

“诚然,我们无法否认,在人性的深处,确实盘踞着诸多‘魔影’:自私、傲慢、冷漠、低俗、懒惰、虚荣、嫉妒、残暴、忘恩、贪婪、怯懦、狭隘、背叛……” 每一个词都像一面镜子,让台下观众忍不住对照自身,陷入沉思。“这些‘魔性’的种子,确如幽灵一般,时常在我们心间探头探脑,稍不留意就可能生根发芽。”

“?然而!?”?就在全场被这份沉重的氛围笼罩时,她的语调陡然拔高,如同清泉突然注入幽深的水潭,瞬间打破了沉寂,带来一丝灵动与希望,“如果我们只盯着这些阴暗的角落,就草率地断言‘人性本恶’,岂非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要知道,人性的光芒,足以穿透黑暗,璀璨夺目!” 她的声音里饱含着坚定的力量,像是在为人性正名:“当有人陷入困境时,那无私伸出的援手,比冬日里最温暖的骄阳还要暖人心脾;拥有谦卑心怀的人,内心像幽深的山谷一样包容,让人忍不住想要靠近;陌生人之间传递的温暖善意,恰似春日里拂面的微风,轻柔又治愈;那些拥有高贵品格的人,他们的光芒甚至闪耀过黄金,成为他人前行的榜样;勤劳的双手从不畏惧困难,能将看似腐朽的事物转化为神奇的宝藏;朴实的真诚不掺任何杂质,最是能打动人心弦;当看到他人成功时,那份坦荡的喝彩发自肺腑,不含一丝嫉妒;善良是暗夜里永不熄灭的烛火,无论环境多黑暗,都能照亮前行的路;拥有感恩的心,会为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吟唱赞歌,让幸福加倍;知足常乐的心态,能滋养内心的平静,让人在浮躁的世界里守住本心;勇气是披荆斩棘的利器,能劈开前进路上的万难;豁达的胸怀可容纳天地,让人不为小事烦恼;而忠诚,其重量远超泰山,是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羁绊!”

“所以啊,” 李梦夏微微前倾身体,声音仿佛带着穿透灵魂的 x 光,能直抵人性的本质,“人性,本就是一场‘神性’与‘魔性’永无止境的内在角力!真善美 与假恶丑,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相辅相成,又相互对抗,在每个人的灵魂舞台上激烈交锋,共同谱写着我们跌宕起伏、充满矛盾与成长的内心史诗!”

为了让抽象的思辨更易理解,她信手拈来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着人物,语气轻松自然,如数家珍,瞬间拉近距离,让台下观众频频点头:“提起《三国演义》里的曹操,大家都称他是一代奸雄,他多疑、狠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可为何千百年来,他的魅力始终难挡,让无数人着迷?再看《西游记》里的猪八戒,贪吃、懒惰,还总是贪恋美色,可为何他一点都不招人讨厌,反而惹人喜爱,成为最接地气的角色?还有《红楼梦》中的王熙凤,精明能干却也手段狠辣,害死了不少人,可为何我们对她的恨意总难深生,甚至在她落难时会生出几分惋惜?答案其实很简单 —— 就因为他们足够真实!他们没有被塑造成完美的圣人,而是将人性的复杂维度,毫无保留、坦坦荡荡地展露在世人面前,让我们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甚至有人说,‘每个男性都可能成为潜在的施暴者’。这句话听起来刺耳又极端,却恰恰点破了‘魔性’潜藏在每个人心底的真相。” 她话锋一转,抛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眼中智慧的光华不停流转,“那么,既然如此,为何大多数人最终都选择了善良,没有变成危害社会的恶人呢?” 稍作停顿,她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语气笃定而深刻:“全因我们心中的‘神性之光’足够炽烈!它就像一位尽责的哨兵,时刻保持警惕,牢牢压制住心底那头蠢蠢欲动的‘恶魔’,让我们在关键时刻守住底线,做出正确的选择!”

她的视线缓缓抬起,仿佛穿透了剧场的墙壁,投向了更悠远的时空,声音也带上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回溯人类的起源,我们脱胎于莽荒时代的兽群,那些所谓的‘魔性’,正是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未曾全然褪去的动物性烙印。它是我们生存本能的一部分,曾帮助我们的祖先在残酷的自然环境中活下来。”

“?而且!魔性并非全然不齿,一无是处!?”?李梦夏话锋再转,辩证思维的火花在她的话语中四溅,让台下观众眼前一亮,“对异性产生倾慕之情,难道不是生命繁衍本能的美好召唤吗?正是这份渴望,让人类得以延续,让爱情成为世间最动人的诗篇!再说说嫉妒,若能善加引导、合理驱使,它便能化作鞭策我们前进的引擎 —— 看到他人比自己优秀,不心生怨恨,而是以此为动力,努力提升自己,最终实现自我成长,这难道不是嫉妒带来的正面价值吗?还有自私,在市场的宏大棋盘上,它竟能化作亚当?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在每个人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悄然推动社会财富的洪流奔涌向前 —— 这,正是我国从计划经济迈向市场经济背后,最底层、也最贴合人性的逻辑!” 话音刚落,台下便响起了渐起的掌声,那是观众对这份独特见解的认可与赞赏。

她没有停下,继续深入剖析,揭示人性转变中那决定性的瞬间:“历史上,有多少战功彪炳的英雄,原本是国家的栋梁、人民的骄傲,却在权力与财富的诱惑下,被权欲和贪婪吞噬了心智,最终沦为损害国家利益的蛀虫;反过来,也有一些十恶不赦的恶徒,手上沾满了鲜血,却可能因为某一个瞬间的触动 —— 或许是一个孩子纯真的眼神,或许是一句温暖的话语,心底突然燃起一缕善念的微光,最终选择‘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用余生去弥补曾经的过错。《周处除三害》的故事不就是讲的这个吗?” 说到这里,她的目光变得如火炬般炽热,似要灼燃空气,语气也愈发沉重有力:“那么,这截然不同的转变,其枢纽究竟何在?” 她顿了顿,一字一句地给出答案:“??就在一念之间!关键看你灵魂深处,最终是‘神性’战胜‘魔性’,加冕为王,还是‘魔性’挣脱束缚,窃据高位!??”

随后,李梦夏的语气渐渐放缓,褪去了之前的锐利,转而变得温煦包容,像是在与台下观众促膝长谈:“坦率地讲,在漫长的人生里,谁的心底不曾掠过一丝自私的念头、一缕阴暗的想法呢?”

台下传来一阵会心的轻笑,大家都在她的话语中看到了真实的自己。

“其实,这并不可耻,也不可怕。只要我们能用理性的缰绳,牢牢锁住这些蠢蠢欲动的‘心魔’,让真诚、善良、博爱这些闪耀着‘神性’的因子,在我们的心田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主宰我们的思想与行为,我们就依然是堂堂正正、值得被尊重的好人!”

她话锋又一次变得犀利,刺破了人们认知中一个常见的悖论:“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人,嘴上说着‘高尚无私’,却连自己都不懂得珍视 —— 不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不尊重自己的意愿,一味地委曲求全。这样的人,他那所谓的‘高尚无私’,可信度有几何?他又真的能妥帖地去爱别人、去帮助别人吗?我看未必。就算是被我们奉为榜样的圣人,他们的爱也并非绝对的‘无私’,同样会有偏私、有排他。就像爱情,你可见过哪位被称作‘情圣’的人,真的能心甘情愿地将自己挚爱之人,拱手‘让’给情敌吗?如果真有这样的人,要么是他根本不够爱,要么就是故作清高的虚伪!”

这番直白又深刻的话,让台下爆发出一阵热烈的笑声,紧接着便是雷鸣般的掌声,掌声里满是认同与赞叹。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生命的基因密码,其核心就是‘自私地’延续自身 —— 这是刻在我们 dNA 里的本能,无法轻易改变。” 她结合科学与现实,进一步论证自己的观点,“也正因如此,当年我国推行‘包产到户’政策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才会空前高涨,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而过去‘大锅饭’的分配制度,之所以难以为继,最终被时代淘汰,不也是因为它违背了人性的本能吗?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没区别,时间久了,谁还会愿意主动付出呢?这就是人性使然啊!”

“?但是!?”?就在大家以为她要全然肯定 “魔性” 的合理性时,她的声音再度激扬起来,充满了对人类文明的礼赞与敬畏,“人类之所以能从兽群中脱颖而出,创造出如此辉煌的文明,正是因为我们懂得克制本能,懂得为了更长远的利益而团结协作!为了生存,我们需要组队捕猎,抵御猛兽的袭击;为了抵御外侮,我们需要凝聚成一个整体,共同对抗敌人的入侵;为了共克时艰,面对洪水、地震等天灾时,我们需要互帮互助,雪中送炭,抱团取暖。我们需要爱的纽带连接彼此,需要亲情、友情、爱情滋养心灵,更需要在全球化的今天,结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疾病传播等全球性挑战…… 于是!在漫长的文明进程中,利他精神、集体意识、家国情怀、博爱思想,在文明的熔炉中不断淬炼、升腾,最终化作了璀璨夺目的‘神性之光’!这束光,照亮了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道路,是照亮人类文明破晓的第一缕晨曦!”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世界,才是我们心之所向、梦寐以求的和谐家园!” 她的声音里满是向往,让台下观众也忍不住畅想这样美好的画面。

演讲接近尾声,李梦夏的论述愈发全面,她没有一味歌颂 “神性”,而是给出了更辩证的思考,结尾的升华充满力量与希冀:“当然,我们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 —— 神性亦需魔性制衡。大家不妨试想一下,若人人都变成像雷锋同志那样无私奉献、像耶稣那样博爱的‘纯粹利他者’,没有了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没有了竞争的动力,人类社会或将丧失进取的雄心,磨平所有的锐气与锋芒,最终陷入停滞,离‘躺平’甚至消亡也就不远了。”

台下传来一阵会意的轻笑,大家都被这份独特的见解逗乐,也深深认同其中的道理。

“两千多年前的孔夫子,为何能成为万世景仰的圣人?正因他坚持‘吾日三省吾身’,每天都在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在不断的自我审视中砥砺意志,压制内心的‘魔性’,涵养高尚的‘神性’!正是这份持之以恒的自我修炼,最终让他成就了不朽的伟业,他的思想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塞丝人。”

“其实,” 李梦夏微微低下头,又缓缓抬起,清澈的目光深情地拂过全场,那目光中带着真诚,带着期许,更带着强大的感染力,“在座的每一位,你与我,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藏着成为‘圣人’的潜力!我们都拥有‘神性’的种子,也都能克制‘魔性’的滋生。所以,我在此郑重倡议:就从此刻起,我们效法先贤,将‘三省吾身’融入日常生活,每天花一点时间反思自己,竭力遏制心底那些不好的‘魔性’念头,努力滋养、增益内在的‘神性’光辉!我坚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终有一日,我们每个人身上的人性光辉,亦能如孔夫子般,穿越时空,照耀千古!”

“谢谢大家!” 话音落下,李梦夏深深鞠了一躬,腰背依旧挺拔,眼神中满是自信与从容。

整整八分五秒!在这短暂又漫长的时间里,李梦夏将深奥难懂的哲学思辨,完美融入激情澎湃的演讲洪流中。

她的逻辑环环相扣,如同精密运转的齿轮,每一个论点都有充足的论据支撑;她的话语金句迭出,恰似夜空中绚烂绽放的烟花,每一句都能击中人心。

智慧的光芒在她的身上灼灼耀眼,让在场的每个人都为之折服!

演讲结束后,台下先是陷入一片沉思的静默 —— 所有人都被这份思想的深邃彻底震撼,还沉浸在对人性的思考中无法自拔!

几秒钟后,“轰 ——!!!” 雷鸣般的掌声如海啸般席卷全场,震耳欲聋,经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