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特种兵王变扶苏:始皇帝懵了 > 第59章 韩信点兵惊朝野 胡姬献图定漠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9章 韩信点兵惊朝野 胡姬献图定漠北

咸阳宫的朝会气氛像块浸了冰的铁,李斯捧着奏疏的手微微发颤,声音却透着惯有的沉稳:“陛下,关东诸郡报来急信,项羽已破函谷关,前锋距咸阳只剩三日路程。”

扶苏坐在龙椅上,指尖轻叩扶手。案上摊着黑麟卫最新送来的军报,韩信在巨鹿外围摆的“十面埋伏”已初见成效,项羽的粮草线被搅得七零八落。他抬眼看向阶下众臣,目光扫过几个面露惊慌的老臣:“慌什么?项羽的骑兵再快,能快过黑麟卫的斥候?”

殿外突然传来甲叶碰撞声,白川大步流星走进来,单膝跪地:“陛下,韩信将军送来捷报!昨夜奇袭项羽粮仓,焚毁粮草三万石,斩将五人,俘虏两千!”他高举捷报,声音洪亮如钟。

李斯眼睛一亮,抢过捷报匆匆浏览,随即抚掌大笑:“好!好个韩信!竟能在项羽眼皮底下烧了他的粮仓,这等将才,真是我大秦之幸!”

有老臣却皱起眉:“韩信原是刘邦麾下小吏,骤然委以重任,恐生异心啊。”

“异心?”扶苏冷笑一声,从龙椅上站起身,“黑麟卫的军规里,第一条就是‘不忠者斩’。韩信若敢有异心,白川,你带多少人能取他首级?”

白川立刻挺胸:“五十人足矣!”

殿内瞬间安静,再没人敢质疑。扶苏走到殿中,目光如炬:“传朕旨意,封韩信为征东大将军,总领关东兵马,许他‘见机行事,不必请奏’!再调蒙恬的北方边军回援,与黑麟卫形成夹击之势,务必将项羽困死在关中!”

散朝后,扶苏回到偏殿,胡姬正对着沙盘摆弄小木人。她穿着身素雅的秦装,褪去了东胡公主的繁复装饰,反倒更显清丽。见扶苏进来,她拿起个刻着狼头的木人:“冒顿的骑兵已经越过长城,在云中郡烧杀抢掠,蒙恬将军的边军一撤,北方怕是守不住。”

扶苏接过木人,指尖摩挲着狼头纹路——这是胡姬按东胡密探传回的消息做的漠北地形图,连每条河流的走向都标得清清楚楚。“你父亲怎么说?东胡愿不愿意出兵牵制冒顿?”

“父亲派了使者来,”胡姬从袖中掏出封羊皮信,“他说可以出兵三万,但要陛下答应,灭了冒顿后,将呼伦贝尔草原划归东胡。”

扶苏展开羊皮信,东胡单于的字迹粗犷有力,字里行间透着草原民族的直接。他忽然笑了:“你父亲倒是会讨价还价。告诉使者,别说呼伦贝尔,只要能助我大秦荡平漠北,连贝加尔湖以西的草场都可以分给他——前提是,他的人得跟黑麟卫学会怎么用速射弩。”

胡姬眼睛一亮:“陛下是想……让东胡骑兵也用咱们的战术?”

“不仅要学战术,还要学军纪。”扶苏指着沙盘上的匈奴王帐位置,“冒顿的软肋在侧翼,他以为东胡不敢动他,咱们就偏要让他腹背受敌。你亲自去一趟云中郡,告诉蒙恬,边军不用全撤,留三万精锐配合东胡骑兵,用‘游击战术’袭扰冒顿的后方。”

他从案上拿起枚虎符,塞进胡姬手里:“持此符,可调遣黑麟卫在北方的所有暗哨。记住,遇险要守时,用‘三角防御阵’,弩手居上,刀盾手在下,骑兵在外围游走——这是对付草原骑兵的绝杀阵。”

胡姬握紧虎符,冰凉的金属触感让她心头一振:“陛下不怕朝臣说您宠信外女吗?”

“他们敢说?”扶苏挑眉,伸手拂去她发间的一缕碎发,动作自然得像做过千百遍,“当初赵高在时,他们敢怒不敢言;如今朕亲政,还容不下一个能为大秦拓土的胡姬?”他凑近一步,声音压低,“再说,你是大秦的公主,未来的皇后,调兵遣将本就是分内之事。”

胡姬的脸颊瞬间飞起红霞,转身往殿外走,脚步却比来时轻快了许多。走到门口时,她回头道:“陛下放心,我定让冒顿知道,东胡的公主,不止会绣花。”

三日后,韩信的捷报再次传入咸阳。他用黑麟卫教的“信息误导术”,让项羽误以为秦军主力在函谷关,实则亲率三万精锐绕到楚军后方,一举端了项羽的军械库。奏报里还附了张草图,是韩信设计的“连环弩车”,一次能射出十二支箭,射程比寻常弩车远一倍。

扶苏拿着草图去找工部尚书,老工匠们看了半天,拍着大腿说:“这法子可行!给我们三天,保证造出样品!”

正说着,白川气喘吁吁地跑进来,手里举着个鸡毛信:“陛下!胡姬姑娘从云中郡传来消息,东胡骑兵跟冒顿的先锋打了一仗,用三角阵杀了对方三千人,还俘虏了冒顿的侄子!”

扶苏接过鸡毛信,胡姬的字迹娟秀却有力,详细记录了战斗经过:东胡骑兵先用速射弩远程压制,待匈奴人冲近,刀盾手立刻结成三角阵,将敌人分割包围,最后由骑兵收尾——正是他教的战术。

“好!”扶苏将信拍在案上,“传朕旨意,赏东胡骑兵每人一匹好马,再送他们五百具速射弩!告诉胡姬,别光顾着打仗,云中郡的风沙大,让她记得抹你给的那个药膏。”

白川嘿嘿笑着领命,刚走到门口又被叫住。扶苏看着窗外,忽然道:“让黑麟卫在咸阳城外建个赛马场,等胡姬回来,朕要跟她比一比谁的骑术好。”

入夜后,扶苏还在批阅奏折。李斯悄然走进来,看着案上堆成小山的奏疏,忍不住道:“陛下登基不过半年,就已平定关东叛乱,震慑漠北强敌,比先帝在位时还要……”

“李斯,”扶苏打断他,“你跟着先帝多年,该知道朕要的不是一时的震慑,是长治久安。”他指着一份奏折,“这是韩信提议的‘军屯制’,让黑麟卫在边疆开垦荒地,平时种地,战时打仗,你觉得可行?”

李斯仔细看完,眼里闪过赞许:“此法既解了军粮之困,又能充实边疆,臣以为可行。只是……韩信手握重兵,又得军心,陛下不怕……”

“怕他功高盖主?”扶苏笑了,“真正的帝王术,不是防着能臣,是让能臣有处发力。韩信想要的是名留青史,朕给他这个机会——只要他能为大秦打下万里江山,别说裂土封侯,就是让他当兵马大元帅,又何妨?”

李斯默然片刻,躬身行礼:“陛下胸襟,臣自愧不如。”

待李斯走后,扶苏走到殿外,望着天边的明月。黑麟卫的巡逻队正沿着宫墙巡查,甲叶碰撞声规律得像钟表的滴答声。他知道,赵高已死,始皇帝留下的烂摊子正在被一点点抚平,而他的路,才刚刚开始。

项羽的嚣张,刘邦的隐忍,冒顿的贪婪,都不过是他开创盛世的垫脚石。至于那些朝堂上的风言风语,后宫里的明争暗斗,在他眼里,还不如黑麟卫训练时的一声呐喊有分量。

“陛下,夜深了,该歇息了。”内侍轻声提醒。

扶苏点头,转身往寝宫走。路过胡姬暂住的偏殿时,见窗内还亮着灯,隐约能看见她在整理地图的身影。他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加快了脚步——明天,还有更重要的仗要打。

这天下,终究是要靠铁与血来守护的。而他,扶苏,既有特种兵的利刃,也有容纳四海的胸怀,定能让这大秦,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