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 > 第37章 郭威传来捷报!我趁机搞“守城动员2.0”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7章 郭威传来捷报!我趁机搞“守城动员2.0”

第37章:郭威传来捷报!我趁机搞“守城动员2.0”

邺都的晨雾还没散尽,一个浑身是泥的斥候就从东门的排水道钻了进来,手里紧紧攥着一封染血的信,连滚带爬地扑到柴荣面前:“殿下!郭将军……郭将军传来捷报!”

柴荣正在查看菜地的新芽,闻言立刻冲过去接过信。信纸被血水和泥水浸透,字迹有些模糊,但“攻破汴梁外城”“刘承佑被困皇宫”几个字格外清晰。他反复读了三遍,才敢相信这是真的,眼眶瞬间热了——郭威大军进展顺利,意味着邺都的围困很快就能解除,守城的军民终于要熬出头了!

“快!把捷报抄个几十份,贴到城中心的公告栏和各个城门上!”柴荣激动地对亲卫说,“再让郭荣兄长带着文书,在公告栏旁给百姓们宣读,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好消息!”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传遍了整个邺都。之前因粮食紧缺而有些低迷的士气,瞬间被点燃了。百姓们围着公告栏,听郭荣宣读捷报,有人激动得哭了,有人当场就往城墙上跑,说要去帮士兵们守城。

“郭将军都打到汴梁了,咱们再守几天,就能赢了!”张老栓拉着身边的百姓,兴奋地说。城墙上的士兵们更是欢呼雀跃,之前握着兵器的手都更有力了,盯着城外后汉军营的眼神里,满是期待。

柴荣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却有了更深的想法——光靠捷报鼓舞士气还不够,得趁这个机会,搞一次“守城动员2.0”,让军民们的决心更坚定,为最后几天的防守再加把劲。

他让人在城中心的校场搭起高台,又让人去粮仓支取了一些布匹和粮食——这些都是之前用“以物易物”换来的,原本打算留到最后关头用,现在正好派上用场。当天下午,校场里就挤满了军民,大家都想听听柴荣还有什么安排。

柴荣站在高台上,手里拿着郭威的捷报,声音洪亮:“乡亲们,士兵们!郭将军已经攻破汴梁外城,用不了多久,就能彻底推翻刘承佑,到时候就会率军回援邺都!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再守五日,五日之后,咱们就能和郭将军汇合,彻底打跑后汉兵!”

台下顿时响起一阵欢呼,柴荣抬手示意大家安静,接着说:“为了感谢大家这些日子的付出,我在这里承诺,援军到后,守城有功的士兵,除了之前说的土地和银子,再额外赏一匹布;守城的百姓,每户再分一亩地,免十年赋税!”

这话一出,台下的欢呼声更响了。一个士兵激动地大喊:“殿下放心!别说五日,就是再守十日,俺们也能守住!”百姓们也纷纷响应,有的说要去城墙上帮忙运石头,有的说要去伤兵营照顾伤员。

柴荣又让人把之前缴获的后汉兵器搬上台,笑着说:“这些兵器,都是咱们的战利品!等援军到了,咱们就用这些兵器,跟着郭将军一起北伐,把后汉彻底打垮,让大家都能过上安稳日子!”

校场里的气氛达到了顶峰,军民们的斗志被彻底点燃。之前因粮食紧缺而有的抱怨,此刻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大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守住邺都,等郭威回援,彻底打跑后汉兵。

动员结束后,柴荣又去各城门巡查。他发现,士兵们的精气神完全变了,之前打盹的士兵正拿着弓箭练习,之前抱怨的士兵在主动擦拭兵器,城墙上的旗帜也被风吹得猎猎作响,像是在为军民们加油打气。百姓们更是积极,有的主动去修补城墙,有的去伤兵营帮忙,连孩子们都拿着小石子在城墙下巡逻,说要“帮着抓奸细”。

郭荣看着恢复活力的邺都,对柴荣说:“弟弟,你这‘守城动员2.0’太管用了!现在军民们都干劲十足,别说五日,就是再守半个月,也没问题!”

柴荣笑着点点头,心里却没完全放松——后汉要是知道郭威回援的消息,肯定会狗急跳墙,发动最后猛攻。他让人加强各城门的戒备,尤其是东门,之前被攻城车撞击过的裂缝虽然修补过,但还是要小心。

就在这时,亲卫匆匆跑来,神色慌张:“殿下!不好了!斥候回报,后汉军营里来了一队陌生的骑兵,看装备不像是后汉的人,好像是契丹兵!”

柴荣心里“咯噔”一下。契丹兵向来凶悍,要是他们真的来支援后汉,邺都的防守压力就更大了。他立刻让人去城外侦查,确认骑兵的身份和数量,又召集将领们商议对策。可他不知道的是,这队契丹兵只是后汉找来的“演员”——他们根本不是真的契丹兵,而是后汉士兵穿着契丹的衣服,故意制造恐慌,想让邺都军民以为契丹来了,从而放弃抵抗。

夜色渐浓,邺都的军民还在忙着加固城墙,没人注意到,后汉军营里,士兵们正趁着夜色,偷偷把攻城车和云梯搬到东门附近,准备在明天清晨发动最后猛攻——他们知道,要是再攻不下邺都,等郭威回援,就彻底没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