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 > 第204章 水师建制!柴荣设都督府分兵种,后周水军正式成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4章 水师建制!柴荣设都督府分兵种,后周水军正式成军

弩炮被破坏的紧急军情,如一盆冷水浇在水师出征的热望之上。柴荣连夜赶到汴梁造船工坊,看着被拆解的弩炮扳机——卡槽处被人用细锉磨去了一层,看似严丝合缝,实则承受不住发射时的冲击力,一扣便断。

“好阴毒的手段!”柴荣指尖捏着断裂的扳机碎片,语气冰寒,“这绝非外行能做到,定是熟悉弩炮构造的人所为。张五郎,近期接触过弩炮安装的工匠与士兵,全部列成名册,逐个审查!”

张五郎早已吓得面如土色,连忙奉上名册:“陛下,弩炮安装由专门的军械组负责,共十二名工匠,还有三名水师士兵协助调试,都是身家清白、层层筛选过的。”

“身家清白不代表不会被收买。”柴荣冷声道,“传朕旨意,将这十五人暂时隔离看管,由御史台与禁军联合审讯,重点查问近期是否与陌生人接触、有无异常财物往来。同时,全面排查工坊所有人员,凡有南唐籍贯或与南唐有旧交者,一律暂停工作,接受调查。”

审讯连夜进行,起初众人皆不承认,直到一名年轻工匠在严刑逼供下吐露实情:他的家人被南唐间谍劫持,被迫在弩炮扳机上动手脚,还收到了南唐许诺的重金。根据他提供的线索,禁军在工坊附近的一座破庙里抓获了三名潜伏的南唐间谍,当场缴获了联络密信与未送出的赃银。

间谍被擒,危机解除。柴荣下令将间谍斩首示众,对被迫参与破坏的工匠从轻发落,命其戴罪立功,修复所有弩炮;同时重申工坊安保条例,实行“身份牌制度”,进出人员必须核对身份,军械库与战船停泊区由禁军24小时值守,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经此一事,柴荣愈发意识到,水师不仅要战船精良,更要建制完善、指挥有序,才能形成真正的战斗力。次日朝会,他正式提出设立“水师都督府”的议案,朝堂之上一片赞同之声。

“水师乃国之重器,必须有统一的指挥体系,才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柴荣说道,“朕意已决,设立水师都督府,统管全国水师事务,下设作战、训练、后勤三部,明确职责,各司其职。”

随即颁布旨意,敲定水师建制细节:

都督府设都督一名,由枢密使李谷兼任,统筹水师战略规划与作战部署,直接对皇帝负责;

设副都督两名,分别由水师老将王环与新锐将领韩令坤担任,王环主管训练与军纪,韩令坤主管战船调配与后勤保障;

水师按功能划分为三大兵种:作战舰部队,配备新型战船,主打江河攻坚与舰队对决;巡逻舰部队,以小型快速战船为主,负责侦察、袭扰与航道警戒;运输舰部队,由改造后的南唐楼船组成,专门负责兵力、粮草与军械运输。

各兵种之下,又细分编制:作战舰部队设三军,每军辖五艘战船,每船配备士兵八十人,其中弩手三十人、登船作战士兵四十人、舵手与桨手十人;巡逻舰部队设五军,每军辖八艘战船,每船士兵四十人;运输舰部队设两军,每军辖六艘战船,每船配备士兵五十人、民夫一百人。

“水师的核心是协同作战,而非各自为战。”柴荣在水师都督府成立仪式上,对着全体水师将领强调,“作战时,巡逻舰先侦察敌情,传回情报;作战舰根据情报制定战术,正面攻坚;运输舰则紧跟其后,及时输送兵力与粮草,三者环环相扣,才能发挥最大战力。”

为了让将领们熟悉协同战术,柴荣命人在汴河岸边搭建巨大沙盘,模拟长江流域的地形与南唐水师布防,亲自推演“侦察-攻坚-补给”的完整流程。王环、韩令坤等将领围在沙盘旁,认真记录推演细节,不时提出疑问,柴荣一一耐心解答。

“陛下,若遇到南唐水师分兵袭扰,我们该如何应对?”韩令坤问道。

柴荣指着沙盘上的支流航道:“长江支流众多,南唐水师若分兵,必然兵力分散。我们可集中作战舰主力,先歼灭其主力舰队,再派巡逻舰逐一清剿支流中的零散敌船,运输舰则守住关键航道,切断其退路与补给,首尾夹击,必能全胜。”

将领们茅塞顿开,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仪式结束后,王环立刻组织水师开展协同训练,汴河之上,战船往来穿梭,巡逻舰侦察警戒,作战舰演练编队进攻与弩炮齐射,运输舰模拟粮草装卸,整个训练井然有序,水师的协同作战能力快速提升。

水师建制完善、训练如火如荼的消息传到南唐,李璟彻底陷入恐慌。他深知后周水师已今非昔比,不仅战船精良,更有严密的指挥体系与协同战术,长江天险再也无法阻挡后周的兵锋。林仁肇再次进言:“陛下,后周水师虽强,但训练时间尚短,协同作战未必娴熟。我们可趁其尚未完全成型,主动出击,在淮河与长江交汇处设伏,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李璟别无他法,只能采纳林仁肇的建议,下令集结两万水师,进驻采石矶,暗中打造铁链与暗桩,准备在淮河入江口伏击后周水师。同时,他再次派遣使者前往吴越,不惜割让三州土地,恳求钱俶出兵相助。

钱俶接到南唐的求援后,陷入了更深的两难。割让三州的诱惑不小,但他更清楚后周的强盛,若助南唐击败后周,后周必然报复;若拒绝,南唐灭亡后,吴越也将孤立无援。思来想去,钱俶最终决定,派遣五千水师进驻吴越与南唐边境,表面上答应相助,实则观望局势,若南唐占优便出兵,若后周取胜则立刻撤军。

与此同时,柴荣通过情报部门得知了南唐的伏击计划与钱俶的观望态度。他冷笑一声:“李璟黔驴技穷,钱俶首鼠两端,正好给了朕各个击破的机会。”

他当即下令,水师都督府制定应对策略,同时命陆路大军提前进驻寿州,摆出即将进攻南唐的姿态,吸引南唐水师主力注意力。

然而,就在后周水师准备出发,应对南唐伏击之际,王环却发现了一个异常:水师中几名来自南唐降军的士兵,近期频繁聚集,行踪诡秘,似乎在传递什么消息。

“陛下,这些降兵恐怕心怀不轨,说不定是南唐安插的内应,想在作战时临阵倒戈!”王环紧急上报柴荣。

柴荣闻言,脸色凝重起来。水师中共有两千余名南唐降兵,若他们真的临阵倒戈,后果不堪设想。

那么,这些南唐降兵是否真的是内应?他们的目的是临阵倒戈,还是另有图谋?除了这些人,水师中是否还隐藏着其他南唐间谍?柴荣知道,水师出征在即,内部的隐患必须尽快清除,一场针对水师内部降兵的排查行动,已箭在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