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 > 第227章 恩威并施!柴荣城外放粮,太原百姓人心动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7章 恩威并施!柴荣城外放粮,太原百姓人心动摇

秋阳高悬,太原城外的后周放粮点早已排起长龙。十万石粮食从汴梁陆续运抵,麻袋堆叠如山,空气中弥漫着新麦的清香。柴荣一身便服,混在士兵之中,静静看着领粮的百姓——老人们佝偻着身子,孩童们攥着空碗满眼期待,不少人脸上还带着饥馑的蜡黄,领到粮食时,双手都在微微颤抖。

“老人家,慢点,这是您的两斗米,够一家三口吃半个月了。”负责发粮的士兵声音温和,将沉甸甸的麻袋递到一位老者手中。

老者接过粮食,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朝着后周大营的方向连连磕头:“柴天子圣明!柴天子救苦救难啊!”周围的百姓见状,也纷纷效仿,哭声与感恩声交织在一起,传到太原城头。

城楼上的北汉守军低头望着这一幕,神色复杂。他们中不少人家就在城外,家中亲人也在领粮的队伍里,想到自己坚守孤城,忍饥挨饿,而家人却靠“敌国”的粮食活命,心中的防线渐渐松动。一名年轻士兵喃喃自语:“我们到底是在守什么?守着刘钧那个昏君,还是守着这迟早要破的城墙?”

身旁的老兵重重叹了口气,没有说话,只是握紧了手中的长枪,眼神却已没了往日的坚定。

柴荣看着城下的景象,对身旁的赵匡胤道:“你看,百姓要的从来不是什么家国大义,只是一口饱饭,一个安稳日子。刘钧苛政虐民,早已失了民心,这太原城,其实早就破了。”

赵匡胤深有感触地点头:“陛下所言极是。昨日已有三名北汉士兵偷偷出城投降,说城中粮草只够支撑十日,不少将领都在暗中盘算退路。”

“那就再加一把火。”柴荣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传朕旨意,今日放粮结束后,让士兵们将《大周新政图解》分发给百姓,告诉他们,只要太原城破,不仅免除三年赋税,朕还会发放种子和农具,让大家开垦荒地,重建家园。另外,派使者带着朕的亲笔信,进城面见刘钧,劝他认清形势,早日投降。”

使者捧着柴荣的亲笔信,来到太原城下。城楼上的守军看到后周使者,犹豫片刻,还是禀报了刘钧。

刘钧在皇宫中接到消息,脸色铁青。他看着柴荣的亲笔信,上面字字句句都戳中他的痛处:“朕知北汉百姓疾苦,不忍刀兵相见。若你开城投降,朕保你性命,封万户侯;若负隅顽抗,城破之日,玉石俱焚,悔之晚矣。”

“欺人太甚!”刘钧将信狠狠摔在地上,怒吼道,“柴荣小儿,也敢妄言劝降!传旨下去,将使者乱棍打出,再敢有劝降者,格杀勿论!”

使者被乱棍打出城外,消息传回后周大营,赵匡胤怒道:“刘钧不知好歹,陛下,不如我们即刻攻城,早日拿下太原!”

柴荣摆了摆手:“不急。刘钧越是顽抗,百姓越是不满,我们只需静待时机。”他转头对身旁的谋士道,“你再写一篇檄文,痛陈刘钧十大罪状,派人用弓箭射入城中,让全城百姓都知道刘钧的昏庸残暴。”

檄文很快写就,上面列举了刘钧横征暴敛、滥杀无辜、依附契丹、割地求荣等十大罪状,言辞犀利,句句属实。后周士兵将檄文绑在箭矢上,纷纷射向太原城。

檄文落在城中各处,百姓们争相传阅。有人想起自己被苛捐杂税逼得家破人亡,有人想起亲人被刘钧的亲信无故杀害,群情激愤。“杀了刘钧,开门投降!”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很快便有人响应,城中的不满情绪如同火山般爆发。

刘钧得知后,又惊又怒,下令大肆搜捕传播檄文者,一时间,太原城内人心惶惶,人人自危。

城楼上,刘继业看着城中混乱的景象,心中焦急万分。他找到刘钧,劝道:“陛下,如今民心涣散,守军士气低落,太原已难坚守。不如暂且投降,保全百姓性命,日后再图复国。”

“你也敢劝朕投降?”刘钧双目赤红,指着刘继业怒吼道,“朕是北汉天子,岂能向柴荣小儿低头!你若再敢多言,朕定斩不饶!”

刘继业无奈,只能退出皇宫。他知道,刘钧已是穷途末路,疯狂至极,再跟着他,只会玉石俱焚。可他身为北汉将领,又怎能背弃主公?心中的纠结与痛苦,让他彻夜难眠。

次日,柴荣继续在城外放粮。这一次,领粮的百姓更多了,甚至有不少北汉守军的家属,隔着城门喊话,让城上的亲人开门投降。城上的守军看着城下的亲人,听着他们的哭诉与劝说,再也无法坚守,纷纷放下手中的武器,有的甚至直接从城墙上跳下来,投奔后周。

“将军,不好了!东门有五十多名士兵放下武器,投降后周了!”一名亲兵急匆匆地向刘继业禀报。

刘继业脸色一变,连忙赶到东门。只见城墙上的守军寥寥无几,城下的后周军队正热情地迎接投降的士兵,给他们发放粮食和衣物。

“都给我坚守岗位!谁再敢投降,军法处置!”刘继业怒吼道,试图稳定军心。

可此时,军心早已涣散。一名士兵站出来,对着刘继业道:“将军,我们已经忍够了!跟着刘钧,只有死路一条,我们要投降,要活命!”

“对!我们要投降!”越来越多的士兵响应,纷纷放下武器。

刘继业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一片冰凉。他知道,自己已经无力回天。

就在此时,一名士兵跑来禀报:“将军,宰相郭无为派人来说,他已联络了城中部分将领,准备今晚打开西门,迎接后周大军入城,请您不要阻拦!”

刘继业闻言,脸色骤变。郭无为竟然早已暗中勾结后周,看来太原城破,就在今夜。他心中挣扎万分:是拼死抵抗,与太原城共存亡;还是顺应民心,投降后周?

而此时的后周大营中,柴荣正与赵匡胤等人商议攻城事宜。“郭无为派人来报,今夜三更,打开西门,迎接大军入城。”赵匡胤汇报道。

柴荣点了点头:“好!传朕旨意,全军做好准备,三更时分,兵分四路,从西门入城,进城后严禁烧杀抢掠,善待百姓,安抚守军。”

“陛下,刘继业勇猛过人,若他拼死抵抗,恐怕会给大军造成不小伤亡。”赵匡胤担忧地说道。

柴荣微微一笑:“刘继业是员猛将,朕不忍杀他。你派人告诉郭无为,若能劝降刘继业,朕封他为枢密使,赏黄金千两。”

赵匡胤领命而去。

夜色渐深,太原城笼罩在一片紧张的氛围之中。城中百姓翘首以盼,期待着后周大军入城;守军士兵人心惶惶,不知何去何从;刘继业站在城楼上,望着城外后周大营的灯火,心中做着最后的抉择;而郭无为则在府中,紧锣密鼓地安排着开门献城的事宜。

三更时分,太原西门突然打开,郭无为率领亲信,手持火把,站在城门两侧,迎接后周大军。赵匡胤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涌入城中。

“不好!后周大军入城了!”刘钧得知消息,吓得魂飞魄散,连忙召集亲信,准备逃亡。

而刘继业听到城门被破的消息,心中一沉。他拔出腰间的佩剑,望着城下涌入的后周军队,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他决定,做最后一搏。

柴荣站在城外,听着城中传来的呐喊声与厮杀声,心中平静无波。他知道,太原城破已成定局,北汉灭亡就在眼前。但他也清楚,刘继业的最后抵抗,可能会给城中百姓带来更多伤亡。如何才能让刘继业放下武器,归顺后周?

城中的厮杀声越来越激烈,刘继业率领残余的亲信,与后周军队展开了最后的血战。他的命运将会如何?太原城能否顺利平定?而这一切,都将在今夜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