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穿到古代卖泥鳅 > 第54章 捡到了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安子娴有了个大胆的想法,她要买下这些布。这些次品布料可以做被子,稻草铺在地上,睡觉时还不硌人。现在有了木板床,稻草铺床上睡觉时反倒硌得慌。在床上垫被子就成了必须解决的问题。

家里人多,一张床两条被子就需要十几条。没有空调没有电热毯,冬天盖一条被子,不知道会不会冻僵掉?眼看夏天将至,没蚊帐没蚊香不要被蚊子咬得全身都是包才怪。眼下,布料成了家里的刚需。

安子娴悲催自己前世今生都贫困,才会这么对特价情有独钟。前世逛超市,她都直奔特价区。马上要过保质期的酸奶,特价的水果蔬菜,换季打折的衣服,都是她的首选。穷人嘛能省一文是一文。想不到魂穿不知那个朝代,贫穷还是如影随形。呜呜呜,好想哭。

安子娴想买下这些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沈芙蓉的姨妈巾一定会在县府城卖爆。但她一个人两个月内做不出多少产品来。虽然安子娴把创意卖了钱。但不妨碍她继续分一杯羹。靠她卖棉花纺线织布,做出产品来,黄花菜都凉了。眼下这么多的特价布料,就算十文一尺,也是白菜价。

一尺布可以做一条三条裤,剩下的边脚料能做两个姨妈巾。如果三十文一个卖出去,那就是九十文。除去人工和材料费三十文,还可赚六十文。这真是暴利,难怪制衣厂老板个个赚得盆满钵满。等安子娴知晓姨妈巾和三角裤真实的价钱时,安子娴感叹还是贫穷限制了她的想象。

安子娴对五叔说:五叔,你领着子山他们到兴隆杂货店进货,小店里缺什么你也知道。进完货不用等我,你们先回,小店里说不定有人等着买东西。我和阮掌柜有事要谈。五叔答应着就去赶车。安子娴对安。。。子玉说:子玉,买几个蒸笼回去。每天早上娘做煎饼费时又费力,以后改做馒头。子玉哦了声。

潘掌柜也和五叔他们一道走了。安子娴开门见山的说:阮掌柜,我想买下你这些有瑕疵的布。阮掌柜吃了一惊:这些都要吗?安子娴笑说:你有多少,我要多少。阮掌柜看着眼前衣着破破烂烂的小姑娘,有些不敢相信的问:果真?安子娴说:比真金还真。

阮掌柜说:那你随我来。安子娴随他来到仓库里,看到堆着一屋子的废布。安子娴咽了一口口水:染色的废品率这么高么?阮掌柜说:要不然一匹布怎么收那么高的费用。因为风险太大。一旦染废,就要照价赔偿。

安子娴说:这些布如果质量和我前面看过的一样好,那我全部都要,我要做的东西不在乎颜色深浅。但阮掌柜要把布料一匹匹的折叠好,不能这么乱糟糟的堆放。

阮掌柜笑得脸上皱纹全都舒展开了:好的,我马上让伙计把布折叠好。能把这些让人看着就闹心的废布处理掉,是他做梦都想不到的事。这些废布很难脱手,有钱人家根本看不上,没钱的人五文一尺一样买不起。就算有人买,也就扯上三两尺,拿回家做鞋面或打补丁。

安子娴笑眯眯的说:阮掌柜,现在我们来谈一谈价钱。你也不要漫天要价,我也不会坐地还钱。你开出一个合理的价来,我能接受,这笔买卖就成。超出我能接受的范围,那我只能说买卖不成仁义在。阮掌柜心说:这还是个乡下小姑娘吗?简直就是个千年老妖。

阮掌柜问:不知安姑娘能接受什么阶位?安子娴说:六文一尺。安子娴给出这个价,是因为她让人纺一斤棉花付两文工钱,请人织一天布三文钱。现在她相当于付两个工人一天的工钱,就能得一匹布,心里不要太爽。在少她都不好意思给。

阮掌柜做好被人宰一刀的准备。打算给钱就卖,反正都成废品了。难道还打算靠这些废品发财不成?一听安子娴给出六文钱一尺,感动得都快哭了。一匹布有五丈,十尺等于一丈,相当于三百文买。。一匹布。安子娴乐得直想唱:咱们老百姓,真呀真高兴。

这么多布折叠起来需要时间,安子娴没空等,付了十两银子,说好多退少补。写好凭据就要离开,阮掌柜一定要派牛车送她,说是认路。明天送货不用问人。安子娴眼看牛车空着,就抱了些布料放在车上。她迫不及待想要做几身替换的衣服。布料颜色均不均匀有什么关系?总比一件破衣服穿三五天都不能换洗强。

安子娴坐着牛车回到家里,家门口破例没人堵,也没人围观。只有几个拄着拐杖的老头老太,坐在小店门口和安太公闲聊。黄泥村人现在对安子娴家里,马车来来往往已经习以为常。早就由好奇到羡慕嫉妒恨,在到无可奈何。如今连莲花湖五霸都来替她家守夜,那些蠢蠢欲动的人,都收起了小心思。张家那五霸中,张霸天和张霸海都是上过战场,拿刀杀过人的狠货。平日里众人见着都主动避让,谁敢拿自己脑袋去碰刀子,那不是嫌命长吗?

早上有牛车给为民小店送粮食,不多会安有庆自己装了一牛车回家。现在又有牛车停在安子娴家门口。一天拉三牛车东西,安子娴家现在成了众人眼里中的富户。安子娴刚想推开木门走进家里,便被人给叫住了:安姑娘。安子娴转过头,看到一大两小三个女人正用怯生生的眼睛看着她。

安子娴不得不感叹,古代的天然美女真是多。这三人一看就是母女,一左一右两个女儿。遗传了母亲的明眸皓齿,和光泽细腻的肌肤。母亲风韵犹存,两个女儿如小荷初绽。

她们虽衣着破旧,但每一块补丁都像是七彩布上本来就该有的颜色。穿在身上只有美感,没有违和。只是她们神情机警,犹如随时准备逃跑的小鹿。安子娴只顾看这三个养眼的母女,都忘了问她们叫自己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