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穿到古代卖泥鳅 > 第170章 投奔表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桂兰的女儿早已经收拾好了三个包裹,卫氏不放心,生怕李桂兰带走肖家的东西。一一打开检查,除了李桂兰的几件旧衣服,就是两条娘家带来的被褥,十几年拆洗下来,早已缝补得看不出原来的样子。

李桂兰拿到休书,感觉获得了新生一般,拄着竹杖就往外走。两个女儿背起包裹,扶着李桂兰也要跟着走。卫氏喝道:死丫头,今天敢踏出肖家半步,就永远不再是肖家人。

李桂兰的大女儿肖枣花说:奶,肖家从没让我们娘几个吃饱穿暖过,这肖家人不做也罢。卫氏有点急了,想不到孙女一点也不怕威胁。她怒骂:真是有什么样的娘,就教出什的女儿。李桂兰你个贱货,自己不学好,还带坏了女儿。

李桂兰冷笑:既然我女儿不好,还要强留在你肖家做甚?我现在就把女儿带走,省得碍你的眼,不用你赶,我们自己会走。

卫氏差点吐血三升,以前的孙女是赔钱货,出嫁时多少要赔些嫁妆,很多人家把女婴送人,或直接溺死。这种宣照不宣的事,从来都是民不告,官不究。自从安子娴家里招女工,女孩子也能挣钱了,挣的钱甚至比同样年纪的男孩还多。女孩子们在家里也有了些地位,父母也不再任意打骂磋磨她们。卫氏可不想让能挣钱的孙女,就这么被李桂兰带走。

卫婆子语气缓和了些:枣花,梨花,你们是奶的乖孙女,跟着被休的娘,会影响你们清白名声。以后就难再嫁进好人家了。你们留在奶身边,奶给你们物色好人家。

枣花说:我娘被休,名声早没了。不过我们姐妹不在乎。好狗不嫌家贫,好儿不嫌母丑。我们宁愿跟讨饭的娘,也不愿跟当官的爹。

卫氏眼看李桂兰母女就要走出肖家,对肖老四骂道:蠢货,还不快把两丫头拦下。把她们许给人家,得到彩礼好给你儿子娶媳妇。肖老四就要上前抓女儿,不想被两个儿子死死拽住了,怎么挣也挣不脱。

李桂兰走出肖家破败的院子,长长舒了一口气,感觉身上从没有过的轻松,以后的每一天,都是为自己而活,不用在看别人的脸色。

枣花问:娘,我们上哪去?回舅舅家吗?李桂兰说:我们现在到你舅舅家,只会让你外公外婆为难,让你几个舅妈厌恶。记住这句话:言微莫劝人,遇难莫投亲。

二女儿梨花说:那我们上哪落脚?李桂兰说:到你表姑奶奶家,希望她能收留我们一些日子。李桂兰口中的表姑奶奶,就是安子娴的二奶奶。莲花湖就那么大,黄泥村,杨家寨,肖家村,朱家村里的人,七拉八扯就能沾亲带故。

李桂兰哭着吵着闹和离的事,犹如平地惊雷,把莲花湖的男人女人,雷得外焦里嫩。以前的女人最怕被男人休掉,只要男人说声你信不信老子休了你?在凶悍的女人也得乖乖听话。还有就是那些恶毒的婆婆,她们也经常用信不信我让我儿子休了你这句话,来拿捏媳妇。让很多的媳妇被这句话压得透不过气来。

如今的李桂兰却是闹着和丈夫离婚,带着女儿义无反顾的走出了婆家的门。很多女人都在关注着李桂兰,看着她走进了黄泥村,投奔了她的远房表姑。就像当初七仙姑被休掉一样,她也是带着七个女儿走进了黄泥村,如今的七仙姑母女不仅能挣钱,还挖了两百多亩地。从一无所有变成了地主,谁还敢小瞧她没儿子?李桂兰能成为第二个七仙姑吗?她们希望李桂兰能过上好日子。让那些被丈夫打骂,被公婆磋磨的媳妇,看到另一种活法。

男人们自然希望李桂兰离开肖家后,混得很惨。最后走投无路哭着求肖老四收留。因为李桂兰今天的所做所为太过离经叛道,践踏了男人的尊严,挑战了男人的权威。他们怕这个歪风邪气一打开,就再也刹不住闸。

安子娴他们是午后才回到家里,两万多斤稻种就放在为民小店门口。张霸天叫来安保队员,把稻种围得严严实实的。安子娴表扬了张霸天,让他通知各村村长,让想种稻的人都来领稻种。

安子娴让安子山他们搬出几只大缸,开始浸泡稻种,季节不等人。早一天把稻种撒在田里,心里才踏实。

安有禄和安有庆手捧黄澄澄的稻种,两人都热泪盈眶。他们从没见过这么优良的种子,心里激动不已。他们从小耕种,对田地有一种偏执的热爱。对庄稼地里收获的粮食,有着近乎虔诚的珍惜。

安有禄喝斥安子山:臭小子,小心些,别把种子给撤了。他把掉地上的几粒稻种都捡了起来。安子山笑道:种子本来就是撒在地上的嘛。安有禄道:撒田里能生长,掉地上是浪费。一粒稻种就能长出一穗稻子,多么美好的事,想想心里就乐呵。

安子娴是头一次看到安有禄不再木讷,口齿伶俐的说这么多的话,也是头一次看到他眉头舒展,神情轻松,眼睛里放射出光亮。庄稼人最关心的永远只有粮食,手中有粮,心里才不慌。

最先来领稻种的是尤大娘的儿子尤阿牛,他现在对安子娴是格外的信任。何况他老娘还在耳边不断的提醒他,想吃饱饭,就跟着安家走。

安子娴把稻种是从四海商行赊来,拿了稻种去种,收获后要把稻子,,卖给四海商行的事说了一遍。尤阿牛还正在为没有钱买稻种的事发愁。现在有人不要钱提供稻种,他求之不得,种出来的稻子卖给谁不是卖。

又有人陆陆续续到安家拿稻种,安子娴让余致远起草了一份协议书。内容就是四海商行无偿提供种子,莲花村村民稻子收获后,按市场价卖给四海商行。同意的领了稻种,签下协议书走人,不同意的可以花钱买稻种,九文钱一斤。

种田是一项投资很大的项目,以前一家最多也就十来亩地,拥有五十亩地已经算大地主。种子一般都是自己早早留好,有话说饿死爹娘,不吃种子粮。可见稻子的珍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