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穿到古代卖泥鳅 > 第180章 要下雨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管家从安子山手里接过十个银锭子,小心翼翼的放在怀里。然后和下人拉着一车稻种走了。安子山问:姐,十两银子买一亩田,会不会贵了些?

安子娴说:是不是看着白花花的银子被人拿走了,很舍不得是吧?安子山不好意思的摸摸头。安子娴说:等秋收之后,沼泽地那片田会涨到十五两银子一亩。我们用几个月的时间,就让钱再生钱。这种好机会上哪找去?一辈子也碰不上几回。子山,你千万要记住,土地是农民的根本。有了土地就等于有了财富和话语权。那些错过了在沼泽地开荒挖田的人,现在不知躲在那旮旯里哭呢。

安子山说:可我们现在买来的田,东一块西一块,既不好耕种,也不好管理。安子娴说:这些东一块西一块的田,我也没打算耕种。让大哥都挖成池塘养泥鳅。泥鳅的价值你也看到了。子玉和子怡两个小丫头,现在做椒盐泥鳅一天能卖到一两银子。抓泥鳅的人越来越多,总有一天野生泥鳅会被人抓完,得靠人工来养殖。安子山点点头:知道了,都听姐的。

朱监生抚摸着管家交来的十个银锭子,白花花,沉甸甸。银子真是好东西,让看到它的每个人都心花怒放。这是他活了大半辈,头一次靠自己的能力赚到的银子,心里感慨良多。他那爱子如命的老娘,要是知道他赚到了一百两银子,一定也会为他高兴,自豪。

朱监生十分的庆幸自己英明果断,毫不迟疑的去挖田,一千八百多亩田,统统卖掉的话,够自己一辈子吃穿不愁了。他当然不会把田卖掉,这是他以后安身立命的根本。他候选了那么多年的官缺,从满怀希望到渐渐绝望。现在他根本就不再指望有官缺会落在他身上。

像他这种用银子买个虚名,等着官缺的人多如牛毛。有的人等到老死,也没等到做官的机会。他现在要养一家老少,每天的柴米油盐已经让他焦头烂额。还要经常和同窗好友应酬,不是诗会就是酒会。看似逍遥快活,实则是打胖脸充胖子。要不是有老娘暗地里相助,他早就穷得揭不开锅了。

他老娘年老色衰,已经被他老爹嫌弃。听说他老爹又纳了个小妾,遭到几房姨娘的抵制,这事已闹得家宅不宁。朱监生从小被家族边缘化,家里的事他无权过问,但他还有一个老娘在那个大家族里,他不得不关心家事。他希望自己能做一个田舍翁,有了稳定的收成后,就可以把老娘接到乡下养老。

朱监生把一锭银子丢给管家道:先把为民小店的账结了,以后不要轻易去赊东西。我的老脸都让你们丢尽了。管家心里吐槽:有银子了,你倒装起老爷来,没银子时,你就尽装孙子。他恭敬的回了一声:是。退出了房间。

管家去找肖十七来浸泡稻种,肖十七说:工钱涨价了,五文一天。宋管家看不惯他那张吃相难看的嘴脸,转身去找别人。可这些做工的都统一了口径,工钱涨价了,五文一天。宋管家无奈,只好妥协,找了三个人来浸泡稻种。

安子超回家,把肖十七带头涨工资,一天五文钱。在他手下做活的工人,也要求涨工钱的事说了一遍。安子娴说:涨不涨工钱不能由做工的说了算,而是要由用人单位来决定。这种风气不能抬头,不能让那些做工的牵着鼻子走。你告诉他们,我家不涨,想做就做,不想做走人。

安子超点头,安子娴说:那些一听到别处工价高就离开的人,都是些投机取巧之辈,你在怎么真心待他们,他们还是喂不熟的白眼狼。走就走了,没什么可惜。那些不为所动,依旧留下来认真做事的人,才是好员工,自当优待他们。秋收时,我们家工钱也可以涨到五文一天。现在走掉的,永不再用。

安子娴对安子超和安子山说:用人之道,松弛有度,奖罚分明。那些和你们一块干活的人,要和他们保持不冷不热的距离,既要宽厚又要严厉。他们才会对你们生出敬畏之心,才有利于人员的调配和监管。那些不听话的刺头,第一次警告,第二次让他走人。安子山点头:姐,我们记住了。

傍晚阴云密布,从青蟒山上吹来的山风,带有一种凛冽的肃杀,肆无忌惮的横冲直撞。茅草房摇摇欲坠,这原本是祭祀时,临时搭建的茶寮,功能是遮阳。现在要用它来躲避风雨,已经超出了它的功能范围。

安子娴站在风雨欲来的院子是,感受着山野蛮荒的气息,听着草棚四周用来当作围墙的干树枝,发出哗哗作响的声音,心里跟着打颤。想起茅屋被秋风所破歌:十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如今是五月,吹的是夏天的风,没秋风那般凄寒,却有夏天高温高热的厚重。她真怕这草棚被风给吹倒了。

见她站在院子里,屋里的老少都走了出来。安有庆说:子娴,外面风大,还是到屋里去。安子娴担忧的说:这风会不会把草棚吹倒?家里老的老,小的小,要是被砸伤了怎么办?

安有庆说:这个谁也说不准。看看这天色,今晚一定会下大雨。家里那么多的布,淋湿了可怎么办?你婶正在为这事担忧呢。安子娴说:我有办法了,我们在屋里拉上一层布,多少能挡掉一些雨水。安子恒:姐,布太薄了,怕不行。

安子娴说:一层不行,就用二层三层,快去动手准备。说完欲转身进屋。安子策气喘吁吁赶来:姐,爷爷让我来告诉你,让你们到我家避避雨。安子娴说:我们这么多人,你家那两间小屋子也住不下。快留下帮忙,先用绳子把草棚子四周固定住,在用三层布把屋顶和四周的墙围起来。子玉,五婶,娘,你们把做好的东西都搬到小店仓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