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穿到古代卖泥鳅 > 第195章 准备聘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天,王有禄便把王有根请到家里,在路上王有禄便对他说了,今天请他到家里的原因。大家都是熟人,安子娴也不客气,让他先给安子超看一个下聘礼的日子。

王有根拿出铜钱卜算了半天说:后天是黄道吉日,诸事皆宜。安子娴就决定把两件事都合在一块办了。下聘礼只要媒人和安子超去走一个过程,耽误不了多少时间。破土动工原本也要请客吃饭,正好和定亲宴席一块请了。

安子娴请了二奶奶来,和朱氏余氏一块商量下聘礼的事。朱氏说:家里有的是布,给她扯两身衣裳,两斤红糖,两斤枣糕,一斤猪肉,在给一百文钱。这么多东西在莲花湖头一份,谁家有我们家这么大方?

安子娴捂额,无语问苍天:娘,你确定这是给媳妇下的聘礼?而不是去探望隔壁邻居?朱氏说:这么多还不够吗?你去问问谁家有我们大房。上个月张铁蛋只用二十斤杂面就把媳妇娶进门了,安小柱去年用五个饼都换回来一个媳妇。姑娘都是赔钱货,谁家都恨不得早早把女儿嫁了,给家里人省下粮食。

二奶奶说:三弟妹,尤大娘也不是会落下姑娘聘礼的人,你们拿去的财物,也会被当作嫁妆带来。只不过是走一个过场。为啥不做得好看些,大家面子上也光彩。何况,你家现在也不缺那一二两子。

安子娴说:二奶奶,别听我娘胡说,我列了一个单子,二奶奶和五婶看看可有余漏?棉布两、匹,绸缎一匹。银簪子,银钗各一支,银耳环一副,银镯子一对。银子二十两。安子娴念完清单,问二奶奶,这些够不够?

二奶奶还没说完,朱氏先跳起来:娶个仙女娘娘都够了,她尤阿珠哪配得起这么多聘礼。我不同意,给了那么多银首饰了,干嘛还给二十两银子,难道那尤寡妇的女儿是金子做的不成?

安子娴说:你的反对没用。女人还就是金子做的,你没听过人家称女孩子为千金小姐吗?朱氏气得翻白眼,余氏捂嘴偷笑。

二奶奶激动的说:够了,够了。这么多聘礼丰厚又大气,阿珠有福气。安子娴说:那我等会上镇买首饰,明天就麻烦二奶奶和我哥去送礼。

王有庆这时也把杨木匠请了来,杨木匠看了图样,知道这是一个大工程,他没盖过这种房子,心里有点虚。问安子娴:可不可以把图纸让的师兄看看?他师兄替城里的举人老爷盖过房子。安子娴同意了,杨木匠带着图纸匆匆离去。

门外有吵吵嚷嚷的声音,安子良跑进来:姐,肖三狗和他老娘来要稻种,三哥说稻种没有了,他们就在外面哭闹。

安子娴现在一听到姓肖的就头大,肖家村的人实在太难缠了。她板着脸走出去,肖老太婆一看到安子娴,扑通就跪下了,苦苦哀求:安姑娘,求求你给我们一点稻种。我们好不容易才挖到十八亩田,全家人都指望着那些田吃饭。

安子娴说:大娘,你家拿了稻种回去,都浸泡发芽了,却不去播种。我大哥一天上门催三次,你们都不去播种。后来,是你们肖家村的村长把发了芽的稻种又送了回来,我们自己家把稻种播种了。你现在又哭着喊着求稻种,这是几个意思?

肖老太婆说:我当初逼着儿子来拿稻种,浸泡在水缸里催芽。不想第二天,我嫁在外村的女儿得了急病,我这一去就七天。女儿病情稍一好转,就急忙赶回来,听人说田里稻种长出小苗了,我心里高兴,也想瞧瞧自家稻种长出来了没?到田里一看,一颗稻种都没有。回家一问才知道。这个小畜生把发芽的稻种还了回来。

安子娴说:大娘,我家里没有稻种了。你在求我也没用。肖老太婆把肖三狗打了、几巴掌又嚎啕大哭。安子娴皱了皱眉,转身想回房。她不喜欢哭闹的人。

肖老太婆却猛扑过来,抱着她的小腿:安姑娘,求求你,求求你为我家想发一点稻种。我们全家还指望那些田活命。

安子娴压住心里的火气,尽量让自己语气平缓些:大娘,就算到阳泉县府,也不一定在能买到稻种。我凭空也变不出稻种来。你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肖老太婆颓然的松开了手,看着白发苍苍的老妇那绝望的眼睛,安子娴又于心不忍:大娘,你们家可以种茭瓜,茨菇,水芹菜都可以卖钱。不一定非要种稻子。

肖三狗说:你骗谁呢?茭瓜,茨菇沼泽地多了去,卖给鬼呀?安子娴说,你不相信我也没办法。肖老太婆也说:安姑娘,这茭瓜和茨菇真不值钱。安子娴说:你们敢不敢跟我打赌。肖三狗眼睛一亮:怎么赌?安子娴说:你家有十八亩田,你去种十八亩茭瓜,要是卖不出不去,没人要,我给你一两银子一亩。要是茭瓜全卖了,你给我十八两银子。

肖老太婆惊喜的大喊:安姑娘,这可是你说的,你可不能骗我们这种老实人。安子娴说:你要不信,到为民小店里,让我太公给你立个字据。肖老太婆从地上爬起来:好,立字据。安子娴说:有一个条件,怎么种茭瓜秧,得听我大哥安子超的。肖老太婆爽快的答应了。

肖三狗母子刚走,杨木匠就领着三个人匆匆赶来。白发短须的是杨木匠的徐师兄,矮胖的壮汉是孙石匠。一脸和气的是朱泥匠。

安子娴把人领到屋里,安老太公和安有禄两兄弟也围拢了过来。杨木匠说:安姑娘,我师兄说这种房子他盖过。安子娴把目光看向徐木匠。

徐木匠说:那个员外老爷家的房子比这个更复杂,他家盖的是四合院,前面有照壁拦开正堂大门。有回廊,还有月亮门,穿花厅。

安子娴说:我们庄户人家,没有那么讲究,我家盖的是三合院,主要是考虑以后粮食的晾晒和贮藏。所以院子和贮藏仓库都要宽大些,房间也要敞亮结实。我这个图样还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还请徐师傅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