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穿到古代卖泥鳅 > 第287章 危机意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樊掌柜一听,这个主意好,毕竟这些人不是货物,堆积多少天也没关系。他们是人,每天都要吃喝拉撒,这些都是成本,是银子。早一天脱手,就能省下一笔开销。

樊掌柜朝安子娴揖了一礼:谢安姑娘指教。我只把这些人当货物,没把他们当人看。以后一定把他们收拾干净了再发卖。若有了好人选,一定最先通知安姑娘。

安子娴心说:被卖到伢行里供人挑选,人和货物没有什么区别。我只想让你把林婆子收拾干净,让她被人买走,被人磋磨才好。这死老太婆,跟我有仇似的,总是逮着我不放。

这么多人一辆马车坐不下,伢行派出两辆马车帮着送人。安子娴等马车经过铁匠铺时,让高管家带着木匠,泥瓦匠,石匠下车去买工具。她却坐在马车上等。不多会几人就拿着东西,笑呵呵的出来了。

高管家自己赶的马车,安子娴问起美食店的事。高管家说:他带着人过去时,正好碰上子玉姑娘和玉怡姑娘。子玉姑娘让我先回,她自己安排人做事。

安子娴嗯了一声,表示这事她知道了,和高管家闲聊着,很快到了莲花湖。今天买的人,主要用来做农活,这些人暂时被安排在宗祠外面的草棚子里。众人挨个下了马车,有人兴奋,有人沮丧,有人脸上悲苦。只有孩子的眼中,充满对陌生之地的探究。

安子娴把众人神情看在眼里。她站在枯木桩上,居高临下的看着众人说: 诸位,这里是莲花湖黄泥村,你们是我安家买来的奴仆,以后这里就是你们的家,你们可能一辈子都会老死在这里。现在,我在给你们最后一个机会,如果你们不愿留在这里,可以和伢行的马车离去,我决不强求。众人不吭声,也没有一个人要离去。

安子娴说:既然你们不离去,那就是愿意留下来了。既然你们愿意留下来,那你们就要记住自己的身份,不管以前你们在家里如何德高望重,如何有身份有钱财,那都是过去式。现在你们是寄人篱下的奴才,你们的性命都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我,你们的主子。你们一定要弄清楚状况,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只要你们真心把这里当要家,这里就是你们的家。我对你们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对主家要忠诚,决不能做出损害主家的事。

这时人群里有人问:十年后,真能还我们卖身契,把我们变成佃农?安子娴说:我说过的话绝对算数,只怕十年后,赶你们走,你们都不走。众人嗡嗡的议论起来。

安子娴说:农家不养闲人,大家都行动起来。女人把自家该洗的洗洗,该补的补补。男人去砍毛竹盖房子,等住处安顿好,就要立马下田,庄稼活可不等人。安子山领着一大帮男人去砍毛竹,房子就盖在许老头隔壁,离田近干活方便。

佟娘子和柳石匠的娘,被安子娴指派给众人的饭菜。佟娘子快人快语:安姑娘,这饭怎么做?你等给个标准,我们才好照着做。

安子娴说:农忙三顿饭,农闲两顿,菜糊糊加杂面馒头,也可以做菜饼子,饭管饱,但决不能浪费。一旦发现浪费粮食,饿三天。等你们安顿好,自己种出的菜可以随便吃。两人听到能吃饱饭,心里都欢喜。

为民小店还没搬走,两人到店里搬了一袋杂面,拿了些油盐酱醋,又到菜地里摘了些笋瓜和豆角。佟娘子和面,柳大娘洗菜切菜。一个来自北方,一个来自南方的女人,不期而遇,却配合默契。

金华山一家则直接被带到了养牛场,金家父子看到那围栏围起来的一整个山头,震撼之余是兴奋。作为农民就没有不爱土地的,虽不是自己的,但可以耕种和管理,也是一种骄傲与自豪。

从村口到沼泽地的石头路已经修好,照理应该多出很多劳动力才是。可今年莲花湖多出将近万亩稻田,很多人家都出钱找零工。往年莲花湖村的人帮人白干活,只吃两顿饭不要钱都没人要。

现在莲花湖那些田地少的人,都不用出门,被田地多的人家,争抢着请去做零工,工钱从每天五文涨到八文,这都还请不到人。那些田多的人家,为了留住干活的零工,每天饭菜里都有了肉食。今天他家豆角炒肉,明天就有人家给零工吃白切大肉片。

安子娴知道,这种恶意竞争,在以后的农忙季节里都会上演。她也想不出解决的好办法,这里生产力低下,所有的生产过程都要靠人工完成。有利益就会有剥削与被剥削。就算是科技文明时代,也没有十分的平等和公平。

只是八文一天的工价,还是让她很吃惊,她记得刀疤,瘦猴,二楞子他们第一天到她家做零工时,工钱才一天二文钱,供一顿饭。后来不供饭了,才改成一天三文。如今这才不到小半年,工钱就翻了好几倍。对出卖劳力的人来说,是好事,对安子娴这种大地主来说,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

许老头每天领着全家早出晚归,看着杂草和秧苗抢田里的肥料,他心里就着急。恨不得不吃饭,不睡觉整天待在田里。他大媳妇抱怨道:爹,这又不是我们自家的。主家都不急,我们急啥。只要不偷懒,尽力便是了。

许老头也知道这不是自己的田,丰收与减产都和他无关。可一看到稻田里的杂草,他就挪不动脚,不把杂草拔掉,他心里不得劲。可主家两千多亩稻田,就他们这些人,田里杂草不知要拔到什么时候?

回家拿水的大孙子一脸兴奋的来到田里:爹,主家三爷领着很多人,在我们家边上盖房子,听说又卖了很多人。

许老头说:以后我们一家要更加卖力干活,不能让人比下去。更不能让主家厌弃,这么好的主家天下难找。我们一家虽卖身为奴,除了不能到外面去,和在家里也没多大区别。我们老的熬十年,兴许就能给家褔,家旺熬个出头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