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穿成难民小厨娘把腹黑侯爷逗笑了 > 第300章 风雨“欲”满楼,温馨且珍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00章 风雨“欲”满楼,温馨且珍惜

秋夜渐深,寒意愈浓。听竹轩小厨房耳房内的温暖与粥香尚未完全散去,林晚昭心中那份因丰收和与侯爷温馨共处而产生的雀跃与暖意也仍在胸腔里鼓荡。她和小桃、张妈妈一起手脚麻利地收拾好碗筷灶台,将剩下的新米仔细封好收入库房,这才各自散去歇息。

林晚昭回到自己那间位于听竹轩后罩房的小小居所。房间虽小,却布置得整洁温馨,窗台上还放着一盆她从庄子带来的、长势喜人的薄荷,散发出清冽的香气。她洗漱完毕,换上一身柔软的寝衣,却毫无睡意,脑子里还在兴奋地转着各种念头:庄子的规划、试验田的种植、新菜式的尝试……还有,侯爷方才坐在她的小凳子上,慢条斯理喝粥时那难得的平和模样。

她走到窗边,推开一条小缝,任由带着寒意的夜风吹拂在微热的脸上,试图让自己冷静一些。窗外,月色被薄云遮掩,星光稀疏,整个侯府笼罩在一片静谧的黑暗之中,只有巡夜护卫偶尔走过的、极其轻微的脚步声和远处传来的梆子声,提醒着这座府邸的森严与不眠。

然而,在这片看似平静的夜色之下,林晚昭并不知道,有一股暗流,正悄然在京城深处涌动。

安远侯府的书房,澄心堂,此刻依旧灯火通明。

顾昭之并未如林晚昭那般早早安歇。他坐在书案后,面前摊开的并非书籍,而是几封刚刚由不同渠道送来的密信。烛火跳跃,映照着他清俊却略显冷肃的侧脸。

墨砚如同影子般立在下方,低声禀报着:

“侯爷,宫中眼线传来消息,贵妃娘娘今日午后召见了其兄长,密谈近一个时辰。其间,似乎多次提及侯爷名讳,以及……‘御赐金匾’、‘流民厨娘’等字眼。”

“都察院那边,周御史门下的几个学生,近日频频聚会,似乎在联名草拟弹劾奏章,内容……多半与侯爷南巡‘任用私人’、‘纵容下人’有关。”

“永昌伯府近日虽闭门谢客,但王氏身边那个周嬷嬷,今日傍晚曾悄悄从后门出府,去了一趟西城金鱼胡同那处宅院,停留片刻方回。”

一条条信息,如同拼图般,逐渐勾勒出一张针对他顾昭之,以及他身边那个小厨娘的、隐在暗处的网。宫中的贵妃(其娘家与永昌伯府是姻亲)因御赐金匾和旧怨心生嫉恨,都察院的言官们受人蛊惑或为了博取直名准备发难,而永昌伯府和王氏,显然并未死心,仍在暗中活动,寻找着可乘之机。

风雨欲来。

顾昭之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在书案上轻轻敲击着,发出规律的、令人心头发紧的声响。他神色平静,眼神却锐利如鹰,仿佛能穿透这沉沉夜色,看到那些隐藏在暗处的魑魅魍魉。

他并不惧怕这些明枪暗箭。这些年来,他经历的阴谋诡计数不胜数,早已习以为常。他担心的,是那个此刻或许正在梦中规划着她的小鱼塘和香料园、对即将到来的风暴一无所知的小厨娘。

流言蜚语尚可用权势和手段化解,但一旦被卷入朝堂之上的攻讦,涉及律法、规矩、体统,局面将变得更加复杂和凶险。那些人所求,无非是败坏他的名声,削弱他的圣眷,而林晚昭,这个出身流民、却因他而获得殊荣的“御膳房行走”,无疑是最容易被攻击的突破口。

他必须在她被这风暴波及之前,将危险扼杀在摇篮里,或者,为她撑起一片足够安全的天空。

“知道了。”顾昭之的声音低沉而平静,听不出丝毫波澜,“按计划行事。盯紧那些人,尤其是永昌伯府和金鱼胡同。都察院那边……让他们跳,本侯倒要看看,他们能写出什么花样来。”

“是。”墨砚领命,却又迟疑了一下,低声道,“侯爷,是否……需要提醒一下林行走,让她近日小心些?”

顾昭之沉默了片刻,摇了摇头:“不必。她心思单纯,正乐在其所乐,何必让她徒增烦恼。”

他宁愿她永远保持着那份在灶台间的纯粹快乐和规划未来的勃勃生机,那些肮脏的算计和风雨,他来挡着便好。

墨砚不再多言,躬身退下,再次融入了夜色之中。

书房内重归寂静,只剩下烛火燃烧时偶尔发出的噼啪轻响。顾昭之独自坐在灯下,良久,才起身走到窗边,负手而立,望着窗外浓得化不开的黑暗。

山雨欲来风满楼。

然而,当他脑海中不经意间闪过方才在小厨房耳房里,那个小厨娘捧着粥碗、眼睛亮晶晶地说着“一步一步来”时那充满活力和希望的笑脸时,他心中那股因阴谋而泛起的冰冷杀意,竟奇异地被冲淡了几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想要守护这份纯粹与温暖的决心。

或许,这便是他在这冰冷权谋漩涡中,唯一能感受到的、真实而温暖的慰藉。

与此同时,林晚昭在床上翻了个身,依旧毫无睡意。她索性坐起身,披上外衣,点亮了床头小几上的油灯。柔和的光晕驱散了一小片黑暗。她拿出那本顾昭之赠予的《易牙遗意》,就着灯光,再次翻阅起来。

古籍上那些晦涩的文字和玄妙的烹饪理念,此刻在她眼中仿佛都有了生命。她看得入神,时而蹙眉思索,时而恍然大悟,时而用手指在空中比划着,模拟着某种烹饪手法。完全沉浸在了她的“厨道”探索之中,将外间的一切纷扰都隔绝在了心门之外。

不知过了多久,她感到有些口渴,便放下书,起身想去小厨房倒杯热水。

她轻轻推开房门,提着小小的灯笼,踏着清冷的月色,走向不远处那间她无比熟悉的小厨房。夜晚的听竹轩万籁俱寂,只有她的脚步声和秋虫最后的鸣叫。

刚走到小厨房门口,她却意外地发现,里面竟透出微弱的光亮。

她疑惑地推开门,只见一个挺拔的身影正背对着她,站在灶台前,手里似乎还拿着什么东西。不是顾昭之又是谁?

“侯爷?”林晚昭惊讶地低呼一声,“您……您还没歇息?您这是……”

顾昭之闻声转过身,手中拿着的,正是她晚上用来熬粥的那口紫砂锅。他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在看到她时,眼中闪过一丝几不可查的讶异,随即恢复了平淡。

“有些渴,寻些水喝。”他语气自然,仿佛深更半夜跑到小厨房来找水喝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然而,他手里拿着的却是熬粥的锅,而不是水壶。

林晚昭看着他手里那口锅,再看看他那一本正经的样子,心里顿时明白了七八分。这位侯爷,怕是晚上那两碗粥没喝过瘾,又不好意思明说,这才偷偷跑来,想看看还有没有剩下的?

这个念头让她差点笑出声来,连忙低下头,掩饰住上扬的嘴角。她走上前,接过顾昭之手中的紫砂锅,笑道:“侯爷您想喝水,让值夜的人送来便是,何必亲自过来。这锅里……怕是没剩多少粥了,都凉了。”

她说着,揭开锅盖看了看,果然只剩下锅底一点点已经凝住的粥油。

顾昭之面上闪过一丝几不可查的尴尬,清了清嗓子,道:“无妨,本侯只是……”

他的话还没说完,林晚昭已经动作利落地往锅里加了点热水,重新放在小泥炉上,点燃了火:“凉的吃了对肠胃不好,奴婢给您热热,很快就好。”

小小的泥炉散发出温暖的光,映照着两人。锅内残余的米粥和米油在热力的作用下慢慢融化,重新散发出温吞而醇厚的香气,在这寂静的深夜里,显得格外温暖诱人。

顾昭之看着她在灶台前忙碌的纤细背影,看着她被火光映照得微微发红的脸颊和专注的神情,到了嘴边拒绝的话又咽了回去。他沉默地站在一旁,没有再说话。

一时间,小厨房内只有炉火轻微的“呼呼”声和粥汤冒泡的“咕嘟”声。一种奇异的、安宁而温馨的氛围在两人之间流淌,将窗外那即将到来的风雨都隔绝了开来。

很快,粥热好了。林晚昭将那一小碗温热的、主要是粥油的“粥”盛出来,递给顾昭之:“侯爷,您将就着喝点,暖暖身子。”

顾昭之接过,那碗壁传来的温度,一直熨帖到了他的心底。他慢慢地将那碗几乎不能称之为粥的粥油喝完,只觉得一股暖流从胃里蔓延至四肢百骸,连带着因处理那些糟心事而有些发冷的身体,都重新暖和了起来。

他放下碗,看向林晚昭。她也正抬头看着他,眼睛在灯光下亮晶晶的,带着关切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如同小动物般的依赖。

就在这时,一阵稍大的秋风吹过,卷起地上的落叶,打在窗纸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厨房的门也被吹得轻轻晃动了一下。

林晚昭下意识地缩了缩肩膀。

顾昭之看着她这个细微的动作,忽然伸出手,动作极其自然地、轻柔地拂过了她的鬓角。

林晚昭猛地一怔,整个人都僵住了,只觉得被他指尖触碰到的那一小片皮肤,瞬间变得滚烫,心跳如同擂鼓般“咚咚”作响,在寂静的夜里清晰可闻。

他……他做什么?

顾昭之却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收回手,指尖捻了捻,语气平淡地说道:“沾了点……灰。”

他的声音低沉,在夜色中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磁性。

林晚昭呆呆地看着他,脸颊不受控制地迅速烧红起来,连耳根都染上了绯色。她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却发现自己喉咙发紧,一个字也说不出来。脑子里一片空白,只剩下他方才那轻柔的触感和此刻近在咫尺的、清俊淡漠的容颜。

顾昭之看着她那副呆若木鸡、面红耳赤的模样,眼底深处掠过一丝极淡的、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笑意和柔和。他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那目光复杂,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珍视。

“夜深了,回去歇着吧。”他最终只是说了这么一句,然后便转身,步履从容地离开了小厨房,身影很快消失在门外的黑暗中。

直到他的身影彻底看不见了,林晚昭才仿佛找回了自己的呼吸和心跳。她猛地抬手捂住自己依旧滚烫的脸颊,心脏还在胸腔里疯狂地跳动。

他……他刚才……

那种感觉,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被他戏弄或者夸奖时的情绪,是一种更加陌生、更加悸动、带着点慌乱无措,又夹杂着一丝隐秘甜意的复杂感受。

窗外,风声似乎更紧了些,带着呼啸之音,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变天。天色也愈发阴沉,月亮和星星早已被厚厚的云层彻底遮盖。

风雨欲来,满楼皆暗。

然而,林晚昭站在依旧残留着粥香和……他身上那清冽松香气息的小厨房里,摸着被他拂过的鬓角,回想着他方才那难得的、近乎温柔的动作和眼神,心中却奇异地并不感到害怕。

她知道外面可能正在酝酿着风暴,知道前路或许不会太平坦。但此刻,她心中却被一种巨大的、温暖的安全感和那刚刚萌芽的、懵懂的情愫所填满。

侯爷说了,一切有他。

而她,也会努力变得更好,守护好自己的一方天地,无论是这小厨房,还是那个京郊的庄子。

她吹熄了炉火,收拾好碗筷,提着灯笼,慢慢地走回自己的小屋。脚步比来时,更多了几分坚定与踏实。

夜色深沉,风雨将至。

但总有些温暖,值得珍惜,也总有些人,值得并肩。

这京城的冬日或许会很冷,但林晚昭觉得,只要有这方寸灶台间的烟火,有那片寄托希望的田庄,还有那个……看似清冷却会在深夜为她拂去尘埃的侯爷在,这个冬天,或许并不会太难熬。

她推开房门,重新躺回床上,这一次,很快便进入了梦乡。梦中,似乎有温暖的粥香,和一片充满生机的、绿意盎然的庄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