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五日,下午三时。
南京城的天空被硝烟染成一种诡异的灰黄色,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火药味和隐隐的血腥气。中华门方向的炮声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更加密集、狂暴,如同垂死野兽的最后咆哮。日军显然已经杀红了眼,不顾伤亡,持续投入后续梯队,试图用人海战术淹没守军的抵抗。
262师师部内,紧张的气氛几乎凝成了实质。朱赤面前的通讯台上,来自中华门卫戍司令部的求援电报已经堆起一摞,语气一封比一封急迫。
“师座!唐司令长官亲自来电!中华门瓮城已被日军突破数次,我守军与敌反复争夺,伤亡逾半!王耀武将军(第51师师长)身负重伤被抬下火线!城墙多处出现缺口,日军敢死队正蜂拥而入!唐长官言……言中华门危在旦夕,若再无强援,恐……恐难以支撑到日落!”通讯参谋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念出了最沉重的一份电文。
指挥室内一片寂静,所有人的心都沉了下去。中华门若破,南京城防将出现一个无法弥补的巨大缺口,后果不堪设想!
李韫珩急声道:“师座!快反团是否……”
朱赤抬手,目光依旧死死钉在地图上中华门的位置,大脑如同超级计算机般疯狂运转,权衡着每一个变量。快反团是他手中最后的王牌,也是实现“十万歼敌”计划的关键棋子,绝不能轻易打出,必须用在能最大化战果、一举扭转战局的时刻!
“告诉唐长官,”朱赤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我部重炮将持续对中华门外日军后续梯队及炮兵阵地进行压制!请他务必再坚持一小时!只需一小时!我朱赤,必给他一个交代!”
他并非见死不救,而是在等待最佳的战机——等待日军攻城部队锐气已失、兵力疲惫、全部注意力都被城墙上的惨烈争夺所吸引,其指挥节点也因靠近前线而暴露的那一刻!
“传令孙浩!mL-20重炮连,不要吝啬弹药!给我集中火力,覆盖中华门与雨花台之间的日军可能增援路线,特别是七桥瓮、夹岗一带!用炮弹给我筑起一道火墙,迟滞甚至阻断日军向中华门输送生力军!”
“命令师属所有迫击炮,调整射界,对中华门缺口处涌入的日军步兵进行拦阻射击!哪怕能多杀伤一个鬼子,减轻一线守军一丝压力也是好的!”
“通知赵铁柱、周霆,快反团全员登车,引擎预热!侦察小组必须在我规定的时间内,摸清日军攻城部队指挥部的大致方位!”
一连串的命令下达,262师的战争机器以最高效率运转起来。远方传来mL-20重炮特有的沉闷轰鸣,炮弹划破长空,飞向十数公里外的预定目标。部署在雨花台侧翼的迫击炮也开始了急促射,尽管对中华门的直接支援效果有限,但这代表了262师的态度,代表了他们与友军同生共死的决心!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每一秒都仿佛被拉长,浸泡在鲜血与焦土之中。下午三时四十分,周霆冷静的声音通过无线电传来,带来了至关重要的情报:
“师座,侦察小组确认!日军第16师团前线指挥所,前出至距离中华门城墙不足一千五百米的养虎巷附近一栋坚固民房内,天线密集,通讯车辆频繁出入。其攻城部队主力,约两个联队,已全部投入城墙争夺,后方较为空虚,仅有少量警戒和炮兵单位。”
“好!”朱赤眼中精光爆射,等待已久的战机终于出现!日军指挥官显然认为胜券在握,将指挥所如此靠前,正好给了快反团雷霆一击的机会!
“快反团,听令!”朱赤抓起通讯器,声音如同出鞘的利剑,冰寒刺骨,“目标,养虎巷日军前线指挥所!任务,斩首!继而由内向外,突击其攻城部队侧后!赵铁柱,我给你二十分钟,我要听到养虎巷爆炸的消息!”
“快反团,保证完成任务!”赵铁柱的怒吼声从频道另一端传来。
下一刻,隐藏在雨花台后方的二十辆ZIS-5卡车同时发出咆哮,满载着杀气腾腾的快反团官兵,如同离弦之箭,沿着预先勘测好的、相对隐蔽的路线,直扑中华门侧翼!越野摩托车作为先导,风驰电掣。
朱赤在师部,通过地图和有限的通讯,紧盯着这支利剑的突进。他知道,这是一场豪赌。成功了,中华门之围可解,甚至能重创日军一个师团的指挥核心;失败了,他辛苦打造的快反团可能损失惨重,甚至全军覆没。
下午四时整,就在中华门城墙上的争夺进入最白热化、守军眼看就要支撑不住的刹那——
“轰!轰!轰!”
养虎巷方向,突然传来了截然不同的猛烈爆炸声!那不是重炮,而是火箭筒、炸药包和冲锋枪、狙击步枪混合的交响乐!
快反团,如同神兵天降,精准地找到了日军的指挥心脏,并毫不犹豫地将致命的獠牙嵌了进去!养虎巷瞬间陷入一片火海和混乱之中!
突如其来的侧后方打击,如同当头一棒,将正在疯狂攻城的日军彻底打懵了。指挥中断,后方遇袭,前线日军的攻势瞬间停滞、混乱起来!
“弟兄们!朱师长的援兵到了!杀啊!把鬼子赶下城墙!”中华门守军绝处逢生,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趁势发起了凶猛的反击!
朱赤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战机,再次下令:“炮兵!全力覆盖中华门正面日军溃退路线!快反团,扩大战果,搅乱他们!”
整个战局,因为快反团这精准而致命的一击,瞬间逆转!
夕阳的余晖映照在南京城头,将这片浸透鲜血的土地染得一片猩红。中华门,这座古老的城门,在经历了一场最残酷的洗礼后,依然倔强地屹立着。而朱赤的名字,和他那支能决定战局走向的快反团,必将随着这场力挽狂澜的战斗,传遍整个战场,成为所有抗日将士心中的一面旗帜,也成为日军指挥官挥之不去的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