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浴血金陵:兵王带系统痛击日军 > 第1章 受命于危难(4月3日-4月5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章 受命于危难(4月3日-4月5日)

武昌,珞珈山蒋介石官邸的书房里,那场决定性的接见已经过去了一个小时,但空气中弥漫的沉重与决绝,却仿佛凝固了一般。任命已下,权责已明,朱赤肩膀上那两颗崭新的中将星徽,此刻承载的不仅是台儿庄的荣光,更是整个华中战场的千钧重担。

他没有沉浸在权力骤然提升的眩晕中,也没有时间去感受那些或明或暗投射而来的质疑、羡慕或嫉恨的目光。与陈诚、白崇禧等大佬进行完简短的战术通气后,朱赤便带着委任状和一颗沉甸甸的心,直接奔赴位于武昌郊外、新设立的前进指挥所——一座由废弃中学匆忙改建而成的战时大脑。

这里与珞珈山的幽静典雅判若两个世界。残破的校舍墙壁上张贴着巨大的军用地图,裸露的电线如同藤蔓般缠绕,电台“滴滴答答”的声响与电话铃声、参谋人员急促的脚步声、以及各地传来的带着杂音的战情汇报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混乱而高效的战时交响曲。空气中混合着劣质烟草、汗液、旧纸张和一丝若有若无的钢铁与机油的味道。

“立正!”

随着值班军官一声高亢的口令,指挥所内所有人员,无论军官还是士兵,齐刷刷地停下手中的工作,挺直脊梁,目光复杂地投向这位新上任的、年轻得过分的长官。

朱赤站在门口,目光缓缓扫过全场。他看到了好奇,看到了审视,也看到了一些人眼中深藏的疲惫与茫然。他深吸一口气,没有发表长篇大论的就职演说,只是用清晰而沉稳的声音说道:

“诸位,我是朱赤。从此刻起,我将与诸位一同,在此地,为保卫武汉而战。日寇汹汹,国难当头,我们没有退路,唯有死战!”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清晰地传到每个人的耳中。

“各就各位,继续工作。参谋长,五分钟后,召集各处处长,我要了解战区所有部队的详细情况、物资储备、以及当前敌情动态。”

“是!长官!”原第七十四军参谋长,现被朱赤点名留任的战区副参谋长李韫珩立刻应声,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与坚定。他是亲眼看着朱赤如何一步步带领部队创造奇迹的,对这位年轻长官的能力有着近乎盲目的信心。

会议室内,烟雾缭绕。作战、情报、后勤、通讯等各处处长依次汇报,情况不容乐观。部队番号虽多,但系统整合度低,派系林立(中央军、西北军、川军、桂系等),装备五花八门,弹药储备参差不齐,许多部队在前期战斗中损耗严重,尚未得到充分补充。防御工事方面,除了少数核心要点有初步构筑外,大部分预设阵地还停留在图纸上。

朱赤凝神静听,手指无意识地在粗糙的木制桌面上敲击着。他知道情况复杂,但没想到具体到如此地步。这更像是一个勉强拼凑起来的摊子,而非一个严密的防御体系。

“好了,情况我大致了解。”听完汇报,朱赤站起身,走到巨大的华中地图前,“困难很多,但日寇不会等我们准备好再进攻。我们必须争分夺秒!”

他拿起指挥棒,语气斩钉截铁:

“第一,命令各集团军、军、师主官,限48小时内,将所属部队人员、装备、弹药、粮秣的精确数据,以及防区地形勘察报告、现有工事草图,上报长官部!逾期不报或虚报者,军法论处!”

“第二,即刻启用我带来的《核心防御地带永备工事构筑标准》,由工兵处负责,会同后勤处,立即向田家镇、半壁山、富金山、沙窝、小界岭等一级战略要点,运送水泥、钢筋等核心建材!我要在最短时间内,看到钢筋混凝土的堡垒群拔地而起!”

“第三,严令各部,立即开始战场清理和前沿障碍设置!扫清射界,布设雷区,挖掘反坦克壕!这些事情,不需要等命令,现在就要做!”

命令一条接一条,清晰明确,直指要害。各处处长精神一振,这位新长官显然不是来镀金的,而是真的要干事,而且雷厉风行。

会议结束后,朱赤独自留在会议室,闭目沟通了脑海中的系统。

【战区指挥系统已激活,与宿主绑定。】

【实时战略地图加载中…信息融合度:15%(需各部上报数据完善)。】

【后勤优化模块启动,正在分析主要交通线…】

【初始积分:点。战区级兑换列表已开放。】

虚拟界面展开,远比之前师级系统宏大的列表呈现眼前。从永备工事建材包、师级标准武器补充,到“鹰眼”战略侦察系统、“铁脊”炮兵指挥系统,林林总总,每一项都关乎战役成败。朱赤没有吝啬积分,立刻开始了第一轮大规模投入。

“兑换‘鹰眼’战略侦察系统(初级),立即启动,对合肥、安庆、信阳方向的日军可能集结区域进行首次扫描!”

“兑换永备工事建材包(大型)x 30,指定配送到田家镇、半壁山、富金山三处,标注为‘长官部特急物资’,要求当地守军最高指挥官签收,并立即投入工事构筑!”

“兑换师级标准轻武器补充包 x 10,存入指挥所直属秘密仓库,待命分配。”

积分瞬间减少二十余万,但朱赤眉头都没皱一下。他知道,这些投入是构建防御体系的基石。

做完这一切,窗外已是夜色深沉。朱赤推开窗户,春夜的凉风涌入,稍稍驱散了室内的闷热。远处,武汉三镇的灯火在江雾中显得有些朦胧。这座拥有“东方芝加哥”之称的大都市,此刻还沉浸在大捷后的些许乐观与对未来的隐隐忧虑交织的复杂情绪中。

“报告!”李韫珩的声音在身后响起,“长官,您要的武汉及周边人口、工厂、学校分布图,以及初步拟定的疏散计划草案拿来了。”

朱赤转过身,接过厚厚一叠文件。他不仅是一位军事指挥官,更要为这片土地上的数百万生灵负责。

“仿鲁兄,”他看着李韫珩,语气沉重,“南京的教训,太惨痛了。我们必须未雨绸缪,民众的疏散转移,要立刻提上日程,而且要快,要有序。这件事,你亲自盯着,协调湖北省政府和两市市政当局,明天就要拿出可执行的方案来。”

“是!我明白!”李韫珩郑重应下。

夜深人静,指挥所大部分灯光熄灭,只有朱赤的办公室和通讯处的电台室依旧亮着。朱赤伏在案头,就着昏黄的台灯,仔细审阅着地图和文件,不时用红蓝铅笔做着标记。他知道,从他踏入这个指挥所的那一刻起,一场关乎国运的宏大棋局已经开局,而他,执白先行,却面对着一个强大而凶残的对手。他必须利用好每一个棋子,把握好每一步先机。

前路漫漫,凶险未知。但他眼神中的火焰,从未如此炽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