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星芒撞进夏日晚风 > 第64章 育儿路上的小分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初春的阳光透过客厅的落地窗,在地板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小桐晚扶着沙发站着,手里抓着一支迷你画笔,正好奇地往嘴里塞。苏晚刚想上前教她握笔,陆屿却抢先一步把画笔抽走,皱着眉说:“别让她碰这个,笔尖太尖,万一戳到眼睛怎么办?”

苏晚愣了一下,伸手想去拿画笔:“这是婴儿专用的安全画笔,笔杆圆钝,笔尖是软胶的,不会戳到眼睛。她现在正是探索世界的时候,让她多摸摸画笔,能锻炼抓握能力,还能培养兴趣。”

“那也不行,”陆屿把画笔藏到身后,语气坚定,“万一她用力甩出去,或者不小心碰到脸,还是有风险。等她再大一点,能完全控制自己的动作了,再让她碰画笔。”

这不是他们第一次在育儿上产生分歧。自从小桐晚开始学抓握,苏晚就想让她多接触不同的物品——画笔、绘本、积木,希望能通过这些激发她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可陆屿总是过度紧张,生怕宝宝受伤,不仅不让碰画笔,连边缘稍微锋利一点的绘本都要包上防撞条,连宝宝爬得快一点都要立刻扶着,生怕她摔倒。

苏晚看着陆屿紧绷的侧脸,心里有些无奈:“陆屿,你太紧张了。宝宝成长过程中难免会有磕碰,我们不能一直把她护在温室里,要让她自己去尝试,去探索,这样她才能长大。”

“我不是不让她探索,”陆屿转过头,眼里满是担忧,“我只是怕她受伤。你忘了上次她爬的时候撞到爬行垫边缘,哭了好久,我看着都心疼。画笔这么小,她又不懂轻重,万一出事怎么办?”

“那次只是轻微磕碰,她哭一会儿就忘了,”苏晚叹了口气,“而且我已经选了最安全的画笔,也会在旁边看着她,不会让她受伤的。你这样过度保护,反而会限制她的成长。”

两人各执一词,气氛渐渐有些僵硬。小桐晚看着爸爸妈妈的样子,手里的玩具也不玩了,小嘴一瘪,眼眶红红的,眼看就要哭出来。

苏晚赶紧走过去,抱起宝宝,轻轻拍着她的背:“小桐晚不哭,爸爸妈妈没吵架,就是在商量事情。”

陆屿也缓和了语气,走过来帮宝宝擦了擦眼泪:“是爸爸不好,不该大声说话,吓到宝宝了。”他看着苏晚,语气软了下来,“那……那就让她玩画笔,但你一定要在旁边看着,不能离开半步。”

苏晚点点头,眼里露出笑意:“我知道,我会好好看着她的。”

她从陆屿手里拿过画笔,递到小桐晚面前。宝宝立刻破涕为笑,小手抓着画笔,在地板上胡乱涂画起来,虽然画不出完整的线条,却玩得不亦乐乎。苏晚坐在旁边,耐心地教她握笔的姿势,偶尔帮她调整一下手的位置;陆屿则蹲在另一边,眼睛紧紧盯着宝宝的动作,生怕她有一点危险,那紧张的样子,像个随时准备待命的保镖。

晚上,小桐晚睡着后,苏晚坐在书桌前,拿出速写本,画了一幅漫画:画里的爸爸举着“禁止碰笔”的牌子,眉头皱得紧紧的;小桐晚躲在妈妈身后,手里偷偷藏着一支画笔,小嘴撅着;妈妈则站在中间,无奈地笑着,背景是散落的画笔和绘本,配文是“育儿路上的小分歧,因爱而起”。

陆屿走过来,看到画纸上的场景,忍不住笑了:“你把我画得也太严肃了,像个老古板。”

“本来就是,”苏晚抬头看他,眼里带着笑意,“你就是太紧张宝宝了,其实她比你想象中坚强得多。”

陆屿坐在她身边,拿起画笔,在漫画上添了几笔——给爸爸的牌子上加了一行小字“怕你受伤”,给小桐晚手里的画笔添了个安全保护套,给妈妈手里加了一本“育儿指南”。“这样才对,”他笑着说,“我不是不让她碰,是怕她受伤。以后我们多沟通,你觉得可以的,跟我说说理由;我觉得有风险的,也跟你讲讲担忧,别再因为这个吵架了,好不好?”

苏晚点点头,靠在他怀里:“好。其实我知道你是为了宝宝好,只是有时候方法太极端了。以后我们一起学习育儿知识,一起商量,找到最适合小桐晚的方式。”

从那以后,两人开始有意识地沟通育儿观念。苏晚会把育儿文章里的“探索式教育”理念读给陆屿听,告诉他适当放手对宝宝成长的重要性;陆屿则会和苏晚一起研究宝宝用品的安全性,挑选最适合宝宝的玩具和工具。

有天,苏晚想买一套积木给宝宝,怕陆屿不同意,特意先查了积木的安全性——圆角设计、无毒材质、大小适合宝宝抓握,还找了很多宝宝玩积木的益处文章,准备和陆屿好好沟通。

没想到她刚开口,陆屿就笑着说:“我知道你想说什么,积木我已经买好了,昨天刚到,放在婴儿房里。我查过了,是安全材质,圆角设计,不会伤到宝宝,还能锻炼她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苏晚惊喜地看着他:“你怎么知道我想买积木?”

“猜的,”陆屿挠了挠头,眼里满是温柔,“你之前总说想让宝宝多玩益智玩具,我就偷偷查了资料,觉得积木挺合适的,就买了。以后你想给宝宝买什么,不用特意说服我,我们一起看,一起选。”

苏晚心里暖暖的,原来陆屿一直在默默改变,一直在为她和宝宝着想。

周末,两人一起陪小桐晚玩积木。苏晚教宝宝把积木堆成小房子,陆屿则在旁边保驾护航,偶尔帮宝宝扶一下快要倒塌的积木。小桐晚玩得不亦乐乎,小手抓着积木,堆得歪歪扭扭,却依旧笑得开心。

“你看,她玩得多开心,”苏晚笑着说,“适当让她玩这些,不仅能锻炼能力,还能让她更快乐。”

陆屿点点头,眼里满是欣慰:“是啊,以前是我太紧张了。看到她这么开心,我就知道,你的方法是对的。以后我们一起陪她玩,一起看着她长大。”

育儿路上的小分歧,渐渐变成了彼此理解的契机。他们不再因为小事争吵,而是学会了倾听对方的想法,学会了换位思考,学会了一起为宝宝的成长努力。

有天,张教授来家里做客,看到他们一起陪宝宝玩画笔,笑着说:“你们俩现在配合得真好,不像上次我来,还因为宝宝碰画笔的事闹小别扭。”

“是啊,”苏晚笑着说,“现在我们学会沟通了,有什么分歧一起商量,再也不吵架了。”

张教授点点头,眼里满是欣慰:“育儿本来就是夫妻双方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过程。没有谁的方法绝对正确,只有适合不适合。你们能互相理解,互相包容,这对宝宝的成长来说,是最好的环境。”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客厅里。陆屿抱着小桐晚,苏晚站在旁边,一家三口站在画架前,看着苏晚画的《育儿路上的小温暖》——画里的爸爸和妈妈一起陪宝宝玩积木,宝宝笑得开心,背景是散落的画笔和绘本,画纸的角落写着“因为爱,所以理解;因为理解,所以幸福”。

陆屿低头吻了吻苏晚的额头,轻声说:“谢谢你,老婆。谢谢你理解我,也谢谢你让我学会了放手。以后我们一起,做最好的爸妈,陪小桐晚健康快乐地长大。”

苏晚靠在他怀里,看着怀里的宝宝,心里满是幸福。她知道,育儿路上还会有更多的分歧和挑战,但只要他们彼此理解、彼此支持,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而这份因为爱而产生的包容和成长,会成为小桐晚最好的成长礼物,让她在充满爱的家庭里,无忧无虑地长大。

而他们不知道,陆屿已经偷偷报名了亲子育儿课程,想和苏晚一起学习更科学的育儿方法;他还准备了一个“育儿分歧记录本”,把每次的分歧和解决方法都记下来,想等宝宝长大了,告诉她爸爸妈妈是如何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他甚至偷偷计划带苏晚去短途旅行,让她在照顾宝宝的同时,也能有属于自己的放松时间。

育儿路上的小分歧,不是矛盾的开始,而是彼此靠近、共同成长的契机。在爱和理解的滋养下,这个小小的家庭,会越来越温暖,越来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