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星芒撞进夏日晚风 > 第109章 读者反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初冬的周末,阳光透过客厅的落地窗,洒在茶几上的一叠信封上。这些都是出版社寄来的读者反馈,自从《小桐晚的星空日记》第三部上市后,不少小朋友和家长都通过书信的方式,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感受。小桐晚穿着厚厚的毛衣,盘腿坐在地毯上,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像拆礼物一样期待着每一封信的内容。

“妈妈,你看这封信!是一个叫朵朵的小朋友写的!”小桐晚举起信纸,兴奋地喊道。信上的字迹歪歪扭扭,还画着一个小小的星空图案:“小桐晚姐姐,我特别喜欢你的绘本,尤其是沙漠埋心愿瓶的故事。我也和爸爸妈妈去了郊外,埋了一个心愿瓶,里面写着希望能看到真正的流星。谢谢你的绘本,让我知道了原来成长可以这么有趣!”

苏晚凑过去看,笑着说:“朵朵小朋友肯定很喜欢你的故事,才会跟着你一起埋心愿瓶。这就是绘本的力量,能把快乐和美好传递给更多人。”

陆屿坐在旁边,翻开另一封家长写的信,轻声念了出来:“尊敬的小桐晚作者和苏晚老师,您好!我的孩子读完《星空日记》后,每天都缠着我带她去看星星,还主动要求学画画。绘本里真实的成长故事、亲子间的陪伴,还有对自然的热爱,都深深打动了我们。作为家长,我们也学到了很多,应该多陪伴孩子探索世界,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爸爸妈妈,你们看!这位家长说她的孩子也想来看星星、学画画!”小桐晚眼睛一亮,“我是不是可以给她回信,邀请她加入我们的‘小小天文社’呀?”

“当然可以啦!”苏晚点点头,“我们可以一起给读者回信,分享你的近况,还有天文社的活动,说不定能让更多小朋友喜欢上星空和画画。”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一家三口坐在地毯上,一封封阅读着读者的反馈。有小朋友说“看完绘本后,我也种了一棵小树苗,希望它能和我一起长大”;有家长留言“绘本里的‘绘画小技巧’很实用,孩子跟着学画了星空,特别有成就感”;还有小学老师表示“已经把绘本列为班级读物,让孩子们学习小桐晚的坚持与热爱”。

其中一封来自偏远山区的信让小桐晚格外感动。信是一位乡村老师写的,他说学校里的孩子们很少有机会接触课外读物,看到《星空日记》后,都被里面的星空故事和成长经历深深吸引,纷纷表示“以后要好好学习,去看看真正的沙漠和星空”。老师还附上了一张照片,照片里,孩子们围坐在一起,认真地翻看绘本,脸上满是好奇与向往。

“妈妈,这些小朋友好可怜,他们都没见过真正的星空。”小桐晚看着照片,眼里泛起了泪光。

苏晚轻轻抱住她:“所以你的绘本很有意义呀,它就像一座桥梁,把外面的世界带给了这些小朋友,让他们有了向往和期待。我们可以给他们寄一些星空贴纸和绘本,再写一封信鼓励他们,好不好?”

陆屿也说道:“我可以联系出版社,看看能不能给山区的孩子们捐赠一批绘本,让更多孩子能读到你的故事,感受到星空的美好和成长的力量。”

小桐晚点点头,立刻拿出自己的画本,开始给读者回信。她先给朵朵小朋友写了信,分享了自己最近的生活:“我现在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啦,和同学们组建了‘小小天文社’,我们还去梧桐林观测过星空,看到了两颗流星呢!我邀请你也加入我们,以后一起探索星空的奥秘。”她还在信里画了一个小小的流星图案,贴上了一张星空贴纸。

接着,她给山区的孩子们写了信:“亲爱的小朋友们,我知道你们很少有机会看到真正的星空,但没关系,你们可以通过绘本和画笔,画出自己心中的星空。只要你们有梦想,并且为之努力,总有一天能看到真正的沙漠、星空和大海。我给你们寄了一些星空贴纸和绘本,希望你们能喜欢。”

苏晚帮小桐晚整理信件,陆屿则负责联系出版社,商量捐赠绘本的事宜。看着女儿认真写信的样子,苏晚心里满是感慨:“从一开始只是想记录你的成长,到现在绘本能影响这么多孩子,甚至给山区的孩子们带去希望,这是我们之前从未想过的。”

陆屿点点头:“这就是热爱的力量,你对星空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通过绘本传递给了更多人。我们要把这些读者反馈和回信都整理好,放进你的‘成长册’里,让你记住这份温暖与责任。”

下午,一家三口带着信件和准备捐赠的绘本,来到邮局。小桐晚亲手把信件投进邮箱,又帮工作人员把绘本搬上车,脸上满是期待:“希望朵朵小朋友和山区的孩子们能早点收到我的信和绘本,希望他们能感受到我的祝福。”

邮局的工作人员听说了小桐晚的故事后,纷纷为她点赞:“小朋友,你真了不起!这么小就出版了绘本,还想着帮助山区的孩子,太有爱心了。”

回家的路上,小桐晚收到了出版社发来的消息,说很多家长在社交平台分享了阅读绘本的感受,绘本的销量还在持续上涨,已经加印了三次。“爸爸妈妈,我的绘本真的帮助到很多小朋友了!”小桐晚兴奋地说。

苏晚笑着说:“是啊,你的故事不仅带给了大家快乐,还传递了爱与坚持。以后你还要继续观察生活、记录成长,写出更多优秀的绘本,帮助更多的人。”

陆屿补充道:“我们也会一直支持你,陪你去更多地方,经历更多有趣的事情,给你提供更多创作素材。说不定以后,你还能和这些读者小朋友见面,一起观测星空、画画呢。”

小桐晚看着窗外,心里充满了期待。她知道,这本小小的绘本,就像一颗种子,在很多小朋友的心里生根发芽,长出了梦想与希望。而她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成长与责任。

而他们不知道,出版社已经计划将读者反馈整理成一本“读者来信集”,作为《星空日记》第三部的番外篇出版;那位乡村老师收到绘本和信件后,组织孩子们开展了“画出心中的星空”活动,还把孩子们的画作寄给了小桐晚;不少家长看到小桐晚的善举后,也纷纷加入捐赠行列,给山区的孩子们寄去了更多的书籍和文具。

“星空日记”的读者反馈,像一股温暖的暖流,在初冬的季节里传递着爱与希望。这本承载着成长与陪伴的绘本,不仅记录了小桐晚的童年,还连接了更多孩子的梦想。未来,小桐晚还会收到怎样的读者反馈?她的绘本还会带来哪些意想不到的影响?属于她和“星空日记”的温暖故事,还在继续书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