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奋进的青春 > 第90章 家乡拆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周后。

早饭过后,谢维康照旧跟着谢世福往装修工地去干活。

陆阳像是没受杨显聪的影响,闲下来就凑到谢维康跟前,天南地北地吹牛聊天。

另一边,陈银珍背着背篓上镇赶集,没想到在集市上,又遇上了秦书敏。

傍晚,谢维康和谢世福父子俩收工回家,一前一后走进堂屋。

陈银珍早已把晚饭摆好,菜式简单,却透着满满的温馨。

饭吃到一半,陈银珍从里屋拿出两万块钱放在桌上,脸上带着笑意问道:“阿康,你到底帮秦阿姨做了啥?她今天硬要把这两万块给我,让我转交给你。”

谢维康一听,立马来了精神说道:“妈,你是真不清楚还是装糊涂?上次秦阿姨来家里找我,不就说了让我帮他们开发软件嘛。”

陈银珍满脸疑惑,问道:“就是你天天对着电脑瞎按按的那个?”

“那可不,不按怎么编得出软件来。”谢维康点头确认。

陈银珍还是没法理解,接着问:“你就按几下电脑,就能拿人家两万块?这不是骗人家钱嘛?”

谢维康委屈地反驳道:“妈,你这话可不对!什么叫‘骗’呀?那是秦阿姨心甘情愿给的,钱还是你亲手拿回来的,我可没主动要。要真说‘骗’,那也是你‘骗’来的呀?”

陈银珍伸手戳了戳他的头,嗔怪道:“就按几下电脑收两万块,这可不行。改明儿你给人还回去,我还以为你帮她干了多大的活儿呢。”

“妈,你换个思路想呗,”谢维康耐心解释道,“要是我编的软件对她没用,她能心甘情愿给两万块吗?再说那天秦阿姨请我写软件时你也听见了,软件公司报价十万起步。她主动给两万,说明在她看来这都是捡了便宜,哪儿是骗呀?”

陈银珍没上过学,一辈子和黄土庄稼打交道,省吃俭用一年也就能存下六千块。1999年盖新房借的两万八千元外债,快四年了还没还清。她实在想不通,坐在家里敲三个多月电脑,就能赚两万块,这在她的认知里根本不可能,这也是她一直反对谢维康学编程的核心原因。

盯着桌上的两万块巨款,她语气郑重地说道:“儿子,做人得踏实,不能投机取巧。你老实跟妈说,这钱来得干净吗?”

谢维康斩钉截铁地答道:“妈你放心,这是秦阿姨主动给的,干净得跟水洗过似的。你要是不信我,明天就把钱退回去,要是信我,就心安理得存银行,或者……给我也行。”说着,他坏笑着伸出手。

陈银珍这才似懂非懂,明白儿子干的不是“不务正业”,想起前阵子自己还总指责他,眼眶不由得泛起了水光。

片刻后,她拿起那叠钱,又戳了戳谢维康的头,笑道:“臭小子,这两万块给你拿着干啥?妈帮你存起来,以后给你娶媳妇用。”说完,拿起钱转身进房,小心翼翼地收好。

一旁的谢世福拍了拍谢维康的肩膀,眼里满是赞许:“儿子,好样的,真让爸刮目相看,比你老子能耐多了。”

谢维康望着父亲肯定的眼神,心里踏实了不少,也更坚定了要在编程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决心。

陈银珍出来后,端起碗催促道:“快吃快吃,菜都要凉了。来,儿子,多吃点肉。”说着就给谢维康夹了两片肥瘦相间的五花肉。

一家三口的晚饭,吃得格外温馨。

忽然,院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哟,老谢、老陈,还在吃饭呢?”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打断了这份热闹。

来人是生产队的叶队长。

谢世福立刻起身迎接道:“叶队长,快坐快坐!”

叶队长摆了摆手道:“不了不了,我已经吃过了。今天来是通知你们,明天下午两点去叶家幺店子开社员会,到时候你们全家都得参加。”

陈银珍不解道:“全家都去?啥会这么重要?”

叶队长直言道:“刚接到村里通知,咱们村要拆迁了,明天开会就是宣布拆迁的相关事宜。”

“拆迁?”陈银珍愣住了,“前阵子就听说要征地,我还以为是谣传,没想到是真的?”

叶队长笑着点头道:“那还有假!咱当了一辈子农民,这下没了土地,住进单元楼,也能当回城里人了。”

谢维康这才想起,今年五一的时候冯亮就跟他说过这事,当时没放在心上,没想到真要拆迁了。

他接过话头说道:“妈,五一我就听冯哥说过,只是没当回事,没想到是真的。”

接着他转向叶队长,忍不住问道:“叶队长,咱这拆迁,咱家能拿多少拆迁款呀?”

叶队长哈哈大笑道:“年轻人就是直接!我今儿来就是通知开会,具体金额明天会宣布,还得跟大家商量。不说了,我还得去通知别家,明天下午两点,叶家幺店子,可别迟到了!”

“叶队长慢走!”一家三口送叶队长出门。

谢维康难掩激动道:“妈,太好了!以后不用当农民扛锄头,不用顶着大太阳插秧收稻子,还能住进单元楼,想想都兴奋!”

陈银珍敲了敲他的脑袋,没好气道:“没了地,以后喝西北风去?”

“怕啥,国家不是给赔偿嘛?”谢维康拍着胸脯保证道,“等你儿子出息了,我养你!”

陈银珍听着这话,心里暖乎乎的,嘴上却嗔骂道:“就你?自己都快养不活了,还想养我。”

谢世福没说话,脸上的笑意却藏都藏不住。

……

翌日一大早,谢世福就给工头打了电话,说家里有事要请假。

到了下午一点半,他们一家三口准时出门,直奔生产队中心的叶家幺店子。

离开会时间还早,店里却已经聚了好几十号人,大家三五一堆、两五一伙地凑着,脸上带着劲,聊得热热闹闹。

看来,所有人都把这件事放在了心上。

谢维康也混在人群里跟着聊,眼睛里亮闪闪的,全是对未来日子的盼头。

两点整一到,叶队长先走到店里的功放前按下开关,又拖了张椅子坐下,手里捏着话筒朝众人扬了扬:“各位社员,先静一静!今天开会的主题,想必大家都有耳闻,咱们队要被征用了,上头要求,国庆前必须完成搬迁……”

他话音刚落,人群里就冒出个男声,高声问道:“叶队长!那我们搬哪儿去?搬家的钱谁出啊?”

叶队长抬手往下按了按,示意大家别急:“你先听我说完。是这么回事,国庆前搬的,所有搬家费用都由集体承担。至于搬去什么地方,看你们自己选。另外,上头说了,每人每个月给320块过渡费,专门用来在外头租房。而且,国庆前搬走的户,每户还能拿6000块奖励。”

“那拆迁费怎么算?”底下又有人追着问。

叶队长低头扫了眼手里的文件,接着解释:“按文件规定,首先得把每户房产证上的面积,按户口本上的人数平摊。人均必须够35平米,没够的,得按每平米600块补差价;要是人均超了40平米,政府就按每平米1200块回收。之后,每人按35平米的标准分安置房,而且每个人还能拿4万块的拆迁安置费。”

这话一出口,底下的社员立刻炸开了锅,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来。

没过多久,又有人高声问:“那我们地里种着的庄稼,还没来得及收,这可怎么办?”

叶队长马上接话:“这个你们放心,文件里写得明明白白。每亩地给1400块青苗费补偿,另外,每亩地每年还有6000块土地征用费,一直给到大家的户口转成非农为止。”

“那我们啥时候能农转非啊?”又一个声音冒了出来。

叶队长笑了笑,摊了摊手:“你这问题可把我问住了,我还真不知道,得看上头的政策怎么定。”

“那新房子啥时候能搬进去?”

“镇口不是有个新建的小区叫惠林雅筑吗?你们都看到了吧,早就封顶了。”叶队长指了指镇口的方向,“按上头的说法,元旦前能交房,最晚也不会超过春节。所以只要不出意外,三个月后就能搬新家了。”

接下来的社员会还在继续,有人小声确认、有人兴奋讨论,但大多是问些细节问题。

讨论到最关键的拆迁搬迁决定时,社员们没有分歧,几乎全票通过。

散会时,人们三三两两地结伴而行,脸上带着笑意,轻松地走出了大会现场。

翌日,谢维康仍和谢世福到工地做装修,母亲陈银珍则约着队上相熟的伙伴,四处打听外出租房的事。

陈银珍持家精明,租房格外看重性价比。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天后便在邻村找到一处农户住房,以1200元租下三个月。

9月30日,赶在拆迁最后期限前,谢维康一家在村集体请来的搬家公司协助下,把家中所有有用的物件搬往“新家”。

搬家时,谢维康的注意力全在那台电脑上。

他亲手把电脑从桌案上抱下来,先用软布擦了擦机身,又找了块旧棉被裹得严严实实,脚步放得极轻,生怕稍有磕碰,恨不得全程紧抱在怀里,那模样,比护着自家孩子还上心,半点不敢让搬家工人磕碰到。

来到“新家”,一家人将锅碗瓢盆、被褥衣物归置得整整齐齐。

谢维康也将自己那台电脑也稳稳摆在了房间里的写字台上。

陈银珍看着收拾妥当的小屋,笑着擦了擦汗道:“总算安顿下来了。”

谢维康先朝着父母笑了笑,陈银珍和谢世福对视一眼,也跟着扬起嘴角,一家三口的笑容里满是踏实与满意。

……

国庆第一天,是谢维康搬进的次日。

晨曦透过窗棂漫进房间时,他还裹着被子睡懒觉,突兀的手机铃声硬生生将他从梦乡拽了出来。

他眯着眼摸过手机,屏幕上秦书敏三个字格外清晰,连忙按下接听键。

喂,秦阿姨。谢维康的声音裹着浓重的睡意,还带着几分刚睡醒的沙哑。

秦书敏在电话那头听出了端倪,轻笑一声道:阿康,还没起床呢?那笑声温和,带着长辈特有的慈爱。

谢维康挠了挠头,语气里藏着几分尴尬道:昨天搬家忙到后半夜,才睡沉了。您找我是不是《敬老院管理软件》出什么问题了?他坐起身,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心里已经开始快速复盘软件的核心模块。

不是不是,秦书敏连忙否认,语气里带着几分欣喜道,那软件经过你半个月的打磨,现在已经很稳了。阿姨今天找你,是有个新任务想请你帮忙。

一听新任务,谢维康的困意瞬间消散大半,腾地从床上坐起,眼睛都亮了,连忙问道:是又要开发什么软件吗?

秦书敏听出他语气里的急切,笑着直入正题道:没错。你也知道咱们乡好多村在拆迁,马上要搬新小区。乡里前段时间注册了家物业公司,我刚调任过去当董事长,今天正式上任。一接手就发现缺套管理软件,那些成熟软件我也信不过,你做事踏实,想问问你愿不愿意帮阿姨开发一款物业管理软件?

谢维康想都没想就应下,语气满是笃定道:没问题!这事包在我身上!我马上去找您,咱们把具体需求对接下?

那可太好了!秦书敏的声音里满是笑意,我今天在家,地址在秀林村五组,到了随便找个人问我名字就能找到我家。

行,一会儿见!挂了电话,谢维康连早饭都顾不上吃,抓起外套就往外冲,推着自行车跟父母喊了句去秦阿姨家,人就已经冲出院门,自行车轮碾过地面溅起细碎的尘土。

半小时后,谢维康问了一次路,就找到了秦书敏家。

那是一栋两层农村自建房,围着一圈青砖围墙,院子宽敞得很。

透过钢管焊接的铁门往里看,门口立着两根粗壮的罗马柱,柱顶挑着个小檐口,盖着亮闪闪的蓝色琉璃瓦,在阳光下泛着光。

抬头往上瞧,二楼有个精致的小阳台,一根根花瓶柱整齐排列,把阳台围得十分雅致。

阳台门是木质推拉的,嵌着块厚重的磨砂玻璃,隐约能看到里面的光影。

外墙侧面装着三台空调,其中一台正对着檐口下方的窗户。

楼下两侧各有一扇大大的落地玻璃窗,右边挂着米黄色窗帘,遮得严严实实,左边窗帘拉开着,能看到里面摆着沙发茶几,显然是客厅。

谢维康伸手敲了敲铁门的锁头,一声清脆的声响过后,客厅里走出个熟悉的身影,那是冯亮。

冯亮看到他,笑着招手道:阿康来了?快进来,我妈正等你呢!

话音刚落,客厅门口又出现个倩影,杨显梅探着脑袋,冲他眉飞色舞地笑道:阿康来啦!

谢维康挑眉打趣道:哟,姐也在?这是打算在姐夫家长住了?

杨显梅脸颊一红,噘着嘴辩解道:哪、哪有!今天休息才过来的。

谢维康没接话,就那么似笑非笑地看着她,眼神里明晃晃写着我都懂。

杨显梅被看得浑身不自在,感觉自己那点小心思全被他看穿了,耳根都热了起来。

这时秦书敏也快步走到门口,笑着招呼道:阿康来啦,快进来坐!她穿着一身得体的衬衫西裤,比起之前在敬老院见面时,多了几分董事长的干练。

谢维康停好自行车,跟着三人走进客厅。

一进门就忍不住暗叹,冯亮家的条件确实比他家和杨显梅家好不少,装修得精致又考究。

一台硕大的背投电视正播放着电视剧,那尺寸比他家那台21寸的大驼背大了好几圈,跟个小电影屏幕似的。

沙发是真皮的,质感细腻,一看就价值不菲。

这时沙发上站起来位中年男子,面带笑意地冲他点头道:阿康是吧?快坐!早就听书敏说你年轻有为,年纪轻轻就会开发软件,前途无量啊!

这是你冯叔叔,亮子的爸爸。秦书敏适时介绍道。

互相寒暄过后,秦书敏直接切入正题说道:电话里跟你说的物业管理软件,你有把握开发出来吗?

谢维康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沙发扶手,略一思索后,答道:应该没问题,但我得先知道您具体需要哪些功能。

秦书敏拿出提前写好的纸条,条理清晰地说道:前期的核心功能有三块:房屋管理、业主管理和收费管理,后期还会增加很多功能。首先需要实现物业公司对房源和业主信息的精准录入,还有物业费等费用的收缴、记账,最后能自动生成财务报表。

两人就每个功能的细节展开深入沟通,从业主信息的录入维度到收费提醒的方式,再到报表的呈现形式,谢维康都掏出自带的小本子一一记下,字迹工整中带着几分潦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