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末世妖藏 > 第112章 古禅衲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凡笑了笑,齐旗道长也许是经历[死后重生],开始觉悟,不,应该是恢复初心。

一个人往往从低攀爬到高处,心中那种欲望会逐渐爆发,何况一个如此资深的老道长。原来的初心会埋在深处,想来要让初心重现必经生死。杨凡此刻明白,七情六欲幻境真的是神奇,可以让人感悟。

“行了,既然我已入庙,便要拜神。”杨凡笑了笑:“早有听闻这里灵气十足,又灵验。”

杨凡和原子超走出客堂,一眼望去,佛殿还是有一两座保存下来,更多的是倒塌的建筑物,还看到几个僧人忙碌修缮起来。

原子超看着杨凡的表情,笑了起来,“怎么样,连敢言灵气十足,现在灵验不灵验。”

“都是天意……一切重来也行。走,去帮忙。”

杨凡和原子超跑去帮忙,一个中年和尚感谢一番后道:“两位施主,你们是从禅东寺过来的吧?”

看到杨凡和原子超点头说是,他停下了工作主动带两人前往寺中僧人居住地。拐了几个弯,来到了六祖殿旁的方丈室,发现静语小僧也在。

“阿弥陀佛,杨施主你醒来,还有原施主,你们可跟我们一起诵念佛法。”说话的人是禅南寺的明光方丈。

他的额头有三道痕,信众称其为三道灵光,所以明光方丈也被称为三法印大师(高僧),这是极其具有佛教的核心教义,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

杨凡也双手合十敬畏地回应:“我杨凡求之不得。”

“我原子超也求之不得。”

而后众人在方丈室开始诵经起来。

直至黄昏,停下诵经,明光方丈慈祥一笑道:“杨施主,你心中有何疑惑方可提出来参详一番。”

杨凡也没有多疑,开口道:“方丈,你是京都那个智者吗?”

明光方丈摇了摇头,“老衲神通不主外,而主内。”

杨凡瞬间明白这就是佛门神通[他心通],禅宗早期已表明,佛法传六祖而改变传承的方式,并不代表不传衣钵之人,而是以佛法方式传承,这就是传法不传衣钵之理。

杨凡从身上掏出古禅衲衣,“方丈,此物是圆正方丈赠予给我,可此衲衣仍旧有缺,不知方丈告知我如何补全?”

“施主聪慧过人,缘到就好。”明光方丈轻念几句佛法后道:“末世里,拿起屠刀还是放下屠刀?”

“龙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国在才能家在,龙旗才能继续飘扬而起。我杨凡身为龙国一份子,必须上马屠刀,下马学佛。”

“阿弥陀佛,杨施主不拘一格,战乱之时确定有个伟人留下一句箴言:上马杀贼,下马学佛。杨施主,如今你妖性掩盖本性,杀气气甚,如何学佛?”

杨凡也咯噔一下,他不能保证自己永远有这个佛性,而妖性也可能过刚易折。

“方丈,我杨凡之命如妖,注定斩不凡之事。”杨凡双眼坚定地道。

“既然禅衣与杨施主有缘,老衲也欣然接受。来,跟老衲去六祖殿。”

众人跟着明光方丈前往六祖殿,是禅南寺保存最完好的建筑物,当然最大的功劳归功于齐旗道长。当他们来到六祖殿,那种庄严肃穆与神圣,让人充满敬畏之心。

刚好,布袋乞丐和齐旗道长也回来。齐旗道长早已成了寺庙中英雄般一样的人物。

“道长,可好。”杨凡脸带笑意地问好。

齐旗道长只是简单瞄了他一眼,来到明光方丈跟着双手合十,行了佛礼。

杨凡看见齐旗道长的[高傲]心里偷笑:你就继续装。不过礼数还是先长后幼。

“阿弥陀佛,齐道长,辛苦你们为寺庙劳心劳力,感激不尽。”

“方丈客气了,今日有法会不成?”齐旗道长少有的和善地道

“带杨施主结缘,再顺道打鼓敲钟。”

“结缘?!又是他……”齐旗道长对杨凡越来越难料,自己一辈子的气运,比不上他十多载,他身上还有许多秘密看不清,连自己一直自以为傲的[千机神算]罗盘问道也测不了他的命数,反而自己身世被他知晓,太尴尬。

杨凡与齐旗道长四目相对,齐旗道长反而立刻扭头。

进入六祖殿中,每一个人诚心叩拜起来,而后明光方丈从一个不起眼的佛龛,掀开一块披着小佛像的金黄布块,原来挡起另一块垫在小佛像下方还有一块褐灰色布块。

明光方丈将垫着那一块拿了出来,轻轻展开。

众人看到这些褐灰色布块没粘上一点灰尘,常人看到这块粗衣麻布似的布块,肯定会将其当做擦桌布,然,充其量多了一股淡淡的檀香味。

杨凡藏在腹中的那一块古禅衲衣感应到这一块“桌布”的存在,仿佛有生命一般,从他腹部滑溜出来,杨凡快速将其拿在手中。

“阿弥陀佛,杨施主,你手中那块禅衣与这一块禅衣相互感知,果然是古佛之物,与你有缘。”明光方丈将他手中那一块递给了杨凡。

这两块就是古禅衲衣宝物,一块淡蓝色,另一块褐灰色,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找不到与“宝物”两字搭边。

而杨凡心中早已激动万分,恭敬地道:“感谢方丈。”

“既然与杨施主有缘,老衲相信你能按照你的意愿感化现世状况,也是完成禅寺一大心愿。”

“是。”

明光方丈对杨凡说了一些有关[古禅衲衣]的个人认知:除了有三大部分,其[佛]衲衣一般收藏在龙国各大寺庙之中,至于其他部分与来源因历史久远,不得而知。

杨凡也能理解能,问道:“方丈,我可以请教您最后一个问题?”

“若老衲知晓,定能告知。”

“[净土之言,千机者寻]是何意?”

明光方丈仿佛早已知晓杨凡会提出这个疑惑,“近在咫尺,莫水中捞月。心经有言: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正如佛即是心,心即是佛。”

“心若菩提,菩提本无树,就在这里。”

众人见到杨凡用手指指着他自己心口那一处,那么此话之意就是指[人心]!

“那么[千机者寻],也同出一辙,对吧?”

“众生之相,杨施主修行之术为何?禅寺僧人修行为何?道长修行为何?众生万物也为何?”

“原来如此,谢谢方丈告知。”

“阿弥陀佛。”明光方丈带着其他和尚去敲打暮鼓晨钟。

一旁的原子超来到杨凡跟前,一脸懵逼地道:“杨凡,为什么我听得云里雾里。”

杨凡笑了笑,道:“你觉得哪里云里雾里?”

“唉呀!就是你问方丈[千机者寻]?我知道[净土之言]是指人心,可就听不明白[千机者寻],你告诉我吧?”

“何为众生相?经书有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明白吗?”

“啊?……”

当原子超苦思冥想之时,见杨凡已往客堂走去,他走到布袋乞丐那边,“布袋,你可知道?”

“你问道长吧。”

只听齐旗道长丢下一句话:“贫道修道,又不是修佛。”

“哎哟,这个皮球tm的又圆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