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卷王和她的冤种追妻神 > 第82章 实习生“冷板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夏日的余温尚未散尽,帝都的秋风已带上了几分凛冽。

清北园内,在法律和学籍上已然是“林晚”的林薇,抱着几本厚重的金融学原着,步履从容地穿过梧桐叶开始泛黄的小路。

大学三年,她并未如某些人预期的那样,在顶尖学府的光环中迷失,或是沉醉于校园内各式各样的社团与交际。

对她而言,这里更像是一个资源更为集中、平台更为广阔的学习场与跳板。

她延续着“卷王”的本色,绩点稳居专业第一,各类竞赛奖项拿到手软,图书馆闭馆音乐是她最熟悉的晚安曲。

除此之外,她利用前世(或者说诸多“前世”)积累的超越时代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不仅吃透了课本知识,更通过线上项目和精准的模拟盘操作,悄无声息地将个人资产滚动到了一个足以让同龄人瞠目结舌的数字。

然而,她深知,象牙塔外的真实世界,是另一套运行规则。

所以,当大三实习季来临,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挑战性最高的凌氏集团投资部。

凭借无可挑剔的简历和笔试成绩,她如愿拿到了offer,成为了这名利场中最炙手可热的金融帝国里,一名微不足道的实习生。

报道第一天,林薇穿着用自己赚的钱购置的、剪裁得体但不算奢侈的职业套装,走进了凌氏集团总部那栋高耸入云、反射着冰冷金属光泽的摩天大楼。

前台小姐的笑容标准而疏离,人事部门的流程高效而机械。

投资部位于大楼的顶层,视野极佳,仿佛能将整个帝都的繁华踩在脚下。

巨大的落地玻璃窗外是流动的车河与云层,窗内则是地毯吸音后近乎压抑的安静,只有键盘敲击声、电话振动声和压低的交谈声交织,空气中弥漫着咖啡因、打印纸和一种名为“压力”的无形气体。

“寒门学神”的光环在这里如同投入大海的石子,连一丝涟漪都未曾泛起。

同事们衣着光鲜,言谈间是耳熟能详的名校名字和隐晦的家世背景,他们对她这个空降的“省状元”表面客气,点头微笑,但眼神深处是难以掩饰的审视与轻慢——一个毫无根基,仅会读书的学生仔罢了。

她被分配给了投资部有名的“女魔头”,项目经理王琳。

王琳约莫三十五、六岁,妆容精致,一丝不苟,看人的眼神像在评估一件商品的残次率。

“林晚是吧?”王琳从一堆文件中抬起头,目光锐利地扫过林薇全身,语气平淡无波,“这里是凌氏,不是学校。不管你过去有多优秀,在这里,一切从零开始。你的工位在那边,今天先把部门近三年的项目归档资料电子化录入系统,核对一遍数据,下班前给我。”

没有欢迎,没有介绍,只有冰冷的工作指令。

所谓的“电子化录入”,其实就是将堆积如山的纸质报告扫描、识别、校对,枯燥繁琐,毫无技术含量。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林薇彻底体会到了什么叫“边缘化”。

端茶递水、复印打印、整理会议纪要、核对无穷无尽的数字表格……这些构成了她实习生活的主旋律。

核心项目的会议她只能做记录员,讨论环节没有发言权,哪怕她基于扎实的数据分析和在AI、权谋世界中锻炼出的洞察力,隐约看出某个项目模型的潜在风险,在一次部门例会中谨慎地提出一点补充建议时,话还没说完,就被王琳不耐烦地打断。

“小林,想法很活跃,但这是商业实战,不是学校里的案例分析。”王琳嘴角扯出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语气带着显而易见的嘲讽,“你这种学生思维要改一改,太理想化了,不切实际。先把手头的基础工作做好吧。”

周围有几个同事发出几声几不可闻的低笑,目光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午休时,茶水间成了流言的集散地。

林薇去冲咖啡,刚走到门口,便听到里面隐约的议论。

“……就是那个今年的实习生,听说还是什么省状元呢。”

“啧,读书好有什么用?没背景没人脉,在咱们这地方寸步难行。”

“估计是凌总看在母校份上给个机会吧,不然哪轮得到她?关系户呗……”

“看着挺清高的,谁知道呢……”声音在她推门进去的瞬间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尴尬的微笑和瞬间转换的话题。

林薇面色平静地接好咖啡,仿佛什么也没听见,只有握着杯柄微微发白的手指,泄露了她心底那一丝难以完全压抑的憋闷。

但她很快调整过来,这点风言风语,比起几个世界的经历,实在算不了什么。

她没有抱怨,更没有气馁。

相反,她利用一切碎片时间,像一块高效的海绵,疯狂吸收着周围的一切。

她将那些分配给她的、看似无用的归档报告和会议纪要,当作了解凌氏投资逻辑、行业动向和部门人际关系的绝佳教材。

凭借强大信息处理能力和观察力,她默默地在心中勾勒出投资部的人际脉络图——谁是王琳的心腹,谁与谁暗中有龃龉,哪位副总与凌总走得近,哪位总监是实干派……

期间,她远远见过一次凌烨。

那天,走廊里气氛骤然凝固,所有人员行色匆匆,屏息凝神。

凌烨在一众高管的簇拥下从总裁办公室方向走来,他正在训斥一位项目总监,声音不高,却字字如冰锥,犀利刻骨,将那位在部门内也算位高权重的总监说得额头冒汗,连声称是。

凌烨周身散发出的强大气场,让整个楼层都噤若寒蝉。

林薇正抱着一摞文件从资料室出来,恰好看到这一幕。

凌烨的目光似乎无意中扫过她这边,停留了不足半秒,便淡漠地移开,仿佛从不认识她。

林薇也迅速低头,侧身让路,心中却更加坚定了信念——在这里,唯有绝对的实力,才能赢得尊重和立足之地。

这天下午,临近下班,王琳抱着一厚摞沾着些许灰尘的文件盒,“啪”地一声放在了林薇的工位上,引得周围几个同事侧目。

“小林,这里有个项目,‘灵境科技’,前期的一些尽调资料。”王琳语气轻松,甚至带着点“委以重任”的意味,“这个项目暂时由你跟进,熟悉一下尽调流程。好好看,年轻人多锻炼锻炼有好处。”

旁边有知道内情的同事露出心照不宣的窃笑。

林薇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立刻明白了。

她早就在研究过往项目时注意到这个“灵境科技”了。

一家做虚拟现实交互的初创公司,技术概念听起来很前沿,但前期尽调发现核心算法存在难以逾越的瓶颈,商业模式模糊,烧钱速度惊人,而且创始人团队似乎内部矛盾不小。

凌氏内部经过几轮评估,早已将其判定为“鸡肋”,近乎放弃,打入“冷宫”很久了。

王琳把这烫手山芋,不,是这冰疙瘩丢给她,美其名曰锻炼,实则是想看她这个“学霸”如何在这种死局里碰一鼻子灰,最好能闹出点笑话。

“好的,王经理。”林薇没有流露出任何情绪,平静地接下了任务。

王琳似乎有些意外她的镇定,挑了挑眉,没再说什么,转身踩着高跟鞋走了。

周围的同事或同情或幸灾乐祸地看了她几眼,也陆续收拾东西下班。

办公室里渐渐安静下来,只剩下窗外都市华灯初上的璀璨光影。

林薇没有立刻离开。

她伸出手,轻轻拂去文件盒上积落的薄灰,动作细致而耐心。

然后,她打开了盒子,里面是密密麻麻的项目报告、财务数据、技术评估、市场分析、还有团队成员背景调查……

灯光下,她的眼神沉静如深潭,不起波澜,只有瞳孔深处,掠过一丝极淡的、如同猎手锁定目标般的锐光。

她知道,这不仅仅是困境,更是她在这冰冷残酷的职场中,必须抓住,并且要漂亮赢下的第一个机会。

她拿起最上面一份泛着陈旧墨香的报告,翻开了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