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凤舞朱阑 > 第137章 对峙幕后黑手与宫廷风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7章 对峙幕后黑手与宫廷风云

青铜门闭合的瞬间,凌惊鸿反手抽出短刀,刀刃在掌心一划,鲜血顺着指缝滴落在金属卷轴上。血珠落下时发出轻微的“滋”声,仿佛被那冰冷的表面悄然吞噬。

卷轴微微震颤,浮现出一行字——“青玉扳指者,即为契主”。

她抬眼望向萧彻,声音冷静:“封殿。”

萧彻未语,只轻轻抬手。亲卫立刻冲向侧门,铜栓落下,锁链缠绕,太极殿所有出口尽数封锁。百官尚未到齐,内侍已敲响登闻鼓,三声急促的鼓音,在宫墙之间回荡不息。

周子陵跪在地上,右手仍悬于半空,掌心中那团由血雾凝成的扳指缓缓地在旋转。他的双眼泛着淡淡的金光,嘴唇微动,声音却如从地底传来一样,带着诡异的回响。

凌惊鸿一把将他拽起,压低嗓音:“撑住,现在不是你开口的时候。”

她抱着卷轴,一步步走向大殿的中央。脚步沉稳,裙摆拂过青砖,毫无迟疑。外头阳光正好,檐角铜铃轻晃,可这殿中却似压着一层看不见的阴云。

文武百官陆续入殿列位,有人皱眉,有人低声议论。沈崇安来得最晚,一身紫金朝服整肃如仪,袖口银线绣的梅花在阳光下泛着冷芒。他立于礼部首位,神色平静,仿佛只是前来聆听一场寻常奏对。

“凌氏女,”他开口,语气平和,“擅自击鼓,封锁朝堂,可知此乃重罪?”

凌惊鸿止步,当着满朝文武,高高举起手中的卷轴。

“我今日所奏之事,并非私怨,而是关乎江山社稷。”

她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传遍大殿的每一个角落。

“二十年前,永昌十二年冬,先帝病重。太傅沈崇安勾结北狄祭司,在皇陵地脉布下‘九十九命换一寿’的邪阵,以活人精魄唤醒契约,替先帝续了十年阳寿。”

话音未落,便有老臣怒喝:“荒谬!沈大人乃三朝元老,辅政三十余载,岂是你一个女子随意污蔑的?”

凌惊鸿冷笑一声,回首道:“抬上来。”

两名禁军抬着一块石板走入殿中,正是从密室墙上剥离的浮雕残片。画面中央,一名官员正在主持仪式,袖口那朵银线梅花清晰可见。

“礼部每年冬至上报扫雪婢女失踪,称她们逃亡。”她指向石板一角刻着的名字,“可这些人,从未出现在户籍册上。她们去了何处?”

无人应答。

她又取出一张拓本,铺展开在地上:“这是近十五年来宫人尸骨的分布图。所有遗骸,皆埋于皇陵东南角——那是地脉枢纽所在。而每年主持祭祀大典之人,正是你,沈崇安。”

沈崇安面色不变, 只是轻轻地摇了摇头:“此物来源不明,图像亦可伪造。若有确凿证据,为何不交刑部查审?如此当众喧哗,分明是在动摇朝廷的根基。”

凌惊鸿不怒,反而笑了。

她取下胸前的玉佩,高高举起:“这是我父亲留下的遗物,唯有血脉相连者方能引其共鸣。今日我便以此验真假——若我所言为虚,玉佩不动;若为真……它自会回应。”

言毕,她将玉佩靠近卷轴。

刹那间,玉佩剧烈的震动,卷轴上浮现出一道虚影——烛火摇曳的大殿中,一位老臣捧起一枚青玉扳指,缓缓戴在右手的拇指之上。

正是沈崇安。

满殿死一般寂静,连呼吸都变得轻缓。

沈崇安的手指微微一颤。

凌惊鸿直视着他:“你敢说,这不是你?”

“幻术!”他猛然抬头,声音陡然拔高,“妖女惑众!这不过是障眼法!传钦天监——立刻查验此物是否施有邪术!”

“不必传了。”凌惊鸿转过身,看向周子陵。

周子陵仍跪在地上,身体微微颤抖,眼中金光流转。她走近周子陵,低声问道:“你听见的声音……是不是来自于他?”

周子陵缓缓抬起头,目光直直落在沈崇安的身上。对方袖口微颤,整个人似在极力压抑着某种情绪。

下一瞬间,他的喉咙里挤出沙哑而重叠的声音:

“……主人……血契未断……容器已归位……”

沈崇安瞳孔骤缩,终于意识到眼前的周子陵竟是当年大火中本该死去的祭品。

他猛地后退一步,撞上身后的柱子上。

“不可能!”他低吼道,“那孩子早该死了!当年大火焚尽一切,无人能生还!你怎么可能还活着?!”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有人倒吸一口冷气,有人踉跄着后退,几位老臣脸色剧变。

凌惊鸿步步逼近:“你以为抹去他的身份就能掩盖一切?他是当年九十九名祭品中唯一活下来的孩子,被你亲手交给凌家,顶替早夭庶子之名,养在眼皮底下。你以为他在为你遮掩,可他真正的命格,是破局之人。”

她指向沈崇安的右手:“你戴的那枚青玉扳指,不是装饰,而是契约信物。二十年来,你借祭祀之名,行血祭之实,害死了近百名宫人,只为了维持邪灵封印不破。你说你是忠臣?你根本就是北狄埋进朝廷心脏的内鬼!”

沈崇安脸色铁青,忽然仰头大笑:“哈哈哈……好!好一个伶牙俐齿的丫头!你以为凭几张残图破卷就能定我的罪?我沈崇安三朝为臣,门生故吏遍布六部,太后见我都得尊称一声‘先生’!你算什么东西?一个靠男人扶持才登上朝堂的女人,也配审判我?!”

“审判你的不是我。”凌惊鸿声音冷如寒冰,“是这卷轴,是这玉佩,是那些死去却不得安息的冤魂。”

她猛然抬手指向殿外:“在今日之前,我不敢信。可当我看见浮雕转动,听见周子陵唤你‘主人’,我才明白——有些真相,不是藏得太深,而是我们不敢去看。”

沈崇安眼神闪烁,忽而压低声音:“你以为揭发我就够了?我告诉你,我不是第一颗棋子,也不是最后一颗。这朝堂之上,谁清谁浊,你还看不透。北狄的网,三十年前就已织就完成了。”

“那又如何?”凌惊鸿上前一步,声音如刀锋般锐利,“只要我还站着,只要这卷轴尚存,你就别想再躲进黑暗里。”

她回首厉声道:“来人!收押沈崇安,待查清罪证后,押赴刑场,明正典刑!”

禁军上前,刀已出鞘一半。

沈崇安却不慌,冷笑:“你们动不了我。我是礼部尚书,掌宗庙祭祀,无三司会审,谁敢拘我?”

凌惊鸿盯着他,忽然扬起卷轴,再次将鲜血涂抹在其上面。

卷轴光芒一闪,浮现出一行新字:“持玉者临,百官俯首,逆者当诛。”

她一字一顿:“这是先帝遗诏残篇,藏于我母亲留给我的玉佩之中。你既讲规矩,那我便依规矩行事——此刻,我以先帝遗命,暂代监国之权,执掌朝务,清查奸佞。”

她转头看向萧彻:“你愿意作证吗?”

萧彻上前一步,单膝跪地:“臣,萧彻,愿为监国作保。”

这一跪,满殿震动。

数位年轻官员随之跪下,接着兵部、户部亦有人低头伏地。越来越多的人弯下了腰。

沈崇安立于原地,脸色由红转白,终至灰白。

他忽然抬起右手,狠狠将青玉扳指从拇指上扯下来,砸向地面。

“既然你要真相……”他嘶哑着嗓子,“那就让你看个彻底!”

扳指落地的一刹那,周子陵猛然抬头,双目金光暴涨,整个人似被无形之力拉扯,喉咙中发出野兽般的低吼。

凌惊鸿扑过去欲抱住他,却被一股力量震开,肩头擦出一道血痕。

就在此时,殿外传来整齐的脚步声。

一队禁军疾步而至,铠甲森然,刀锋出鞘。

为首的将领掀开面甲,露出一张冷峻的脸。

“奉陛下密令——”那人朗声道,“封锁太极殿,任何人不得出入。”

凌惊鸿扶着周子陵,缓缓站起,目光穿过人群,落在那将领的身上。

她的手悄然按住了腰间的短刃。

血,正从她的肩头滴落,一滴,两滴,砸在青砖上,绽开一朵朵暗红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