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整活主播,上交黑科技 > 第32章 黑科技礼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直播结束,满屋飘荡的七彩泡泡相继破裂,只在空气中留下些许湿润和那若有若无的、绝非凡品的“特殊肥皂水”的清新气息——幸好,没有臭鸡蛋味。林澈满意地看着任务完成的提示,心情愉悦。

【叮!任务‘浮光掠影’完成度评估中...】 【评估结果:完美!】 【人气值+258,000!】 【科技点+85,000!】 【恭喜宿主成功以‘整活’形式,初步泄露‘光子拓扑绝缘体’基础概念,并有效引发目标受众(包括但不限于普通观众、特定观察小组及境外异常关注者)的深度思考与潜在技术路径启发!额外奖励结算中...】 【额外奖励:因宿主成功利用‘整活’手段,间接导致境外敌对情报势力行动受挫(黑客攻击被反制,据点被清除),完美体现‘护短’核心精神,特此颁发‘护短大礼包’一份!】

“哦?还有额外奖励?护短大礼包?”林澈眼睛一亮,这系统虽然平时坑了点,但该大方的时候倒是不含糊。他搓了搓手,意念集中在那闪烁着金色光芒的虚拟礼包上。

“打开!”

【叮!开启‘护短大礼包’!】 【获得:科技点+50,000!】 【获得:特殊道具‘存在感微弱化泡泡糖’(一盒,每片效果持续一小时,嚼食后大幅降低在非目标人物眼中的存在感,适用于低调出行或进行某些不便张扬的‘整活’行动)】 【获得:核心奖励——‘玩具通讯器’制造图纸(全套)及相关基础材料提取技术(简化版)!】

一连串的提示音过后,海量的信息如同醍醐灌顶般涌入林澈的脑海。首先是关于那盒泡泡糖的用法,听起来有点像是低配版“隐身”道具,实用性强,就是这名字和形式……系统对“整活”还真是执着到骨子里了。

紧接着,便是重头戏——“玩具通讯器”的图纸和相关知识。

嗡——!

林澈只觉得脑袋微微一涨,无数精密无比的零件结构图、电路设计、能量流导向、信息编码\/解码算法、以及一种名为“协同量子纠缠态生成与维持”的核心原理,如同瀑布般冲刷过他的意识。这些知识深奥无比,远超他现有的理解能力,但却被系统以一种近乎“灌输”的方式,烙印在他的记忆深处,并且贴心地进行了大量简化,只保留了“如何按图索骥制造出来”以及“如何向外界用最浅显语言解释其最表层原理”的部分。

即使经过了大幅简化,林澈依然能感受到这份图纸所蕴含的技术含量是何等恐怖。

这所谓的“玩具通讯器”,其核心竟然是基于量子纠缠原理!而且不是实验室里那种需要极端环境、庞大设备才能维持片刻的脆弱状态,而是一种高度稳定、集成化、甚至……可以量产化的微型量子通信终端!

图纸显示,这“通讯器”的外形被设计得极具欺骗性,像极了九十年代流行的儿童对讲机,塑料外壳,颜色鲜艳,甚至顶端还有一根可以伸缩的塑料天线,看起来廉价又复古。

但它的性能参数……林澈只是粗略“看”了一眼,就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理论通讯距离】: 无视当前已知的任何空间阻隔(系统标注:限于本行星系内)。这意味着,在地球上任何角落,甚至未来延伸到月球、火星,只要有两个这样的“玩具”,就能实现即时通讯! 【通讯延迟】:无限接近于零(基于量子纠缠的超距作用原理)。真正的即时同步,什么5G、6G、星链,在它面前都是弟弟。 【抗干扰\/保密性】:绝对免疫任何形式的窃听、拦截、干扰。因为信息传递并非通过传统电磁波,而是通过量子纠缠态的坍缩来实现,任何第三方试图探测的行为都会立即破坏纠缠态,导致通讯中断并被立即察觉,从物理法则层面确保了安全。 【能耗】:极低,仅需两节普通的五号电池(系统优化版)即可维持长达数月的待机和数小时的通话。

“嘶……”林澈感觉牙有点疼,下意识地咂了咂嘴,“量子通信?还是微型化、民用化、玩具化的量子通信?!系统,你这已经不是整活了,你这是要掀了整个通信行业的桌子啊!”

他想象了一下这玩意拿出去直播的场景:

他拿着一对儿塑料玩具,一本正经地宣称:“家人们看啊,这是我最新研发的‘超距离即时对话小玩具’,不管隔多远都能秒聊,而且绝对防窃听哦!只要九九八,量子对讲带回家!”

弹幕会是什么反应?

【哈哈哈主播又开始了!这次吹得比肥皂泡传数据还离谱!】 【量子纠缠?是我知道的那个诺贝尔奖吗?装在玩具里?主播醒醒!】 【这塑料感……拼夕夕九块九包邮我都嫌贵!】 【“热心网友”:主播,这玩具能和我放在火星上的另一个玩具对话吗?(狗头)】 【参数逆天,造型感人!主播是懂反差萌的!】

而那些屏幕背后,真正懂行的人……林澈几乎能想象到“直播间办公室”里那些专家们再次裂开的表情,以及境外某些机构跳脚骂娘却又不得不拼命录屏分析的场面。

“这玩意儿……可比之前的无人机、水枪、外骨骼模型、甚至光刻肥皂泡都要命得多啊!”林澈喃喃自语。

之前的技术,虽然超前,但或多或少还能在现有科技树下找到一点点延伸的影子,勉强能用“主播是个天才但思路清奇”来解释。但这微型量子通信终端,完全是另一个维度的东西。它是通信领域的终极梦想之一,是各国投入巨资竞相研究的战略高地,是能彻底改变军事、金融、政务等一切对安全性和实时性要求极高领域游戏规则的颠覆性技术!

而现在,系统把它做成了“玩具”,还要他直播出去。

“系统,你确定这‘整活’不会把我整进某些不可描述的部门里被全天候研究?”林澈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道。

【宿主请放心,本系统一切行为准则以‘整活’为最高宗旨,并提供相应伪装与合理化辅助。所有技术均以‘玩具’形式呈现,最终解释权归本系统所有。且宿主拥有‘护短’特性,任何对宿主不利之因素,都将被间接化解。】系统的回答一如既往的淡定(且坑爹)。

“行吧,你牛逼。”林澈撇撇嘴,算是接受了这个设定。反正天塌下来有系统顶着(大概),他只要负责浪……啊不,负责认真整活就好了。

他仔细浏览着脑海中的图纸,发现制造这“玩具通讯器”所需要的材料,大部分竟然都是市面上可以找到的普通电子元件和化学材料,只有最核心的“纠缠粒子生成与束缚单元”需要一种特殊的加工工艺,并且需要用到一种名为“掺杂铒元素的异形石墨烯微片”的关键材料。

而这种关键材料的制备方法,也作为“基础材料提取技术(简化版)”一并奖励给了他。方法同样被极度简化,描述是用“特定频率的微波处理经过特殊溶液浸泡的石墨烯薄片”,听起来……有点像用微波炉做菜?

“微波炉……怎么感觉这么不靠谱呢?”林澈想起了之前任务奖励的那个“幸运灰烬”(纳米结构改性粉末),好像也是微波炉加工的产物。“系统,你跟微波炉是绑定了吗?”

系统拒绝回答这个问题。

虽然吐槽归吐槽,但林澈的行动力一向很强。他立刻开始罗列制造“玩具通讯器”和关键材料所需的物品清单。

“普通的电阻电容芯片这些好办,网上或者电子市场都能买到。石墨烯薄片……现在也不是什么稀奇东西了,买高纯度的就行。铒元素?这玩意儿有点冷门啊,得找找化学试剂供应商或者看看网上有没有卖小剂量实验用的……特殊溶液配方是……嗯?柠檬汁、食盐、还有……一点点叶绿素提取液?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林澈看着那充满“家常”味道的配方,再次确信系统的“整活”之魂已经深入骨髓。

“至于加工设备……普通电路板雕刻工具我有了,还需要一台能精确控制频率和功率的微波炉?实验室级别的太贵也太显眼,看来又得我自己动手‘改良’一台了。”林澈摸着下巴,目光投向角落里那台经历过数次魔改、已然面目全非的家用微波炉,“老伙计,看来你又得升级了。”

他很快在网上下了订单,购买了所需的大部分常见材料和元件。至于铒元素和少量特殊化学剂,他也通过一些特殊的化学实验用品渠道下了单,为了掩人耳目,他还顺手买了一大堆其他乱七八糟、毫不相干的化学原料,看起来就像是个化学爱好者在胡乱采购。

做完这一切,窗外已是夕阳西下。

林澈伸了个懒腰,感觉既兴奋又有些头疼。兴奋的是又能搞个大新闻,头疼的是这玩意儿技术含量太高,直播时该怎么忽悠……哦不,是讲解,才能既完成任务,又不至于吓坏小朋友(和某些大人)。

“量子纠缠啊……这可得好好想想怎么编……呃,怎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他拿起桌上剩下的小半瓶“特殊肥皂水”,轻轻晃了晃,看着里面闪烁的微光,忽然灵机一动,“对了!下次直播,或许可以从这肥皂泡的光学特性稍微引申一下,聊一聊量子世界的不确定性和关联性?打个铺垫?”

他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反正观众们大多看个乐子,而真正能看懂门道的人,自然能从他的只言片语中获得启发。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轻微震动了一下。是一条来自直播平台官方的站内信,发信人Id是“风行科技特效合作部”。

林澈嘴角微微勾起一丝弧度。他知道,这是“老朋友”来了。

点开信息,内容一如既往的“官方”且克制:

“林澈先生,您好。我是风行科技特效合作部的项目经理。再次对您今日直播中展示的‘特殊视觉特效’表示高度赞赏,您的创意和技术实现力令人惊叹。您所演示的‘数据流肥皂泡’其视觉效果极具颠覆性,我司对此非常感兴趣,不知是否方便进一步探讨?例如,您所使用的实时渲染算法、光学捕捉技术,以及那种特殊‘肥皂水’的配方,是否涉及某些独特的专利技术?我方期待能与您展开更深度的合作,包括但不限于技术采购、联合研发等。盼复。”

林澈看着这条信息,几乎能想象到屏幕那头,那位陈老和李工以及整个分析团队,是如何字斟句酌地编写这条信息,既想打探核心情报,又要维持住“特效公司”的人设,那种小心翼翼又心痒难耐的样子。

他这次没有已读不回,而是手指飞动,带着一丝恶趣味回复了过去:

“感谢厚爱(* ̄︶ ̄)。特效算法嘛,独家机密,恕难奉告。至于肥皂水配方?哈哈,就是洗洁精、糖浆、墨水加点‘幸运灰烬’瞎调的,没什么技术含量,主要是手感(认真脸)。合作研发就算了,我这个人自由散漫惯了,就喜欢自己瞎捣鼓玩具。不过下次直播我可能会做个更好玩的小玩具,是对讲机哦!说不定能用到类似的技术呢?欢迎届时来捧场看看效果!【笑脸】”

点击发送。

他知道,这条看似敷衍、充满“整活”气息的回复,落在对方眼里,绝对会被逐帧分析。

“洗洁精、糖浆、墨水”会被分析出可能的化学成份和配比。 “幸运灰烬”会被重点标记,并试图弄清其真实成分和作用。 “手感”会被解读为某种难以量化的工艺诀窍。 而最重要的信息是——“下次直播”、“对讲机”、“类似的技术”。

这几乎是在明示下次的“玩具”与通信技术相关,并且可能用到这次演示的某些原理!

足够他们紧张和期待好一阵子了。

回复完毕,林澈心情大好,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开始收拾直播后的一片狼藉。他小心地将那写满公式的白板推到墙角,用一块布轻轻遮住——不是怕人看,而是觉得下次直播或许还能接着用,省得再画新的。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脑海中那款“玩具通讯器”的图纸,那鲜艳的塑料外壳和离谱的性能参数形成的巨大反差,让他忍不住再次笑出声。

“量子对讲机……嘿嘿,这活整得,真是越来越刺激了。”

他已经开始期待,当这对看似人畜无害的塑料玩具,在直播间里展现出无视距离、即时通信、绝对保密的神奇能力时,将会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

而这一次,国家方面,又会如何接招呢?那些境外势力,恐怕要坐不住了吧?

“来吧,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林澈眼中闪烁着兴奋和期待的光芒,“反正,我有系统护短,我家‘玩具’最棒!”

他拿起一片系统奖励的“存在感微弱化泡泡糖”,剥开糖纸扔进嘴里,一股清凉的薄荷味瞬间弥漫开来。

“嗯,味道还不错。下次出门买零件,就试试效果。”

未来的日子,注定不会平静了。而林澈,已然做好了继续“整活”到底的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