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穿书白月光,我成了女帝 > 第145章 旧怨焚心?这孤妇谋逆,江南起暗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5章 旧怨焚心?这孤妇谋逆,江南起暗尘

永熙二十年秋,江南苏州府的桂花正开得繁盛,满城都飘着甜腻的香气。城南苏家宅院的书房内,苏承业正对着一桌账簿唉声叹气——他是苏凝芝的亲弟弟,李贤德的亲舅舅,自姐姐一家回京后,他便留在苏州打理家族的绸缎生意。可去年一场瘟疫下来,百姓们囊中羞涩,绸缎销量大减,铺子已连月亏损,眼看就要撑不下去了。

“老爷,门外有位自称‘沈氏’的夫人求见,说是从京城来的,有要事找您。”管家匆匆走进书房,躬身禀报。

苏承业皱了皱眉——他在京城并无相熟的沈姓夫人,会是谁呢?他沉吟片刻,道:“请她到前厅等候,我随后就来。”

前厅内,一个身着素色锦袍的妇人正坐在椅上,手中端着茶杯,眼神却冷得像冰。她约莫五十岁,面容保养得极好,只是眼角的细纹和眼底的怨毒,暴露了她内心的不平静——她正是沈清漪,李昭的发妻,那个曾被李昭弃之如敝履,最终流落他乡的女人。

听到脚步声,沈清漪抬眸看来。见苏承业身着青布长衫,面色憔悴,与传闻中“皇亲国戚”的模样相去甚远,她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苏老爷,别来无恙?”

苏承业走到她对面坐下,疑惑道:“夫人是?我们似乎并不相识。”

“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有共同的‘故人’。”沈清漪放下茶杯,声音带着一丝阴恻,“苏老爷,你姐姐苏凝芝,如今在京城可是风光得很啊——儿子李贤德成了御史大夫,深受陛下信任,你们苏家也跟着沾光,成了皇亲国戚,真是羡煞旁人。”

苏承业心中一紧——对方竟知道他姐姐和外甥的事,绝非普通人。他警惕道:“夫人到底是谁?找我有什么事?”

“我是李昭的发妻,沈清漪。”沈清漪一字一顿地说,眼中的怨毒愈发浓烈,“当年,我为李昭操持家务,孝顺公婆,他却为了苏凝芝那个贱婢,将我赶出家门,让我流落他乡!如今倒好,苏凝芝那个贱婢生的孽种李贤德,竟能入朝为官,执掌监察大权,而我这个名正言顺的‘太上皇后’,却只能孤苦伶仃,苟延残喘!这世道,何其不公!”

苏承业脸色骤变——他早听说过李昭有位发妻,却不知竟还活着,更没想到她会找到自己。他连忙起身,想要请她离开:“沈夫人,过去的事都已过去,我姐姐和外甥如今只想安稳度日,还请夫人不要再来打扰。”

“安稳度日?”沈清漪猛地一拍桌子,茶水溅了一地,“凭什么他们能安稳度日?凭什么那个贱婢生的孽种能平步青云?苏承业,你别忘了,你姐姐苏凝芝当年是如何勾搭李昭,如何害我被逐的!你苏家能有今日,都是踩着我的血泪换来的!”

她站起身,走到苏承业面前,声音压低,却带着十足的威胁:“我知道你如今生意惨淡,快要撑不下去了。只要你帮我做一件事,我不仅能帮你盘活生意,还能让你成为苏州府最有权势的人。若是你不肯,我就到处宣扬,说李贤德是李昭那个谋逆贼子的孽种,说苏凝芝是秽乱陵寝的荡妇,让你们苏家身败名裂,永世不得翻身!”

苏承业浑身一颤——他最担心的就是这件事。虽然陛下和太后信任李贤德,但“李昭孙子”的身份始终是苏家的软肋,若是被沈清漪宣扬出去,不仅外甥会受到牵连,整个苏家都可能万劫不复。他犹豫道:“夫人想让我做什么?”

沈清漪眼中闪过一丝得意,凑到他耳边,轻声道:“我要你暗中在苏州府散布谣言,就说李贤德在巡视江南时,收受贿赂,克扣百姓的赈灾粮款,还与地方官吏勾结,欺压百姓。另外,我会给你一些银两,你去收买几个地痞流氓,去你姐姐在苏州的旧宅闹事,让她名声扫地。只要能让李贤德和苏凝芝不好过,我不会亏待你。”

苏承业心中满是纠结——他知道这是陷害外甥和姐姐,可若是不答应,苏家就会面临灭顶之灾。他沉默片刻,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我答应你。但你必须保证,事成之后,不再找苏家的麻烦。”

“放心,只要李贤德和苏凝芝身败名裂,我自然不会再找你麻烦。”沈清漪从怀中掏出一叠银票,放在桌上,“这是五千两银票,你先拿去用。事成之后,我再给你五千两。”

苏承业看着桌上的银票,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自己一旦踏出这一步,就再也回不了头了。

接下来的几日,苏州府内果然流言四起。茶馆酒肆里,到处都有人在议论李贤德:“听说了吗?李御史大夫上次来江南巡视,收了苏州太守不少银子,还把朝廷发的赈灾粮款扣了一半,卖给了商人!”

“可不是嘛!我还听说,他为了讨好地方官吏,纵容他们欺压百姓,有个百姓不服,还被他下令打了三十大板,差点丢了性命!”

“真没想到啊,李御史看着像个清官,没想到竟是这样的人!果然是谋逆贼子李昭的孙子,骨子里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流言越传越广,百姓们渐渐从最初的不信,变成了半信半疑,最后竟有不少人信以为真,跑到苏家的绸缎铺前闹事,砸坏了店铺的门窗,还抢走了不少绸缎。

苏承业看着被砸得一片狼藉的店铺,心中满是愧疚,却又不敢停止——沈清漪派来的人每天都在监视他,若是他敢反悔,后果不堪设想。

与此同时,沈清漪还收买了几个地痞流氓,去苏凝芝在苏州的旧宅闹事。旧宅如今虽无人居住,却由苏家的老仆看管。地痞们不仅砸坏了旧宅的大门,还在墙上泼洒污秽之物,写下“苏凝芝秽乱宫闱”“李贤德奸佞小人”等恶毒的话语。

老仆连忙将此事禀报给苏承业,苏承业急得团团转,却只能让人去清理,不敢声张。

消息很快传到了京城。苏凝芝得知苏州的流言和旧宅被砸的事,气得浑身发抖,整日以泪洗面。李贤德看着母亲憔悴的模样,心中满是愤怒——他知道,这一定是有人在暗中陷害自己,想要败坏他和母亲的名声。

“母亲,您别担心,儿子这就去苏州,查清此事,还我们母子一个清白!”李贤德安慰道。

林晚晴得知此事后,也十分担忧,对李威说:“陛下,贤德此次被人陷害,恐怕不简单。苏州是苏承业的地盘,流言能传得这么快,这么广,说不定苏承业也牵涉其中。贤德独自去苏州,恐有危险,不如派顾云舟与他一同前往,协助他查清真相。”

李威点头:“就依太后所言。传朕旨意,命顾云舟与李贤德一同前往苏州,彻查流言之事,若有幕后黑手,务必严惩不贷!”

三日后,李贤德与顾云舟带着一队禁军,抵达苏州府。刚入苏州城,就看到百姓们对着他们指指点点,眼神中满是鄙夷和愤怒。

“那就是李贤德!没想到竟是这样的人!”

“哼,肯定是来掩盖罪行的!我们不能让他得逞!”

几个情绪激动的百姓甚至冲了上来,想要殴打李贤德,还好被禁军拦住。

李贤德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既愤怒又委屈。他深吸一口气,对顾云舟说:“顾大人,我们先去苏家宅院,找到苏承业,问清楚情况。”

苏家宅院外,早已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苏承业得知李贤德和顾云舟来了,吓得躲在书房里,不敢出来。

“苏承业,出来!”李贤德站在院外,声音冰冷,“你我是至亲,你为何要联合外人陷害我和母亲?你对得起我母亲对你的养育之恩吗?”

书房内,苏承业听着李贤德的质问,心中满是愧疚,却依旧不敢出去。沈清漪派来的人站在他身边,冷声道:“苏老爷,你可别忘了,若是你敢说出真相,不仅你会没命,你全家都会跟着遭殃!”

苏承业浑身一颤,只能继续躲在书房里,沉默不语。

顾云舟看着紧闭的院门,对禁军下令:“破门而入!”

禁军们立刻上前,一脚踹开院门,冲了进去。百姓们也跟着涌了进来,想要看看事情的真相。

书房的门被推开,苏承业和一个黑衣人正站在里面。黑衣人见势不妙,想要逃跑,却被禁军抓住。

“苏承业,你还有什么话好说?”李贤德走进书房,看着苏承业,眼中满是失望,“这黑衣人是谁?流言是不是你散布的?旧宅是不是你让人砸的?”

苏承业看着李贤德失望的眼神,再也忍不住,“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泪水直流:“贤德,舅舅对不起你!是我糊涂,是我被沈清漪那个女人威胁,才做了这些错事!你原谅舅舅吧!”

“沈清漪?”李贤德和顾云舟对视一眼,心中都十分惊讶——他们没想到,幕后黑手竟会是李昭的发妻。

“沈清漪在哪里?”顾云舟厉声问道,“她为何要陷害贤德?”

“她……她住在城西的悦来客栈。”苏承业颤抖着说,“她说她恨我姐姐,恨你,恨你们苏家,想要让你们身败名裂,为她自己报仇。”

顾云舟立刻对禁军下令:“立刻去城西悦来客栈,捉拿沈清漪!”

禁军们领命而去,很快就将沈清漪从客栈里抓了出来。沈清漪被押到苏家宅院时,看到跪在地上的苏承业和满脸愤怒的李贤德,不仅没有害怕,反而冷笑一声:“李贤德,你这个贱婢生的孽种,终于落到我的手里了!你和你母亲,还有那个抛弃我的李昭,都该下地狱!”

“沈清漪,你可知罪?”顾云舟看着她,眼神锐利,“你散布谣言,陷害朝廷命官,煽动百姓闹事,损坏他人财物,已是死罪!你若再不知悔改,休怪我们对你不客气!”

“死罪?”沈清漪哈哈大笑,眼中满是疯狂,“我从被李昭赶出家门的那天起,就早已不在乎生死!我只是不甘心,凭什么苏凝芝那个贱婢能母凭子贵,凭什么你这个孽种能平步青云?我告诉你,就算我死了,我也要拉着你们一起下地狱!”

李贤德看着沈清漪疯狂的模样,心中满是复杂。他知道,沈清漪也是个可怜人,被李昭伤害,被仇恨蒙蔽了双眼。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她为了复仇,不惜陷害无辜,煽动百姓,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沈清漪,你犯下的罪行,证据确凿,你再狡辩也无用。”李贤德沉声道,“陛下有旨,凡陷害朝廷命官、煽动百姓闹事者,一律严惩不贷。我会将你押回京城,交由大理寺审讯,依法处置。”

随后,李贤德让人将沈清漪和黑衣人押入囚车,同时召集苏州府的百姓,在府衙前公开澄清流言:“各位乡亲,之前关于我收受贿赂、克扣赈灾粮款的流言,都是沈清漪和苏承业捏造的,目的是陷害我和我的母亲。我已将他们二人抓获,很快就会押回京城,依法处置。朝廷发放的赈灾粮款,我早已足额分发给各位乡亲,绝无克扣之事。若有乡亲不信,可去府衙查阅账目,也可询问当时负责分发粮款的官吏。”

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李贤德还让人拿出当时的赈灾账目和官吏的证词,一一展示给百姓们看。百姓们看到证据,才知道自己被人欺骗,纷纷向李贤德道歉。

“李御史,是我们错怪你了,对不起!”

“都怪那个沈清漪,竟然编造这样的谎言欺骗我们,真是太可恶了!”

李贤德看着百姓们愧疚的模样,心中的委屈渐渐消散。他笑着说:“各位乡亲不必道歉,我知道你们也是被人蒙蔽。只要大家以后能明辨是非,不再轻易相信流言,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处理完苏州的事,李贤德将苏承业交给苏州府衙看管,待日后再做处置,自己则与顾云舟一起,押着沈清漪和黑衣人,返回京城。

回京后,李贤德将此事的经过一五一十地禀报给李威和林晚晴。李威听后,怒不可遏:“沈清漪竟敢如此大胆,陷害朝廷命官,煽动百姓闹事,真是罪该万死!传朕旨意,将沈清漪打入天牢,交由大理寺严加审讯,务必查清她是否还有同党;苏承业虽有过错,但念在他是被胁迫,且主动认罪,免去他的死罪,削去他的家产,流放三千里,以儆效尤!”

“陛下英明!”李贤德躬身行礼,心中终于松了一口气。

苏凝芝得知沈清漪被抓获,苏承业得到应有的惩罚,心中的石头也落了地。她看着前来探望自己的李贤德,眼中满是欣慰:“贤德,委屈你了。以后你在朝堂上,一定要多加小心,不要再被人陷害了。”

“母亲放心,儿子知道了。”李贤德握着母亲的手,轻声道,“以后儿子会更加谨慎,保护好您和妹妹们,不让你们再受半点委屈。”

天牢内,沈清漪坐在冰冷的地上,看着窗外的月光,心中满是绝望。她想起自己年轻时的风光,想起李昭对她的温柔,想起被赶出家门后的颠沛流离,想起自己为了复仇所做的一切,最终却落得如此下场。她后悔了,可一切都已太晚。

而在苏州府,苏承业被押上流放的囚车时,看着前来送行的家人,泪水直流。他知道,自己的一时糊涂,不仅毁了自己的一生,也毁了整个苏家的名声。他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外甥李贤德能原谅他,希望苏家能早日恢复往日的平静。

一场由旧怨引发的风波,终于平息。可李贤德知道,这绝不会是最后一场风波。暗阁的余党仍在潜伏,还有许多像沈清漪这样被仇恨蒙蔽双眼的人,随时可能掀起新的

风浪。但他不会害怕,也不会退缩——他会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并非李昭那样的罪人,会用自己的一生,守护好母亲和妹妹们,守护好这大齐江山,守护好天下百姓。

窗外的桂花依旧飘香,可这香甜的气息中,却似乎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李贤德知道,他的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