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穿书白月光,我成了女帝 > 第124章 红烛惊梦?这穿书归尘,故梦隔千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4章 红烛惊梦?这穿书归尘,故梦隔千年

祭天台上的红绸被春风吹得猎猎作响,林晚晴握着新帝的手,指尖还残留着酒爵的暖意。司仪刚唱完“礼成,帝后同归”,她忽然觉得腰间的“同春”玉佩猛地发烫,像是有团火从玉里钻出来,顺着血脉往四肢蔓延——眼前的景象突然开始扭曲,新帝温柔的笑脸、百官躬身的身影、高台外的红灯笼,都像被揉碎的画,渐渐模糊。

“晚晴?”新帝察觉她的手在发抖,刚想握紧,却见林晚晴的身体突然变得透明,凤冠上的珠翠开始往下掉,砸在祭天的青砖上,发出清脆却诡异的声响。

“陛下!”林晚晴想抓住他的手,指尖却只穿过一片虚影。玉佩的烫意越来越烈,耳边的礼乐声、欢呼声渐渐被一阵陌生的鸣响取代——是车喇叭的声音?还有人在说她听不懂的话,“快点,要迟到了”“这楼怎么还没到”。

眼前的黑暗只持续了一瞬,再睁眼时,林晚晴发现自己正坐在一个狭窄的“铁盒子”里(出租车),身上的大红嫁衣变成了柔软的棉布裙子,凤冠早已不见,只有那枚“同春”玉佩还攥在手心,玉身冰凉,再无半分暖意。

“姑娘,到了,十块钱。”司机的声音从前面传来,带着她从未听过的口音。林晚晴茫然地抬头,窗外是高楼大厦,玻璃幕墙反射着阳光,路上的“铁盒子”(汽车)飞快地跑着,人们穿着奇怪的衣服,手里拿着长方形的“板子”(手机),指尖在上面快速滑动。

这不是长安,更不是她熟悉的任何地方。

她攥着玉佩,跌跌撞撞地下了车,站在车水马龙的路边,看着眼前的一切,眼泪瞬间涌了上来——新帝呢?顾御史呢?那座她陪他守护的长安,那场刚刚礼成的大婚,难道都只是一场梦?

一个穿着校服的女孩路过,见她哭得伤心,递来一张纸巾:“姐姐,你怎么了?是不是迷路了?”

林晚晴接过纸巾,指尖触到的柔软让她更慌——这不是宣纸,也不是绢布,是她从未见过的材质。“这里……是哪里?”她声音发颤,“长安……敦煌……你知道吗?”

女孩愣了愣,笑着说:“姐姐你是在玩角色扮演吗?长安是西安的旧称,敦煌在甘肃,都是旅游景点呀。你是不是看古装剧看入迷了?”

旅游景点?古装剧?林晚晴听不懂,却抓住了“西安”“甘肃”这两个词——那是她曾经去过的地方,可眼前的景象,却和记忆里的戈壁、宫阙截然不同。

她漫无目的地往前走,路过一家书店,橱窗里摆着一本《古代帝王史》,封面上的画像让她浑身一震——那是新帝的脸!画像下面写着“xx朝开国皇帝,在位期间平西域、定漠北,后立民间女子林氏为后,史书载‘帝后情深,后宫独宠’”。

她冲进书店,颤抖着拿起那本书,翻到记载新帝的章节——里面写了他如何平定李昭之乱,如何与林氏相识,甚至写了大婚那日“皇后突然失踪,帝寻之多年未果,终郁郁而终”。

原来,她的存在,不过是史书上短短一句“失踪”;她与新帝的半生风雨,不过是这本书里的一段故事。而她,竟从那段故事里,跌回了这个陌生的“现在”。

回到出租屋时,林晚晴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短发,棉布裙,脸上没有凤冠的珠翠,只有未干的泪痕。手机在桌上震动,屏幕亮起,显示着2024年5月28日,还有一条未读消息:“晚晴,明天的历史课要讲xx朝,你准备好ppt了吗?”

她终于想起,自己本就是现代的历史老师林晚晴,半个月前熬夜看一本叫《长安风起》的小说时睡着了,再醒来就成了书里的“林晚晴”,陪着新帝走过江南、西域、漠北。

原来,那一场惊心动魄的乱世,那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都只是她读的一本书,做的一场长梦。

可手心的“同春”玉佩却真实地存在着,玉身上金镶的裂痕,还是当年李昭摔碎后修复的样子。她把玉佩贴在胸口,仿佛还能感受到新帝掌心的温度,听到他在祭天台上说的那句“此生唯你一人”。

窗外的夕阳落下,把房间染成暖黄色。林晚晴翻开手机里的相册,里面有她去西安旅游时拍的古城墙,有去敦煌时拍的莫高窟——那些地方,她曾在书里真切地走过,爱过,守护过。

她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回去,不知道新帝在失去她后会怎样,不知道那本史书里没写的结局,是不是他守着空宫,等了她一辈子。

但她知道,那段穿书的日子,不是梦。那些在江南田埂上的笑声,在敦煌城楼上的并肩,在冷宫里的坚持,还有新帝眼里的温柔,都真实地刻在她的心里。

林晚晴把玉佩放在枕边,打开那本《长安风起》,翻到大婚的章节,在空白处轻轻写下:“新帝,若有来生,愿再与你共看江南稻穗,共守长安安宁。”

夜色渐深,手机屏幕暗了下去,只有玉佩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像极了长安宫灯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