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穿书白月光,我成了女帝 > 第153章 帝后同心?这旧臣声援,孽种再脱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3章 帝后同心?这旧臣声援,孽种再脱笼

永熙三十二年春,京城的桃花开得正好,宫墙下的落英被春风卷着,铺成一片粉色的绒毯。太和殿内,气氛却不像宫外这般和煦——文武百官分列两侧,神色各异,目光都落在殿中站着的李威与林晚晴身上。

“陛下,太后娘娘本是先帝赐封的宸妃,后尊为太后,如今若再立为皇后,于礼法不合,恐遭天下人非议啊!”礼部尚书率先出列,躬身劝谏,语气带着几分急切,“还请陛下三思!”

话音刚落,几位老臣纷纷附和:“陛下,礼部尚书所言极是!太后与陛下虽有情意,却有‘太后’之名在前,立为皇后,实乃有违纲常,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李威坐在龙椅上,面色平静,目光扫过殿内的大臣,沉声道:“朕知道,立太后为皇后,会引来诸多非议。可朕想问各位卿家,何为礼法?何为纲常?礼法是为了让百姓安居乐业,纲常是为了让朝堂稳定有序。这些年,太后辅佐朕,平定暗阁之乱,治理瘟疫,兴修水利,减免赋税,哪一件不是为了大齐,为了百姓?”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了几分:“朕与太后相识于微时,相互扶持,共渡难关。她不仅是朕的太后,更是朕的妻子,是朕此生唯一想共度余生的人。朕立她为皇后,是想给她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给念安一个名正言顺的母亲。这难道有错吗?”

大臣们沉默了,李威的话句句在理,他们无法反驳——林晚晴这些年为大齐所做的贡献,所有人都看在眼里,她早已不是单纯的“太后”,更是大齐的“定海神针”。

就在这时,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缓缓出列——他是三朝元老,太傅周明远,曾辅佐过先帝,如今虽已年过七旬,却依旧在朝中有着极高的威望。

“陛下,”周明远躬身行礼,声音虽苍老却中气十足,“老臣以为,立后之事,本是陛下的私事。陛下身为大齐天子,有权选择自己的皇后,只要皇后贤德,能辅佐陛下治理天下,于国于民有利,众臣便不该过多干预。”

他顿了顿,继续道:“太后娘娘贤明淑德,为大齐鞠躬尽瘁,百姓有目共睹。立太后娘娘为皇后,不仅能彰显陛下的情意,更能让朝野上下看到陛下与太后娘娘的同心同德,有利于朝堂稳定。至于礼法纲常,向来是死的,人是活的,何必拘泥于形式,而忽略了太后娘娘的贤德与陛下的情意?”

周明远的话,像一颗定心丸,让殿内的气氛瞬间缓和下来。几位原本持反对意见的大臣,也开始动摇——周明远是三朝元老,德高望重,他都支持立林晚晴为皇后,他们再反对,反而显得不识大体。

“太傅所言极是!”户部尚书率先附和,“太后娘娘贤德,立为皇后,实乃大齐之幸,百姓之幸!臣支持陛下!”

“臣也支持陛下!”

“臣附议!”

越来越多的大臣表示支持,原本反对的声音渐渐消失。李威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满是欣慰,他看向林晚晴,眼中带着温柔的笑意。

林晚晴也看着李威,眼中闪过一丝泪光——她知道,这份“皇后”之位,来之不易,是李威排除众议,为她争取来的。她躬身道:“陛下,臣妾谢陛下隆恩。臣妾定当不负陛下所托,不负众臣所望,继续辅佐陛下,为大齐的繁荣稳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好!”李威站起身,高声道,“传朕旨意,即日起,废太后之号,立林晚晴为大齐皇后,择吉日举行册封大典!封皇女念安为‘安宁公主’,接入宫中居住,享公主待遇!”

“臣等遵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文武百官齐声跪拜,声音震耳欲聋。

册封大典定在一个月后举行。消息传出,京城的百姓纷纷欢呼——这些年,林晚晴为百姓做了太多实事,他们早已将她视为心中的“贤后”,如今李威立她为皇后,正是顺应民心之举。

而此时的天牢内,青雀正蜷缩在冰冷的囚室里,双手紧紧护着隆起的小腹。她已经怀孕八个月,预产期就在这几天。自从阴谋败露被打入天牢后,她就整日惶恐不安,担心自己和孩子的安危。

“娘娘,您别担心,一定会有人来救我们的。”身边的宫女小声安慰道——这是李昭之前安插在她身边的暗线,一直没有被发现。

青雀点了点头,眼中却满是不确定:“李昭……他真的会来救我吗?他会不会已经放弃我和孩子了?”

“不会的,娘娘。”宫女道,“主公一直很看重您腹中的孩子,他一定会来救您的。”

青雀沉默了。她想起李昭对她的冷漠与算计,心中满是不安。可她又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寄希望于李昭,希望他能兑现承诺,救她和孩子出去。

果然,在青雀入狱后的第十天夜里,天牢的一角突然传来一声轻微的爆炸声,紧接着,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走水了!走水了!快救火啊!”狱卒们的呼喊声、咳嗽声、奔跑声混杂在一起,整个天牢陷入了混乱。

趁着混乱,几个身着黑衣的男子悄悄潜入青雀的囚室,用钥匙打开牢门,低声道:“娘娘,主公派我们来救您,快跟我们走!”

青雀又惊又喜,连忙跟着黑衣人,从一条隐蔽的密道逃出天牢。密道外,一辆马车早已等候在那里,黑衣人将青雀扶上马车,立刻驾车朝着城外的方向疾驰而去。

马车行驶了一夜,终于在次日清晨抵达了江南的一处隐秘山谷。谷内有一座精致的宅院,李昭正站在院门口,等着青雀的到来。

看到青雀被扶下马车,李昭快步上前,目光落在她的小腹上,眼中没有丝毫关切,只有算计:“还好,孩子没事。”

青雀看着李昭,心中满是委屈,却也不敢抱怨,只能轻声道:“多谢主公相救。”

“你不用谢我,”李昭道,“我救你,是为了孩子。这个孩子,是我夺取江山的关键,绝不能有任何闪失。”

他将青雀安排在院内的房间里,派了稳婆和丫鬟照顾她,却很少再来看她。青雀知道,自己再次成了“养胎容器”,可她也只能接受——她现在没有任何依靠,只能依附李昭。

三天后,青雀顺利生下一个男婴。男婴哭声响亮,眉眼间竟有几分像李威,这让李昭十分满意。

“就叫李御吧。”李昭看着男婴,眼中闪过一丝野心,“御,驾驭天下之意。这个孩子,将来一定会帮我驾驭大齐的江山,成为真正的天子!”

青雀躺在床榻上,听着李昭给孩子取的名字,心中满是复杂。她既希望孩子能如李昭所愿,成为天子,让自己成为太后,又害怕李昭会在事成之后,杀了她灭口。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昭开始频繁地与江南的旧部联系,同时派人暗中散布谣言,说李御是李威与青雀的儿子,只因林晚晴嫉妒,才将青雀打入天牢,意图谋害李御。如今青雀带着李御逃出天牢,是为了保护李御,等待时机,让李御认祖归宗。

谣言越传越广,江南的百姓渐渐开始相信,李御才是李威的“嫡子”,林晚晴是“善妒的毒后”。甚至有一些不明真相的官员,也开始暗中支持李昭,认为李御应该继承皇位。

李昭看着谣言带来的效果,心中十分得意。他知道,只要再等一段时间,等百姓的情绪被煽动起来,等朝中的反对势力壮大起来,他就可以以“保护皇子李御,清君侧,除毒后”为名,率军攻入京城,夺取江山。

而此时的京城,李威和林晚晴已经得知了青雀被救走、生下李御的消息。

“李昭真是死不悔改!”李威看着密报,怒不可遏,“他竟然还想利用李御,煽动民心,谋取江山!”

林晚晴的脸色也十分凝重,她看着李威,沉声道:“陛下,李昭在江南的势力越来越大,谣言也越来越猖獗,我们不能再坐以待毙了。必须尽快采取行动,阻止李昭,澄清谣言,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李贤德躬身道:“陛下,太后娘娘,臣请命前往江南,统领江南军务,平定李昭的叛乱!”

顾云舟也道:“陛下,臣请命前往江南,协助李大人,彻查谣言的来源,抓捕散布谣言的人,澄清事实真相!”

李威点了点头,沉声道:“好!就命李贤德为江南兵马大元帅,顾云舟为副元帅,率领十万禁军,即刻前往江南,平定李昭的叛乱!同时,传朕旨意,在全国范围内张贴告示,澄清谣言,告知百姓李御的真实身份,揭露李昭的阴谋!”

“臣等遵旨!”李贤德和顾云舟躬身领命,立刻转身走出大殿,前去部署。

京城的气氛再次紧张起来,禁军们开始集结,粮草和兵器也在源源不断地运往江南。百姓们得知李昭要叛乱,纷纷表示支持朝廷,愿意为平定叛乱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早已厌倦了战乱,只想过安稳的日子。

江南的山谷里,李昭得知李贤德和顾云舟率领禁军前来平叛的消息,心中并不慌乱。他看着窗外的景色,眼中满是野心:“李威,林晚晴,你们以为派李贤德和顾云舟来,就能阻止我吗?太天真了!江南的百姓已经相信了我的谣言,朝中也有不少官员支持我,你们根本不是我的对手!”

他转身走进房间,看着熟睡的李御,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李御,我的好儿子,很快,你就能帮我夺取江山,成为大齐的新天子了。到时候,我会让李威和林晚晴,为他们之前的所作所为,付出惨痛的代价!”

青雀站在一旁,看着李昭疯狂的模样,心中满是恐惧。她隐隐有种预感,这场叛乱,不会像李昭想象的那样顺利,而她和李御,很可能会成为这场叛乱的牺牲品。

一场由“假皇子”引发的叛乱,即将在江南拉开序幕。李威和林晚晴派出的禁军,与李昭的叛军,很快就将在江南展开一场激烈的厮杀。而李御这个无辜的孩子,到底会成为李昭夺权的工具,还是会在战乱中失去性命,谁也不知道。

山谷里的风,带着一丝寒意。青雀看着熟睡的李御,轻轻抚摸着他的脸颊,在心中默默祈祷:“孩子,娘只希望你能平安长大,不管将来能不能成为天子,娘都只希望你能平平安安的。”

可她知道,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平安,或许是最奢侈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