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穿书白月光,我成了女帝 > 第183章 东宫论“道径”:大道之夷与歧途之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3章 东宫论“道径”:大道之夷与歧途之戒

东宫的议事殿内,案头的舆图摊开着大靖的山河,李宸指着“大道甚夷,而人好径”一句,语气凝重:“父亲,母亲,《道德经》警示‘人好径’而弃大道,致使‘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人主却‘服文彩,带利剑’,沦为‘盗夸’。这‘径’与‘道’的选择,何以让治世天差地别?身为储君,又该如何坚守大道,警惕歧途?”

他走到舆图前,指着标注“江南织造局”的位置:“您看江南,织造局为赶制皇家贡品,强征民夫,致使农田荒芜,仓廪空虚,可织造局的官员仍‘服文彩’,用民脂民膏装点门面——这便是‘好径’之祸。为何明明大道平坦,人主却偏要走那狭窄小路?”

李昭指着舆图上的黄河河道:“宸儿,你看这黄河,走正道则滋养两岸,改道则泛滥成灾。‘大道甚夷’,是因为它顺应规律,如黄河正道,看似平淡,却能长久;‘人好径’,是因为小径看似捷径,实则暗藏凶险。当年先皇初掌朝政时,有老臣建议加征商税以充国库,看似是快速充盈府库的‘径’,但先皇深知此‘径’会动摇商贾根基,便坚持‘轻徭薄赋’的大道,虽初期府库稍显拮据,却换来了商民归心、百业兴旺——这便是‘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即便看似缓慢,也要警惕歧途的诱惑。”

林晚晴拿起案上的《江南织造局密报》:“这密报里说,织造局官员为求‘政绩’,用贡缎铺路、以珍馐待客,可民间却有织户因交不出贡品而卖儿鬻女。他们走的‘径’,是追求个人名利的捷径,却把百姓推向了绝境。‘朝甚除’(宫殿华美)的背后,是‘田甚芜,仓甚虚’的民生凋敝;‘服文彩,带利剑’的风光,实则是‘盗夸’的无道之相。”

她顿了顿,语气愈发恳切:“前几日你处置的漕运贪腐案,那些官员就是为了‘财货有余’,克扣漕粮,让北方百姓忍饥挨饿。他们以为走了‘捷径’能快速致富,却不知这‘径’是绝路,最终落得身败名裂。”

“那如何才能让人主不‘好径’,而守大道?”李宸追问,眼中满是探寻。

“要时刻‘介然有知’,保持清醒的认知,明白大道虽平,却需恒心;小径虽快,却藏危机。”李昭解释道,“就像这殿外的石径,大道是绕山而行的坦途,小径是直穿山林的险路。若为了省时走小径,或许会被荆棘划伤,甚至坠入山涧。治国也是如此,‘轻徭薄赋’是大道,‘横征暴敛’是小径;‘与民休息’是大道,‘穷兵黩武’是小径。唯有时刻警惕‘施(邪径)’的诱惑,才能行于大道。”

林晚晴补充道:“宸儿,你要记住‘盗夸’的本质——是以百姓的苦难为代价,满足个人的私欲。真正的君主,当以‘仓廪实’‘百姓安’为追求,而非‘财货有余’的浮华。就像陛下常说的,‘朕的龙袍,不如百姓的棉衣温暖’,这便是弃‘文彩’而守大道的觉悟。”

李宸望着舆图上的山河,又想起江南织户的惨状,心中对“大道”与“小径”的界限愈发清晰:“孩儿明白了,‘大道甚夷’,是因为它顺应民心、遵循规律,看似平淡,却能让天下长治久安;‘人好径’,是因为小径能满足私欲、快速获利,却会让民生凋敝、社稷动摇。身为储君,当以‘介然有知’的清醒,警惕任何歧途的诱惑,坚守‘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大道,绝不让‘朝甚除,田甚芜’的无道之相在大靖出现。”

李昭与林晚晴相视一笑,眼中满是欣慰。议事殿的烛光映照着舆图上的江河,仿佛也在为储君的觉悟而明亮。这场关于“道径”的论道,让李宸对治国的正道有了更深刻的敬畏——大道虽平,却需毕生坚守;歧途虽诱,却要时刻警惕。唯有行于大道,摒弃盗夸之欲,方能让大靖的江山如黄河正道,滋养万民,绵延不绝。

东宫的夜风吹过殿角的铜铃,发出清脆的声响。李宸再次凝视《道德经》中的“大道甚夷”,心中已然明了,未来的路,需以百姓之心为指南针,以规律之尺为准则,在平坦的大道上稳步前行,绝不因小径的诱惑而偏离方向,方能成就一代明君的治世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