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权倾1925 > 第319章 迷雾海域 金鳞潜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幕 海上传闻 玄鸟之秘 (胶东沿海 秘密锚地)

权世勋(长子)并未放弃对神秘势力的追查。“浪里鳅”小队带回的零碎信息,结合傅三爷从陆上搜集的情报,逐渐拼凑出一些令人心惊的轮廓。

那个拥有奇特徽记的势力,似乎被少数知情者隐晦地称为“沧溟商会”或“深海理事会”。传闻他们专注于探索深海、打捞古沉船、研究海洋生物乃至……一些被称为“失落纪元”的远古遗迹。其科技水平远超当代,但行事极其低调隐秘,几乎不与任何国家政府直接往来,更像是一个独立于世界之外的、拥有强大武力和技术的超级组织。“信天翁号”很可能只是其麾下一艘负责勘探的船只。

更令人不安的是,有模糊线索显示,这个“沧溟商会”与白家一直对抗的“海魈”及其背后的“深潜者”,似乎存在着某种竞争甚至敌对关系。他们出现在盘龙垒战场,或许并非为了帮助白家,而是为了打击共同的敌人“深潜者”的盟友(日军、“烛龙”),或者……也是为了盘龙垒可能存在的、与“地脉”或“金石”相关的某种他们感兴趣的东西?

权世勋(长子)将这些情报加密传回祁县,并在报告中写道:“此势力非友非敌,其志不在山河,而在汪洋与秘辛。与之交道,需如履薄冰,然或可借力,制衡‘海魈’。” 他建议,在自身实力足够前,尽量避免直接接触,但需保持高度警惕和有限度的情报收集。

第二幕 内部整肃 锄奸护源 (祁县 & 盘龙垒)

盘龙垒之战暴露出的一个严重问题是——敌人对盘龙垒的位置和防御并非一无所知,这说明白家内部,至少是外围,可能存在未被察觉的渗透。战后,权世勋(幼子)与陈清河同时下令,在祁县和盘龙垒展开一轮更严格的内部审查。

在祁县,由王有禄和祝剑生负责,以“整顿纪律、核查物资”为名,对所有能够接触到核心信息的人员进行背景复审和近期行为分析。在盘龙垒,陈清河则借助八路军方面反特务经验丰富的同志协助,对堡垒内所有人员(包括后期转移来的工匠、护卫)进行甄别。

过程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紧张气氛,但也确实揪出了几个被“烛龙”以金钱、家人胁迫等方式收买或安插的眼线,级别不高,却可能泄露关键信息。这些人都被秘密处理,相关渠道被切断。经过此番整肃,白家核心圈的纯洁性和安全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权世勋(幼子)深知,在残酷的斗争中,内部的堡垒往往比外部的敌人更难防范。

第三幕 物性延展 金鳞初试 (盘龙垒 工坊 & 祁县 秘密测试场)

陈念玄主导的“龙鳞甲”改良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功。新配方在防御力和耐高温性能上均有显着提升,被命名为“金鳞甲”。虽然生产工艺依旧复杂,产能有限,但已能小批量稳定生产。

首批成熟的“金鳞甲”板材,被优先用于两个方向:一是替换盘龙垒主通风口等关键位置的防御;二是秘密运送至祁县,由祝剑生负责,挑选最精锐的“惊鸿”队员,组建一支特殊的“金鳞突击队”。队员们装备了用“金鳞甲”打造的护心镜、臂盾和部分关键部位的镶嵌甲片,虽然无法覆盖全身,但生存能力和突击时的防护力得到了质的飞跃。

在祁县郊外秘密测试场,这支小队进行了首次实战演练。模拟的枪弹、箭矢甚至小威力的爆炸破片,都难以穿透“金鳞甲”的防护。队员们士气大振,这支小而精悍的力量,将成为白家手中一柄更加锋利的尖刀。

与此同时,李守拙身体稍愈后,开始带领研究小组,探索“金鳞甲”技术的其他应用可能。比如,能否制作更轻薄的版本,用于重要人物的软甲?或者,将其原理用于加固运输车辆的关键部位?物性金石的应用前景,正被一点点拓宽。

第四幕 外交暗线 借力打力 (北平 瑞士商行办事处)

白映雪并未坐等局势变化。她利用“沧溟商会”介入盘龙垒之战所带来的微妙影响,以及白家成功抵御联合进攻所展现出的韧性与价值,再次主动约见了美方代表汉斯先生。

这一次,她的姿态更加从容,不再仅仅是寻求援助或合作,而是提出了一个更具战略性的“信息共享与风险预警”框架。她隐晦地提及了“某些拥有超常技术的非国家行为体”(指沧溟商会和深潜者)在远东的活动,以及其对现有国际秩序和商业利益的潜在威胁,并表示白家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技术敏感性,愿意与美方建立一条秘密的信息沟通渠道,分享相关情报。

作为回报,她希望美方能在技术出口许可、国际金融结算等方面,为“华北兴业公司”提供更多的“便利”,并利用其影响力,间接缓解重庆方面对白家的不当压力。

汉斯先生对此提议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需要评估白家情报的价值,但也清楚地意识到,与这个在华北根深蒂固、且似乎能接触到某些神秘层面的家族建立更深入的联系,符合美国的长远利益。谈判仍在继续,但天平已经开始向白家倾斜。白映雪成功地利用外部矛盾,为家族争取着更有利的国际空间。

第五幕 风雨暂歇 暗涌未平 (三地 尾声)

经历了盘龙垒的血火考验,挫败了“烛龙”与日伪的联合绞杀,并初步窥见了更庞大神秘势力的存在,白家终于迎来了一段相对平稳的时期。

在盘龙垒,修复与重建工作稳步推进,“金鳞甲”开始列装,科研在创伤中焕发新生。

在祁县,“空城计”依旧上演,内部更加纯净,“金鳞突击队”悄然成型。

在北平,白映雪运筹帷幄,资本与外交双线并进,为家族编织着更广阔的关系网,定州的老宅和商号也得以持续的重建。

在海上,权世勋(长子)一边巩固新航线,一边警惕地注视着神秘莫测的“沧溟商会”与阴魂不散的“海魈”。

权世勋(幼子)坐镇祁县,统筹全局。他深知,这平静只是暴风雨的间歇。“烛龙”未灭,“海魈”犹在,“沧溟”意图不明,国际局势波谲云诡。白家这艘航船,虽然变得更加坚固,配备了更犀利的武备,但前方的航道上,依旧充满了未知的暗礁与漩涡。他站在地图前,目光越过华北,投向广阔的海洋与更遥远的世界。家族的命运,早已不再局限于一方水土,而是与这场席卷全球的战争背后,更深层、更隐秘的较量紧密相连。暂时的风平浪静,只是为了积蓄力量,迎接下一轮,或许更加惊心动魄的浪潮。

(第319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