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看故事悟人生 > 第136章 一斤米的逆袭:当迷茫少年遇上禅师的价值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6章 一斤米的逆袭:当迷茫少年遇上禅师的价值课

初夏的蝉鸣刚在大雄宝殿的飞檐上落定,十七岁的阿明就像颗被点了火的炮仗,地推开禅房木门。青布褂子上还沾着后山的露水,他却顾不上擦,黑亮的眼睛瞪得像铜铃,直勾勾盯着蒲团上敲木鱼的老禅师:师父!我快被人说懵圈啦!禅师手里的木鱼槌顿了顿,皱纹里漏出点笑意:是哪位高人又夸你文章赛过李白了?何止啊!阿明急得直搓手,前儿个书院先生拍着桌子说我是百年一遇的奇才,转头巷口王屠户就戳着我脊梁骨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您说我到底是天才还是笨蛋啊?他胸口剧烈起伏,像揣了只扑腾的麻雀,鼻尖的汗珠顺着鼻梁往下滚。

禅师忽然放下木鱼槌,慢悠悠走到墙角拖出个粗布米袋。一声,白花花的米粒在桃木盘里堆成小山,晨光洒上去,每粒米都闪着珍珠似的光。先别忙着给自己贴标签,禅师捻起几粒米在掌心搓揉,你瞧这斤米——在你娘眼里是啥?阿明凑过去闻了闻:就普通大米呗,早上煮粥晚上蒸饭。错啦!禅师指尖的米粒簌簌落下,你娘淘洗时想着的是:得给你爹配盘咸菜,给你弟添碗饭。这时候它就是三碗管饱的白米饭,撑死值两块钱!他指节敲了敲木盘,声音在寂静的禅房里格外清亮。

但要是到了种粮的李大爷手里呢?禅师忽然压低声音,像说个秘密,你见过他蹲在田埂上数稻穗吗?春天泡种夏天插秧,秋天弯着腰割稻子,汗珠子滴进泥里能砸出个坑。他算的是:这斤米能换多少斤盐,给孙女买几块糖。木盘里的米粒仿佛真的沾了泥土气,拿到集上卖,也就一块五毛钱,还得跟贩子磨半天嘴皮。阿明蹲下来盯着米粒,忽然觉得它们变沉了。禅师打了个响指:再看卖粽子的张婶子!她把米泡得发胀,裹上红豆蜜枣,苇叶三绕两绕系成小枕头。往锅里一煮,嘿!满街都是甜香!三个粽子卖三块钱,这米立马变金贵了!

更绝的在后面呢!禅师像变戏法似的掏出块饼干,饼干厂的王老板最会折腾!把米磨成粉,加鸡蛋白糖搅和匀,烤箱里转一圈,出来就是方方正正的小饼干。一斤米能做二十块,卖五块钱!饼干在木盘上发出清脆的响声,这时候谁还觉得它只是填肚子的米?那...味精厂怎么弄?阿明的眼睛亮起来,手指无意识地抠着木盘边缘。问得好!禅师哈哈大笑,从柜里拿出个小玻璃瓶,味精厂老板把米倒进大罐子发酵,提炼出亮晶晶的小颗粒。炒菜时撒一撮,鲜得舌头都要掉下来!这一斤米能做出八块钱的味精!阳光透过玻璃瓶,把米粒的影子投在墙上,像幅会动的画。

突然,窗外飘来一股浓烈的酒香。禅师指向山路上的挑担货郎:瞧见没?酿酒的赵师傅最懂升华!这米泡进酒缸,和酒曲做朋友,咕嘟咕嘟发酵三个月,变成琥珀色的米酒。往酒馆一摆,一斤米能卖四十块!这时候啊,谁还管它原本是圆是扁?阿明猛地张开手掌,仿佛自己手里也握着一把米。他忽然跳起来,袖子扫得木盘晃了晃:师父我懂了!别人说我是天才还是笨蛋,就像这米遇上不同的人——有人只看见煮米饭,有人却能酿成酒!总算开窍了!禅师把木盘推到他面前,米粒在盘里轻轻滚动,你看这米没变,变的是看它的眼光。就像庐山,横看是岭侧看是峰,山还是那座山,变的是站的位置。

可我怎么知道自己该做粽子还是做酒啊?阿明的声音低下去,脚尖在青石板上画圈圈。禅师走到窗边,指着山下的梯田:你看那粒埋在土里的种子,要是总想着我就是粒米,就永远发不了芽。但要是它知道自己能扎根、长叶、结出更多稻穗,就能顶破泥土。他转过身,手里的念珠轻轻晃着,别人说你文章好,你偏要去学打铁;别人说你笨,你偏要琢磨机械——这不是犟,是找自己的酿酒方子

现在的阿明成了镇上小有名气的机械师,他做的风车能让李大爷的稻田少浇三次水。偶尔还有人嘀咕读书读傻了,但他调试机器时,眼里的光比米酒还亮。有次他偷偷把自己画的图纸塞给禅师看,老和尚摸着胡子笑:瞧瞧,这不是你的吗?这故事就像面镜子,照见我们每个人——总在别人的嘴里称斤论两,却忘了自己藏着千万种可能。你以为自己是灶台上的生米?说不定是等待发酵的酒胚,是能磨成精粉的小麦,是裹着糖衣的饼干坯。

下次再有人说你也就这样了,别忙着往心里去。你要像禅师教的那样,把自己捧在手心问:我到底能酿成什么样的酒?这世上最亏的事,不是被人说成笨蛋,而是你信了这话,把能发光的自己,活成了碗没滋味的白米饭。当阳光再次洒进禅房,木盘里的米粒在光影中渐渐幻化成璀璨的星群,仿佛在低语:你的价值,从不由别人的秤来定夺,而在于你如何把自己酿成生活的佳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