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真现代修仙传 > 第64章 能量共振:肉身与聚变的深度适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4章 能量共振:肉身与聚变的深度适配

星际历前732年10月26日,凌晨3时,火星赤道遗迹实验舱。

连续两天的高强度调试让季勃达眼底布着淡红血丝,但精神却处于极致亢奋的状态。实验舱内的核聚变装置已进入待机模式,淡金色的能量光晕在核心处缓缓流转,如同沉睡的恒星,而他盘膝坐在能量注入平台中央,周身经脉中核裂变能量奔腾不息,正与装置能量形成微妙的呼应。

“零,最后校准一次复合约束层的能量传导参数,同时监测我体内丹田核心的能量频率,确保二者共振误差控制在0.1%以内。”季勃达闭着眼,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却依旧精准,“这次要进行深度适配调试,一旦能量共振成功,就要开始逐步压缩能量,朝着固态金丹的方向推进,容不得半点马虎。”

【约束层参数校准中,当前传导效率93.7%,稳定性97.2%;丹田核心能量频率监测完成,1.82x10?赫兹,与装置输出频率差值0.08%,符合共振标准。】零的投影在他身旁亮起,终端屏幕上实时跳动着两组能量波形图,如同两条同步律动的生命线,【顺带提醒,张教授凌晨两点发来消息,说调查组那边又搞了波“骚操作”,想以“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的名义强行进入地下实验室外围,被他用“设备检修期”的理由怼回去了,还附了句“你再不回来,我这老骨头要扛不住了”。】

季勃达嘴角勾起一抹浅笑,指尖微动,调出消息界面快速回复:“再撑半个月,金丹凝聚进入关键期,届时给你带份‘火星限定’的能量晶体样本,够你在学术圈吹一年。”发送完毕后,他收敛心神,语气重新变得严肃:“通知小吴,启动二级干扰预案,将无人机的信号干扰范围扩大三倍,一旦调查组有异动,直接制造设备故障假象,必要时可以‘不小心’弄坏他们的探测仪器,反正锅甩给火星磁场干扰就行。”

【已同步指令给小吴,他回复“收到季哥,保证让调查组吃瘪吃到怀疑人生”,这小子越来越有“反侦察”天赋了。】零的语气带着几分调侃,随即切换回工作模式,【深度适配调试准备就绪,能量注入将从6x1012焦耳开始,每10分钟提升1x1012焦耳,同步记录肉身能量吸收效率与细胞耐受度变化。】

“启动吧。”季勃达缓缓睁开眼,眼底闪过一抹锐利的光芒,双手在能量接口上轻轻按压,丹田内的核裂变核心瞬间提速,一股炽热的能量流顺着经脉涌向双手,与装置输出的核聚变能量精准对接。

嗡——

实验舱内响起低沉的共鸣声,核聚变装置核心的光芒骤然炽盛,淡金色的能量如同奔腾的岩浆,沿着复合约束层的纹路流转,最终通过接口注入季勃达体内。两股能量在他经脉中交汇的瞬间,一股难以言喻的灼热感席卷全身,细胞仿佛被投入熔炉,在高温能量的冲刷下剧烈震颤,基因编辑带来的耐受性正在被极致考验。

“细胞耐受度87%,能量吸收效率79%,一切正常。”季勃达咬着牙,强行稳住体内的能量流转,引导着核聚变能量逐步向丹田核心汇聚,“零,实时计算能量压缩比,当注入能量达到10x1012焦耳时,开始启动第一阶段压缩程序。”

【能量压缩比计算中,当前压缩比1:2.3,预计达到10x1012焦耳时,可提升至1:3.5,满足第一阶段压缩需求。】零的汇报精准及时,监测数据如同瀑布般刷新,【注意!左臂经脉出现能量淤积,局部细胞耐受度降至75%,建议微调能量引导方向,避开受损经脉区域。】

季勃达立即调整内息,将部分核聚变能量转向右侧经脉,淤积的灼热感瞬间缓解,左臂的刺痛也随之消退。“还好反应及时,不然这条经脉怕是要废了。”他暗自庆幸,愈发觉得科学修仙如同走钢丝,每一步都要踩着数据的边缘前行,“看来肉身与核聚变能量的适配,比预想中更复杂,得放慢能量提升速度,每15分钟提升一次,给细胞足够的适应时间。”

【已调整能量提升节奏,当前能量注入6x1012焦耳,持续稳定中。】

时间在枯燥的能量调试中缓缓流逝,火星的夜幕依旧深沉,实验舱内的金色光芒却愈发耀眼,季勃达的周身渐渐萦绕起一层淡金色的能量护盾,那是肉身自主激发的防护机制,用以抵御过量的核聚变能量侵蚀。他能清晰地感知到,随着能量的持续注入,丹田内的核裂变核心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原本不稳定的能量波动逐渐变得平稳,核心体积也在缓慢收缩。

上午7时,注入能量顺利提升至10x1012焦耳,能量压缩程序正式启动。

【第一阶段能量压缩启动,当前压缩比1:3.6,超出预期0.1个单位,约束层稳定性96.8%,无能量泄漏风险。】零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肉身能量吸收效率提升至85%,细胞耐受度稳定在82%,基因链在能量冲刷下出现良性变异,肌肉纤维强度提升12%,骨骼密度提升8%。】

“良性变异?这倒是意外之喜。”季勃达眼中闪过一抹惊喜,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身体的变化,原本紧绷的肌肉变得更具韧性,骨骼也仿佛注入了新的力量,整具肉身的强度正在朝着“媲美星际舰船”的目标稳步迈进,“看来核聚变能量不仅能凝聚金丹,还能进一步改造肉身,这波血赚不亏。”

就在这时,终端突然弹出一条紧急消息,发送人是张教授,内容只有简短的一句话:“调查组带了重型设备,硬闯外围,小吴的无人机干扰被压制,速想办法!”

季勃达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指尖的能量流转险些失控。他很清楚,地下实验室外围虽然布置了多重伪装,但一旦被重型设备突破,里面的科研设备和能量痕迹根本无法隐藏,到时候别说继续凝聚金丹,能不能保住小命都是未知数。

“零,立即调取地下实验室外围的实时监控,分析调查组的设备型号和人员配置。”季勃达的语气冰冷,大脑飞速运转,“同时联系张教授,让他启动应急销毁程序,将核心实验数据加密上传至火星实验舱,非核心设备立即启动自毁,不能留下任何把柄。”

【监控已调取,调查组携带三台地质钻探机和两台能量探测仪,人员共计12人,其中3人携带武器,疑似特殊部门精锐。】零的投影快速切换到监控画面,画面中几辆越野车停在地下实验室外围,工作人员正在组装钻探设备,气势汹汹,【已同步指令给张教授,应急销毁程序启动中,核心数据上传进度15%。】

“15%太慢了,以他们的组装速度,最多20分钟就能突破外围。”季勃达眉头紧锁,目光扫过实验舱内的核聚变装置,一个大胆的想法突然涌上心头,“零,能不能利用火星磁场,放大实验舱的能量波动,制造一场小型磁暴?这样既能干扰调查组的探测设备,又能拖延他们的行动时间。”

【可行性分析中……火星磁场强度约为地球的1\/10,实验舱当前能量波动可通过磁场放大3-5倍,足以制造强度为G1级的小型磁暴,能有效干扰电子设备,持续时间约30分钟,刚好能覆盖数据上传和应急销毁的时间。】零的算力全力运转,瞬间得出结论,【但风险极高,磁暴可能会影响实验舱的能量稳定,当前注入的核聚变能量可能会失控,风险等级:中高。】

“富贵险中求,现在不是犹豫的时候。”季勃达眼神坚定,语气不容置疑,“立即制定磁暴生成方案,同步调整核聚变装置的能量输出频率,确保磁暴生成时,装置核心能量波动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我会全力稳住体内的能量,就算装置出点小问题,也能强行压制。”

【磁暴生成方案已制定,能量输出频率调整为2.1x10?赫兹,与火星磁场共振频率匹配,预计5分钟后可生成磁暴。】零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老板,一旦能量失控,你可能会面临细胞大面积坏死甚至丹田核心崩溃的风险,要不要再考虑一下?】

“不用考虑,数据和设备不能落入他们手中,这是底线。”季勃达深吸一口气,丹田内的核裂变能量瞬间暴涨,与装置输出的核聚变能量形成更强的共振,“启动方案,我能撑住!”

【磁暴生成程序启动,能量输出频率调整中……30%……70%……100%!】

随着零的话音落下,实验舱内的核聚变装置突然发出刺耳的嗡鸣,核心的金色光芒剧烈闪烁,一股强大的能量波动顺着装置底部的接地装置注入火星地表,与火星磁场产生剧烈共振。实验舱外,原本平静的红色沙丘突然掀起漫天沙尘,天空中出现诡异的淡绿色光晕,小型磁暴正式生成。

地下实验室外围,调查组的钻探设备刚刚组装完成,突然发出一阵刺耳的警报声,屏幕上的数据瞬间紊乱,能量探测仪更是直接黑屏,现场一片混乱。

“怎么回事?设备怎么突然故障了?”带队的组长脸色铁青,对着技术员怒吼。

“组长,检测到强烈的磁暴信号,是火星磁场异常引发的,设备受到严重干扰,暂时无法使用!”技术员急得满头大汗,不断调试设备,却毫无反应。

“磁暴?早不发晚不发,偏偏这个时候?”组长眼神阴沉,总觉得事情不对劲,却又找不到任何破绽,只能咬牙下令,“所有人原地待命,等磁暴过去再继续!”

火星实验舱内,季勃达正全力压制着体内躁动的能量,磁暴生成的瞬间,装置的能量波动果然出现了剧烈起伏,一股失控的核聚变能量顺着经脉乱窜,沿途的细胞被灼烧得剧痛难忍,他的嘴角甚至溢出了一丝鲜血。

“坚持住……”季勃达死死咬着牙,调动全身的核裂变能量构筑起一道道能量屏障,强行将失控的核聚变能量逼回丹田,“零,数据上传进度怎么样了?”

【数据上传进度82%,应急销毁程序已完成70%,磁暴还能持续18分钟,足够完成后续工作。】零的声音带着一丝担忧,【你的细胞耐受度已降至65%,丹田核心稳定性下降至85%,建议立即降低能量注入强度,避免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再撑一会儿,等数据上传完成再说。”季勃达擦了擦嘴角的鲜血,眼神依旧坚定,他能感受到,虽然身体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但丹田内的能量核心正在核聚变能量的压缩下,逐渐展现出固态化的迹象,这是凝聚金丹的关键一步,绝不能半途而废。

上午7时30分,磁暴逐渐平息,地下实验室的核心数据上传完毕,应急销毁程序也已完成,张教授发来消息:“一切搞定,调查组那边还在抢修设备,你安心搞你的研究,这边有我顶着。”

季勃达长舒一口气,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体内的能量也随之平稳,他缓缓降低了核聚变装置的能量注入强度,实验舱内的共鸣声渐渐减弱,金色光芒也恢复了柔和。

【数据上传完成,应急销毁程序结束,调查组暂时被拖延,危机解除。】零的语气也轻松了不少,【当前注入能量12x1012焦耳,能量压缩比1:4.1,丹田核心固态化程度达到30%,肉身能量吸收效率稳定在83%,虽然过程惊险,但收获远超预期。】

季勃达缓缓站起身,活动了一下酸痛的身体,虽然浑身疲惫,甚至有些地方还残留着灼烧的痛感,但眼底的光芒却愈发明亮。这次的危机不仅成功化解,还意外推动了金丹凝聚的进程,更让他摸清了肉身与核聚变能量的适配极限,可谓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休息一小时,一小时后启动第二阶段能量压缩,争取今天把丹田核心的固态化程度提升到50%。”季勃达走到观测窗前,看着窗外渐渐亮起的火星晨曦,红色的沙丘在晨光中泛着温暖的光芒,距离地球5500万公里的这片蛮荒之地,正在见证一场足以改变人类文明进程的蜕变。

他掏出终端,给张教授回了条消息:“谢了张哥,等我回去,火锅管够,顶配的。”

发送完毕,他转身看向核聚变装置,眼神中充满了执着与期待。凝聚人造太阳金丹的道路虽然布满荆棘,但每一次突破,都让他离摆脱碳基生命桎梏、驶向宇宙深处的目标更近一步,而这,正是他毕生追求的终极探索。

【实验报告:核聚变能量与肉身深度适配实验(含磁暴应急干预)】

项目目标:提升核聚变能量与肉身的适配度,推进丹田核心固态化进程,同时应对地球调查组危机;

实验过程:逐步提升核聚变能量注入强度,启动能量压缩程序,同步利用火星磁场生成磁暴干扰调查组,应对能量失控风险;

关键数据:最大注入能量12x1012焦耳,能量压缩比1:4.1,丹田核心固态化程度30%,肉身能量吸收效率83%,磁暴持续时间30分钟,成功干扰调查组行动;

风险等级:中高(出现能量失控、细胞耐受度下降,已成功化解);

实验结论:深度适配实验取得阶段性成功,丹田核心固态化进程超出预期,同时验证了利用宇宙环境应对危机的可行性,为后续金丹凝聚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