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林风的混沌领域如同在污浊泥沼中撑开的一叶孤舟,顽强地中和、驱散着周围的暗灰色能量,但这片“安全区”的范围有限,且维持它需要林风持续消耗巨大的心神与灵能。而泽国队五人如同不知疲倦的能量泵,持续不断地输出着那令人厌恶的吞噬性能量,暗灰色的能量场如同拥有生命般,不断蠕动、蔓延,试图重新淹没这片净土。

在这内外交困的压力下,刚刚完成优化、本应更加流畅的“四象阵”,其内部的灵能流转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和压制。

石猛双目赤红,喉咙里发出压抑的低吼。他再次尝试挥出一记蕴含大地脉动的重拳,土黄色的罡气光芒刚刚离体,便与周遭无处不在的暗灰色能量剧烈摩擦、消融,发出令人牙酸的“嗤嗤”声响。那感觉不再是打在棉花上,而是仿佛将拳头伸进了不断腐蚀的强酸之中!磅礴的拳劲在穿透能量场的过程中被快速吞噬、削弱,传递到对方身前时已绵软无力。更让他心惊的是,拳锋表面传来的并非反震之力,而是一种阴冷的灼痛感,那是护身罡气被腐蚀后,虚空能量开始侵蚀肉体的征兆!他不得不立刻回撤,运转罡气驱散那股阴冷。

苏沐晴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她玉指连弹,试图以精准的冰晶射击干扰对方维持能量场的节点。但那些晶莹剔透、蕴含着极寒之力的冰晶,一旦脱离混沌领域雏形的庇护,射入暗灰色能量之中,表面立刻蒙上一层灰败,原本稳定的结构迅速崩解,坚持不了两秒便彻底消融,如同雪花落入沸水。她全力展开的“绝对零度领域”雏形,在这片充斥着吞噬特性的能量场中,效果被大幅削弱,极寒之气难以长久维持,更别提冻结能量流动。她的控场能力,在这场诡异的对抗中急剧下降。

陈浩承受着最大的防御压力,他如同砥柱中流,巨盾虚影死死顶在最前方,抵挡着暗灰色能量如同潮水般的侵蚀。但那厚重凝实的盾牌灵光,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黯淡、消融。他必须疯狂催动罡气进行补充修复,才能勉强维持住防线不至于瞬间崩溃。即便如此,盾面上也已经出现了细微的、如同被虫蛀般的腐蚀痕迹。他的手臂因为持续承受巨大的压力和能量冲击而微微颤抖,脸色憋得通红。

“不行!进攻效率太低,消耗远大于对方!”林风迅速判断出局势,当机立断,“放弃进攻,全面转为防御!收缩阵型,游走规避!”

指令下达,团队立刻执行。原本试图寻找机会反击的阵型骤然向内收缩,五人紧紧靠拢,将防御力量集中。石猛和苏沐晴也收回大部分外放的罡气,专注于护住自身和协助陈浩防御。

整个团队如同在暴风雨中飘摇的小船,在擂台上艰难地移动,试图躲避那些暗灰色能量最为浓郁、侵蚀性最强的区域。他们不敢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因为停留意味着更大程度的侵蚀和力量流失。

然而,泽国队的五人如同设定好程序的傀儡,步伐僵硬却同步地移动着,始终保持着能量场的覆盖,如同阴影般紧紧跟随。擂台的空间有限,青龙武院团队的活动范围被不断压缩,形势极其危急。

看台上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地看着这诡异而压抑的一幕。强大的青龙武院,竟然被这支名不见经传的队伍用如此诡异的方式完全压制,甚至陷入了只能被动挨打、艰难逃窜的境地!

混沌领域的庇护在持续消耗林风,整体的灵能和体力在持续流失,如果不能打破这个僵局,落败只是时间问题。危机,如同不断收紧的绞索,令所有人感到窒息。

擂台上的局势,清晰地展现了一场典型的属性克制之战。并非力量层次的绝对碾压,而是能量特性上的天生相克,导致一方空有强大的力量却无从发挥,另一方则凭借诡异的特性占尽便宜。

泽国队所使用的,是经过驯化与精炼的虚空能量。其核心特性——腐蚀与吞噬——在擂台这种正面交锋的环境中,形成了一种近乎无赖的战术体系。

腐蚀特性,使得一切与之接触的常规能量(如石猛的土系罡气、苏沐晴的冰系灵能、陈浩的防御罡气)都会如同冰雪遇阳春般快速消融、结构崩坏。这并非力量对撞中的消耗,而是更本质的“存在”被抹除。石猛刚猛的拳劲,尚未触及目标,其能量载体(罡气)就先一步被腐蚀殆尽;苏沐晴精妙的冰晶,尚未发挥冻结效果,其物质形态就先一步瓦解。这使得团队一切外放式的、硬碰硬的攻击手段,效果都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攻击越猛,能量外泄越多,被腐蚀吞噬的也越多。

吞噬特性,则更为阴险。它如同无数无形的触手,不仅腐蚀接触到的能量,更会主动抽取范围内一切生灵的灵能与体力。这使得林风团队即便转为全面防御,依旧无法摆脱持续的消耗。他们就像是掉入蛛网的飞虫,越是挣扎,缠绕得越紧,自身的力量流失得越快。陈浩的防御之所以压力巨大,不仅仅是因为要抵挡腐蚀,更因为他撑起的防御罡气本身,就在持续不断地被“吞噬”,他需要付出数倍的努力才能维持住防线。

反观林风团队,他们目前所依赖的主要战斗方式:

石猛的刚猛物理\/罡气攻击 → 被腐蚀特性完美克制,力量无法有效传递。

苏沐晴的元素控制与冰冻 → 被腐蚀特性克制,元素结构难以稳定存在,控场效果锐减。

陈浩的能量防御 → 同时被腐蚀与吞噬双重克制,防御成本极高且效果持续下降。

赵小琳的科技辅助 → 灵能干扰波同样属于能量范畴,在诡异的虚空能量场中效果甚微。

他们的力量如同锋利的刀剑,但对方却是一片粘稠而充满强酸的泥沼。刀剑再利,砍入泥沼中也只会被缠绕、腐蚀,最终失去锋芒。

这种克制关系,导致了一个极其憋屈的局面:有力无处使。团队空有闭关后提升的个人实力,空有优化后更加流畅的阵法配合,却因为攻击无法有效奏效,防御成本高昂且持续被削弱,只能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在擂台上不断躲闪、收缩,眼睁睁看着自身状态持续下滑。

唯一的亮点,似乎只剩下林风的混沌武根。其“包容与转化”的特性,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中和”虚空能量的腐蚀与吞噬,但也仅仅是中和与驱散,无法做到反向克制或吞噬。而且维持混沌领域对抗整个能量场,对林风的消耗是巨大的,绝非长久之计。

属性上的绝对劣势,如同一道无形的枷锁,牢牢禁锢住了青龙武院的手脚。如果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找到打破这种克制关系的方法,或者发掘出能够有效反制这种虚空能量的手段,那么这场比赛的结局,几乎已经注定。这不仅仅是战术的失败,更是力量体系层面被针对的无奈。

身处阵眼,林风不仅需要维持庇护团队的混沌领域,更要承受着来自整个暗灰色能量场最集中、最猛烈的侵蚀压力。那阴冷、粘稠、带着吞噬意味的能量无孔不入地冲击着他的领域,试图瓦解这最后的屏障。

然而,越是危急,林风的心神反而越是沉静。他没有因局势不利而慌乱,脑海中飞速闪过无数应对方案。既然强攻和硬守都效果不佳,那么……

“或许可以试试‘化’?”

太极至理,阴阳转化,核心在一个“化”字。化劲,并非硬碰硬,而是引导、偏转、卸力,借力打力。

想到便做!林风立刻分出一部分心神,操控着太极领域做出改变。那混沌色的光晕流转方式变得更加柔和、更加富有韧性,不再仅仅是硬生生地中和、驱散,而是如同流水般,迎向那侵袭而来的暗灰色能量。

效果立竿见影!

当一股凝聚的暗灰色能量如同毒蛇般噬向侧翼的苏沐晴时,林风的太极领域如同无形的大手,以一股精妙的柔劲轻轻一“拨”,那股能量果然被引导、偏转了方向,擦着苏沐晴的冰蓝护身罡气掠过,未能直接命中。

“有用!”苏沐晴立刻察觉到了变化,压力一轻。

林风精神一振,继续尝试。他不断微调着太极领域的力道和角度,将一道道袭向石猛、陈浩的暗灰色能量流巧妙地引开、带偏,使其无法直接作用于队友。一时间,团队面临的直接冲击压力减小了不少。

但是,问题很快出现了!

这股被驯化的虚空能量,其特性远超寻常罡气。它极其粘稠,仿佛拥有实体般的重量,引导它需要耗费远比引导普通能量更多的心神和力量。

更棘手的是其极强的“附着性”和“活性”!当林风试图将其偏转开后,这些能量并不会像普通罡气那样轻易消散在空气中,而是如同拥有生命的跗骨之蛆,在被引导开的路径上留下淡淡的灰色痕迹,并且会缓慢地重新凝聚、缠绕上来,继续寻找目标!

甚至,当林风多次尝试以太极意境去“化解”其能量结构时,他震惊地发现,这股能量竟然试图反过来侵蚀、同化他的太极领域本身!那阴冷的吞噬感沿着他外放的神识隐隐传来,仿佛要将他的力量也转化为那暗灰色泥沼的一部分!

这让他不得不立刻切断部分联系,心中凛然。这股力量,不仅诡异,而且极具侵略性!

不过,这次尝试也并非全无收获。

虽然无法像对付普通攻击那样完美地“化解”或“散去”这股邪异能量,但林风通过这次深入的“接触”,确认了一点至关重要的事实:

对方的能量虽然邪异、充满腐蚀与吞噬特性,但本质上,它仍是能量的一种形式,是“力”!它并非无法理解、无法干涉的虚无存在。它同样遵循着某些基础的宇宙规则——比如可以被更强大的“力”所引导、偏转(尽管很难),其能量结构虽然稳定且具有侵蚀性,但依旧存在着波动和节点。

它并非无敌,只是无法用他们目前掌握的、常规的罡气和元素力量去完全克制和化解。

这个认知,如同在黑暗中看到的一丝微光。既然可以被干涉和影响,那么就一定存在能够有效对抗,甚至反过来克制它的方法!只是他们还没有找到正确的“钥匙”。

林风的目光变得更加深邃,他一边继续以太极领域艰难地周旋、偏转着无处不在的暗灰色能量,一边开始更加仔细地感知、分析着这股力量的每一丝细微变化,寻找着那可能存在的、微小的破绽或规律。真正的转机,或许就隐藏在这些细节之中。

擂台上的时间仿佛被拉长,每一秒都充斥着能量湮灭的嘶鸣与沉重压抑的喘息。战斗的性质,从激烈的攻防转换,演变成了一场残酷的、令人窒息的消耗战。

林风团队如同暴风雨中顽强摇曳的灯塔,他们凭借着闭关后更加深厚的个人根基——石猛那源自大地的雄浑耐力,苏沐晴冰凤武根的精纯与韧性,陈浩如山岳般坚定的防御意志,赵小琳远超常人的精神力储备,以及林风那深不见底的混沌灵能——配合着优化后更具阵法韧性的“四象阵”,在这片污浊的能量泥沼中苦苦支撑。

林风居于阵眼,脸色已微微发白。维持混沌领域进行中和与偏转,对他心神的消耗是巨大的。他感觉自己的神识如同被放在磨盘上缓缓碾压,但他咬紧牙关,黑白二气流转不息,死死撑住那片相对安全的区域。

石猛不再做无谓的冲击,他双足如同扎根擂台,将大部分罡气用于强化自身防御,抵抗着无孔不入的侵蚀,同时以沉重的踏击震荡地面,干扰能量场的稳定。他的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灼热的白气,那是体力与灵能双重消耗的体现。

苏沐晴周身的冰蓝光芒已不如最初那般璀璨,但她眼神依旧清冷坚定。她将极寒之力收缩到极致,只用于保护自身和关键队友,偶尔才射出一道凝练的寒流,精准地点在暗灰色能量试图凝聚强攻的节点上,将其稍稍打散。她的控制变得越发精微,每一分力量都用在刀刃上。

陈浩的巨盾虚影已然黯淡了大半,表面布满了细密的腐蚀痕迹,但他魁梧的身躯依旧如同礁石般屹立不倒,为身后的队友挡住最正面的冲击。他的嘴角不知何时溢出了一丝鲜血,那是内腑受到持续震荡和能量反噬的征兆,但他哼都未哼一声。

赵小琳的辅助光环始终笼罩着团队,尽可能地为队友恢复着微乎其微的灵能,减缓着体力流失的速度。她的指尖在控制器上飞舞,额头布满细汗,仍在不断尝试着各种干扰频率,试图找到一丝突破口。

而他们的对手,泽国队的五人,自始至终都维持着那副空洞麻木的表情,步伐僵硬同步,掌心持续喷涌着暗灰色灵能。他们仿佛不知疲倦的机器,没有情绪波动,没有能量枯竭的迹象,只是冷漠地、持续地释放着那令人绝望的吞噬性能量场,如同不断上涨的潮水,一波波地冲击着摇摇欲坠的堤坝。

此消彼长之下,劣势显而易见。

林风团队每个人的气息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滑落,护身罡光不断黯淡,动作也渐渐失去了最初的灵动。而那暗灰色的能量场,虽然扩张速度被遏制,但其笼罩范围依旧稳固,腐蚀与吞噬的效果持续不断。

看台上,早已没有了欢呼与议论,数十万观众都屏住了呼吸,紧张地注视着擂台上这诡异而压抑的一幕。谁都看得出来,青龙武院代表队已然陷入了绝境,他们是在凭借顽强的意志力硬扛,但人力终有尽时……

难道这支一路创造奇迹的黑马,真的要倒在这支诡异莫名的泽国队脚下?一种沉重而不安的气氛,在竞技场中弥漫开来。胜负的天平,正在一点点地、无可逆转地向着泽国队倾斜。消耗战的尽头,似乎已然注定。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每一秒都伴随着灵能与体力的加速流失。林风作为阵眼,承受着最大的压力,但他的大脑却在重压之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着,如同超负荷的智脑,疯狂分析着眼前的困局。

太极“化劲”只能暂时偏转、延缓侵蚀,如同用勺子舀起不断涌入船舱的海水,只能治标,无法治本。一旦他稍有松懈,或者灵能耗尽,那暗灰色的泥沼便会瞬间将团队吞噬。

赵小琳那边传来的依旧是坏消息:“干扰器频率调整无效!这种能量结构太稳定了,我的设备功率无法对其造成有效扰动!”科技手段,在这精纯而诡异的能量面前,似乎也走到了尽头。

苏沐晴的极寒之力,确实能观察到效果——被冰流扫过的区域,暗灰色能量的蠕动会变得稍微迟缓一些,仿佛低温能稍微延缓其活性。但这延缓的效果微乎其微,且需要持续消耗苏沐晴本已不多的灵能,远远不够扭转战局。

破局的关键在哪里?

林风的思绪如同电光火石般闪过,是某种他们尚未掌握的特殊能量属性吗?比如至阳至刚的雷霆?但扎克里的雷帝武根固然霸道,其能量本质是否就一定能克制这种被驯化的虚空能量?恐怕未必,属性相克并非绝对。

那么,是否应该从这邪恶能量本身去寻找弱点?

他想起了在观测站获得的信息——“虚空”是宇宙的“免疫机制”。既然是“机制”,就必然有其运行的规则和逻辑,有其力量的源头和承载的形制。眼前这股被驯化、精炼后的能量,虽然邪异,但必然也遵循着某种“规则”。

它的稳定结构依靠什么维持?它的吞噬特性是如何实现的?那五个泽国队员,是纯粹的能量转换器,还是说……他们自身也是这能量体系的一部分,存在着某种枢纽或者破绽?

一个大胆的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骤然照亮了林风的脑海!

或许,他们一直找错了方向!他们一直在思考如何用“外力”去对抗、去驱散这股能量。但如果……如果能从内部去理解它,甚至……去“模拟”它、利用它运转规则中的矛盾呢?

混沌武根那“包容与衍化”的特性,在他心中再次活络起来。之前他仅仅用于“中和”与“驱散”,这或许……是一种浪费?

曙光,似乎就在这最深的绝望与最大胆的猜想之间,隐隐浮现出一线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