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特工之王谍战潜伏23年 > 第112章 巧妙坦然应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晨雾刚漫过军校的围墙,情报分析科办公室的木门就被“砰”地推开。

两个穿黑呢中山装的特务踩着皮鞋进来,腰间别着的手枪在晨光里闪着冷光,为首的人手里攥着份审讯记录,声音像淬了冰:“陈默,跟我们走一趟,有个案子需要你配合核实。”

陈默刚把毕业生考核成绩表叠好,指尖顿在纸页“优秀学员”一栏上,抬眼时脸上已没了往日的温和,只剩恰到好处的镇定:“两位长官客气,不知是什么案子?我这还忙着整理毕业分配的资料,戴先生下午就要看。”

他刻意抬出戴笠,既是试探对方的来意,也是为自己争取反应时间。

特务没理会他的话,上前一步攥住他的胳膊:“少废话!去了就知道!跟我们走,耽误了案子,你担待不起!”力道之大,捏得陈默胳膊生疼——显然来者不善,绝非普通的例行问话。

办公室里的人都停下手里的活,老张科长刚要起身说情,就被另一个特务冷冷瞪了回去:“无关人等别插手,这是绥靖处的案子!”

众人瞬间噤声,目光齐刷刷地落在陈默身上,有担忧,有好奇,还有几分藏不住的幸灾乐祸——自从陈默被戴笠器重,科里不少人都等着看他栽跟头。

陈默没挣扎,顺势站起身,整理了一下中山装的领口,拿起桌上的笔记本:“走吧,不过我得跟戴先生说一声,免得他找我。”

他翻开笔记本,假装要记录,指尖却飞快地在页边划了个“危”字——这是和老吴约定的紧急暗号,若是他两小时没回来,就按计划传递消息。

“不用你多事,我们已经跟戴先生打过招呼了!”

为首的特务夺过笔记本,扔在桌上,推着他往外走。

陈默回头看了一眼,见老吴正端着茶杯,眼神里带着几分警示,心里稍稍安定——老吴会明白他的意思,组织那边也能及时收到消息。

两人被推上一辆黑色轿车,车窗贴得严严实实,看不见外面的路。陈默坐在后座,身体被两个特务夹在中间,他故意放松肩膀,语气平淡:“两位长官,到底是什么案子?我在军校一直安分守己,没犯过任何错。”

“安分守己?”

为首的特务冷笑一声,从怀里掏出张照片,拍在他腿上,“认识这个人吗?进步学员周明,昨天被捕了,供出认识一个姓陈的富家学员,经常一起‘讨论学业’。”

照片上的人正是周明——上个月陈默为了巩固“富家子弟”身份,曾故意找他聊过几次学业,还借给他几本《三民主义》注解本,没想到竟被他供了出来。

陈默心里一凛,面上却装作惊讶:“周明?我认识,他是新学员里的尖子生,之前确实跟他聊过几次学业,问过我几道战术题,怎么了?他犯什么事了?”

“犯什么事?”

特务语气更冷,“他是共党嫌疑分子!招供说你跟他走得近,还给他看过情报科的资料!陈默,你老实交代,你是不是跟他一伙的?!”

这话像颗炸雷,陈默却没慌,反而笑了笑:“长官,您可别冤枉我!我跟他就是普通的学业交流,他问我战术题,我就给他讲了讲《孙子兵法》;他说想考情报科,我就给了他几本公开的教材,哪来的情报科资料?您要是不信,可以去查我的宿舍,查我的办公桌,看看有没有不该有的东西。”

他说得坦然,连眼神都没飘一下——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和进步学员接触难免留下痕迹,所以每次见面他都特意选择在人多的教室,聊的内容也全是学业,还让小于在一旁作陪,就是为了留好“证据”。

轿车约莫开了半个时辰,停在一处偏僻的院子里。

陈默被推进一间审讯室,里面只有一张铁桌和两把椅子,墙上贴着“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标语。

他刚坐下,为首的特务就把一摞纸摔在桌上:“这是周明的供词,你自己看!他说你上个月15号,在城南书社跟他见过面,还塞给了他一张纸条!”

陈默拿起供词,快速扫了一眼——周明果然招了见面的事,却没说纸条的内容,显然是被逼供时胡乱说的。

他放下供词,语气带着几分委屈:“长官,15号我确实在城南书社,可我是去买《三民主义》的最新注解本,正好碰到周明,就跟他聊了几句。

至于纸条,那是我给他的书单,让他多看看战术方面的书,准备考情报科——不信您可以去书社问,老板能作证,我那天就买了一本书,连茶馆都没去。”

他故意提到书社老板,那是组织安排的线人,早就打过招呼,若是有人调查,就说他每次去都是买公开的书籍,和进步学员接触也是光明正大的学业交流。

特务盯着他看了半晌,见他神色如常,不像是在说谎,便从怀里摸出个本子:“既然你说都是学业交流,那你把每次见面的时间、地点、聊的内容,都写下来!要是有一句假话,别怪我们不客气!”

陈默接过笔,毫不犹豫地写了起来——从第一次在教室聊战术,到第二次在食堂聊教材,再到第三次在书社碰面点书单,每一次的时间、地点、在场人员都写得清清楚楚,甚至连周明问的具体题目、他给的具体书单都记得丝毫不差。

写了约莫一个时辰,他把本子递过去:“长官,都写好了,您可以去核实。每次见面都有人在场,教室的学员、食堂的伙计、书社的老板,都能作证。我跟周明就是普通的校友,要是早知道他是共党嫌疑分子,我肯定躲得远远的,哪还敢跟他接触?”

特务接过本子,仔细看了看,又对照了一下周明的供词,发现大部分都能对上,只是周明说的“纸条”,陈默写成了“书单”,显然是周明被逼供时记错了。

为首的特务脸色缓和了些,却依旧没松口:“就算你跟他是学业交流,那你为什么跟他走得这么近?不知道他是进步学员吗?”

“长官,我哪知道他是进步学员?”

陈默摊了摊手,语气无奈,“他平时穿的是军校制服,读的是党国的教材,说话也句句不离‘拥护党国’,我怎么会想到他是共党嫌疑分子?再说了,戴先生让我留意新学员的动向,我跟他接触,也是想摸清他的底细,看看他有没有进步倾向——没想到还是看走了眼,让他蒙骗了。”

他故意把“留意动向”搬出来,解释了接触原因,又表了对戴笠忠心,可谓一举两得。特务果然被说动了,对视一眼后,为首的人站起身:“行了,我们会去核实你的供词。要是核实没问题,就放你回去;要是有问题,你这辈子就别想出来了!”

陈默松了口气,却依旧装作紧张的样子:“长官,您可一定要查清楚,别冤枉了好人!我还等着回军校整理毕业分配的资料,戴先生还等着我汇报呢!”

接下来的几个时辰,特务果然去核实了陈默的供词——教室的学员证明他们聊的是战术题,食堂的伙计证明他们没说过可疑的话,书社的老板更是拿出了陈默那天的购书记录,连周明说的“纸条”,也被证实是一张写满书单的纸。

傍晚时分,特务终于放陈默回去。

临走前,为首的人拍了拍他的肩膀:“陈默,委屈你了,核实清楚了,你确实跟周明只是学业交流,是我们误会你了。回去跟戴先生说一声,别往心里去。”

陈默笑着点头:“没事,都是为了党国的事,应该的。以后要是再需要我配合,尽管找我。”

心里却在冷笑——这场危机,看似惊险,实则早在他的预料之中,每一步应对都经过精心设计,既洗清了自己,又没暴露任何破绽。

回到军校时,天色已经暗了。

情报科的办公室还亮着灯,老吴和小于都在等着他。见他进来,小于赶紧迎上去:“默哥,你可回来了!我们都快担心死了!戴先生刚才还来问过你,我说你去配合调查了,他没多问。”

陈默笑了笑,坐在椅子上,端起老吴递过来的热茶:“没事,就是一场误会,已经查清楚了。”他压低声音,对老吴说,“周明招了见面的事,没说别的,已经没事了。”

老吴点了点头,眼里露出几分赞许:“你做得很好,组织都知道了。以后跟进步学员接触,更要小心,尽量选择在公开场合,聊的内容也全是学业,别给人留下把柄。”

陈默嗯了一声,喝了口热茶,暖意顺着喉咙滑下去。

他拿起桌上的毕业生考核成绩表,继续整理,仿佛下午的审讯从未发生过。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洒在纸页上,映着“优秀学员”的名字,也映着他沉稳的侧脸。

他知道,这场危机的化解,只是潜伏路上的一个小插曲。

往后,还会有更多的试探、更多的危机等着他。但他不怕——只要保持冷静,提前布局,巧妙应对,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毕竟,他的身后有组织,有老吴,有所有潜伏在暗处的同志,而他的初心,从未动摇过。

夜深了,办公室里的灯还亮着。陈默把整理好的成绩表锁进抽屉,揉了揉发酸的手腕,脸上露出一丝笑意——他已经准备好了,无论是即将到来的毕业分配,还是未来更艰巨的潜伏任务,他都能从容应对,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