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特工之王谍战潜伏23年 > 第149章 沈兰遭特务围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晨雾未散,霞飞路石板缝里渗着水汽。沈兰提着藤箱走出杂货铺,指尖触到箱底油纸——青帮会议录音、军警搜查计划、“夫妻”账本,全在里头。

她深吸一口气,拐进巷口,身后两道脚步声如影随形:灰布中山装、铜扣袖扣,专业得让她背脊发凉。

走到法租界石桥,弄堂里突然冲出三名特务,五人对合围。

领头亮出证件:“秘密情报组,沈小姐跟我们走一趟。”

沈兰脚下一滑,身体朝桥栏倒去。特务伸手拉她,她袖中剪刀寒光一闪,划破最前面那人手臂,趁对方吃痛冲入棚户区。

子弹擦耳而过,泥墙溅起土花。她钻进废品院子,躲进破木箱,听到心跳擂鼓。

“铛铛”——卖豆腐小贩的铃声掠过。

特务分神,她翻矮墙落入租界小巷,撞见法国巡捕哨子,才算脱险。

可藤箱锁扣被撞开,账本不见踪影。

账本里没有密码,却记着“礼查饭店晚餐”“整理洋行文件”等琐碎。

一旦深挖,表兄妹的“亲密”会露出破绽。沈兰心沉到谷底,却强迫自己冷静:先保命,再补救。

她拦下黄包车,直奔洋行。陈默在门口等她,看到泥渍与擦伤,脸色瞬间苍白。

办公室里,他听完经过,一拳砸在桌沿:“丢了账本,我们得换剧本。”

陈默拿出新钢笔,拧开笔杆,塞进纸条:“账本丢,可能暴露,准备应急。”

沈兰住公寓客房,对外“生病”;杂货铺由李师傅接管,宣称“表妹回南京养病”;所有联络记录销毁,只留下了普通衣物。

“特务会去翻杂货铺,李师傅知道怎么应付。”

陈默声音低却稳,“核心资料在洋行保险库,只要我们减少公开接触,就能稳住。”

下午,史密斯秘书来叫沈兰翻译文件。

陈默抢在前面:“她发烧,我来。”秘书愣神走开,沈兰趁机溜出洋行,钻进黄包车,直奔公寓。

窗幔后,她望着楼下徘徊的灰衣人,点燃《唐诗三百首》密码本,火焰映着她苍白的脸。

微型录音笔被拆散,零件扔进下水道;联络暗号全部作废。

傍晚,“钢笔先生”送来老周密信:“准备假叛变,具体计划今晚告知。”

沈兰手一抖,咖啡溅到信纸——“假叛变”三个字像烧红的针。

陈默握住她肩:“只是演戏。你‘投靠’国民党,背骂名,却保住我这条线,也保住工人脉络。”沈兰抬眼,眸色由惊惧转坚定:“我演。”

夜里,公寓灯光昏黄。两人推敲细节:

明早陈默去秘密情报组“举报”:沈兰“因害怕清算”,主动供出“闸北茶馆是工运据点”;茶馆实为青帮眼线点,复兴社去查,既扰青帮监视,又坐实沈兰“有价值”;沈兰“供”出三两名已暴露外围,换得特务信任;核心骨干李梅、赵刚,只字不提。

“闸北茶馆”纸条被折成细捻,塞进钢笔——这是明天递给的“礼物”。

次日晨,秘密情报组沪西分站。

陈默身着上尉军服,面色“沉重”:“我表妹沈兰,与共党外围有染,恐被清算,愿戴罪立功,提供据点。”

他递上钢笔,抽出“闸北茶馆”纸条。站长眼睛放光,立刻拍板:“抓!”

同一时辰,沈兰被“请”进审讯室。

她低着头,手指紧绞手帕,声音发颤:“我……我只是帮表哥整理文件,不知道那是共党……他们每周三在闸北茶馆聚会,我……我怕被连累……”

眼泪恰到好处地滚落,特务递上手帕,眼神里满是“猎物到手”的轻视。

三天后,《申报》角落刊出“女秘书悔过自新,供出共党据点”短讯。闸北茶馆被查封,青帮眼线点被砸,复兴社与青帮互相猜忌。

工运圈里,有人低声咒骂“沈兰叛徒”;杂货铺门口被泼了“卖党求荣”黑漆。沈兰读着报纸,指节泛白,却一声不吭。

夜晚,公寓只留一盏台灯。陈默把新密码本递给她:“以后用‘洋行文件’传递,你住‘证人居’,我们不再见面。”

沈兰点头,把密码本贴身收好。窗外雨声淅沥,她轻声笑,却泪如雨下:“记得告诉李梅,我从来没背叛过。”

陈默握住她手,掌心滚烫:“等胜利那天,我亲自给你正名。”

雨停了,街灯把两人影子拉得很长,像两条即将分岔的河流,却奔向同一片海。

——假叛变,真掩护;骂名加身,信仰不灭。

沈兰用名誉做盾,为组织赢得时间,也为远方的黎明,守住最后一盏微光。

沈兰知道,明天过后,她就不再是“洋行秘书沈兰”,也不再是“杂货铺老板娘”,而是“投靠国民党的叛徒”。

但她不后悔——为了组织,为了工运,为了陈默能继续潜伏,这场以名誉为代价的掩护,她必须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