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土匪冒充县令,在明末征战天下 > 第151章 与左良玉水师在长江对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1章 与左良玉水师在长江对峙

五天后,大量的物资装上战船,八千将士登上战船。

十五艘千料大船,二十艘四百料中型战船,共三十五艘战船分别从胶州和即墨港口出发,浩浩荡荡向南航行。

周山没有发表战前动员演讲,因为他发现,现在他反而成了保守派,而所有将士甚至所有文官都成了激进派。

所有将士格外激动,因为他们知道,这将是他们逐鹿中原的最重要一步。

只要这次能拿下武昌,在中原站稳脚跟,未来他们的周大人将非常有机会登上九五之尊,而他们也将有机会封妻荫子,光耀门楣。

船队一路南下,然后进入长江,一路向西。

周山没有通报沿途的朝廷驻军和官府,因为没有必要。

就算朝廷劳军,送粮食和物资给他们,他也不敢要。

朝廷水师现在早就名存实亡,这么大一支船队,也没有哪个不长眼的敢于阻拦或打劫。

现在周山已经给他们这支水师命名为登莱水师,以纪念当年登莱巡抚袁可立创建的登莱水师。

登莱水师从长江日夜航行,经过半个多月的时间,抵达九江。

此时占据九江的是太子少保、平贼将军左良玉。

这几年他带兵跟李自成和张献忠作战,虽然屡屡不遵朝廷号令,避战自保,败多胜少,但也算战功赫赫。

一路收编农民军,到现在已经拥兵二十多万。

张献忠兵锋直抵武昌的时候,他避战退到九江,强征武昌所有漕粮盐船,也组织了一支几百艘船的庞大水师。

登莱水师要从这里通过,就必然要跟左良玉的水师相遇。

此时,在整个九江周边的航道上,到处都是左良玉的船只,船队无法通航。

周山站在甲板上,发布命令:

“告诉左良玉,登莱水师奉旨去武昌进剿张献忠,请立即让开航道,所有炮手不得站在大炮旁边。”

旗语兵很快挥动手中的旗帜,将命令传递给对方。

登莱水师担心左良玉的水师对他们发动突然袭击,而左良玉同样担心周山要趁机进攻九江他的地盘。

所以双方剑拔弩张,在长江上对峙。

旗语兵很快禀报:

“大人,左良玉说,请你的旗舰船靠岸,在码头会面。”

周山当然不会以身犯险,这不是怕不怕的问题,而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告诉左良玉,要么让开航道,要么他驾船到我的船上相会,军情紧急,本官没有时间耽搁。”

突然,朱建威大声说:

“大人,他们有几十艘战船从后方包抄过来了,应该是他们刚刚隐藏在洞庭湖水道上。”

周山冷冷地下达命令:

“后面十艘战船掉头,炮口对准他们,若进入四里之内,立即开炮。”

这个时候朝廷的红夷大炮,射程一般只有两三里,而登莱水师的威武大将军炮,射程高达五里以上。

不管左良玉想干什么,都不能让自己的船处于危险之中。

这时,旗语兵继续禀报:

“左良玉说,他同意上船见面,但我们的船队必须在他们的船队包围之中他才放心。”

周山怒道:

“那就叫他不要来了,直接开战吧。”

“命令所有人做好战斗准备。”

登莱水师所有将士立即做好准备,威武大将军炮和投石机已经准备就绪,所有将士端起燧发枪,旁边还放着早已上弦的神臂弩。

大战一触即发。

对方的旗语赶紧传来信息:

“不要开炮,同意让开航道,稍等片刻。”

很快,左良玉所有船只全部撤退。

周山冷笑道:

“孬种!”

他倒不是说左良玉这个时候退缩了,而是想起左良玉在明末的所作所为。

手中明明掌握着几十万大军,却既不奉旨进京勤王,也不听南明朝廷的号令,也不敢顺江东下,武装控制南明政权。

最后终于下定决心造南明朝廷的反,却已经病入膏肓,一命呜呼。

几十万大军一下子被南明的黄得功击溃,儿子左梦庚率余部投降了鞑子。

他若选择进京救朱由检,就是大明天大的功臣,是后世敬仰的榜样,大明也不会亡这么快。

他若完全效忠南明,也可以获得后世的赞赏,鞑子未必就能入主中原。

他若早点一路东下,控制南明朝廷,说不定也有一番作为,光复大明也未可知。

可他偏偏优柔寡断,妄图割据一方。

可是,武昌这个地方,哪里是适合割据的地方,早就注定他只能彻底失败。

最后因为儿子的投降,被钉到历史的耻辱柱上。

九江城渐行渐远,朱建威说:

“大人,只有四百多里就到武昌了,我们下一步该如何行动?”

周山收起思绪,三人坐到甲板的桌子边,对照地图,商讨行动计划。

他指了指地图上的一个地方,说:

“这里是武昌县城(鄂州市),这里是黄州(黄冈市),两座城池隔江相望。”

“这里离武昌只有八十里,我们就选这两座城池作为我们的大本营。”

在明朝,武昌府有两座武昌城,一个是武昌府城,也就是后世的武汉市武昌区,也是湖广巡抚和湖广布政使的衙门所在。

还有一个是武昌县城,也就是后世的鄂州市,三国时曾经做过吴国的都城。

吴大山想了想,说:

“大人,张献忠有二十多万大军,我们总共只有八千人,要分兵防守两座城池,还要守卫码头和战船,压力实在太大啊。”

周山笑了笑。

“其实,对我们来说,分兵防守这两座城压力反而更小。”

“这两座城池都紧挨长江,我们战船驻扎在码头,挨着长江的这两个门根本就不用分兵防守,我们还可以随时相互支援。”

“战船只需要打两个方向的敌船,非常容易。”

“如果我们只占一个城池,我们水师就会面临敌人多个方向的骚扰,就必须派大量军队驻守在战船上。”

“敌人就可以派重兵将我们这一座城围困,围而不攻,局面将更加被动。”

“我们还可以随时派出战船,袭击长江沿岸的兵营,让张献忠不得安宁,应接不暇。”

两人听了连连点头。

朱建威笑道:

“好,如此一来,我们只要坚持一段时间,最先绷不住的就是张献忠了。”

周山其实没有说的是,他们只需要挡住张献忠第一波进攻,张献忠就必然提前撤退。

他们就可以立即同时从长江南北两岸向外扩张,最快速度掌控整个江汉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