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邦华长叹一声,喝了一杯茶,来缓解一下自己焦躁的心。

现在周山已经具备了争夺天下的资本,不可能再按照朝廷的想法来办了。

不能让他回胶州,他也不愿意让出武昌,也只能让他继续留在武昌,以达到牵制李自成的目的了。

但如果只是这样,自己此行就完全是空手而归了。

以陛下的性格,还有朝廷那帮官员,恐怕会真的以为自己跟周山有勾结了,到时候自己恐怕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周大人,现在孙传庭率十万大军从北边南下,如果周大人从南边北上,双方夹击之下,是消灭李自成的最好机会。”

“还请周大人以大局为重,救救中原的百姓,出兵剿灭李自成。”

周山想了想,说:

“李大人,实话对你说,我既不信任朝廷,也不信任左良玉。”

“一旦我出兵北上,我担心左良玉会趁机占了武昌。”

“过段时间,等我这里安定下来之后,我可以派水师沿汉江北上,攻打襄阳。”

自己要想将江汉平原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就必须把襄阳这个门户拿下,否则,一旦李自成百万大军南下,自己的一切将毁于一旦。

李邦华一听,周山愿意北上跟李自成作战,总算稍稍松了一口气。

这样一来,他基本上也就可以向朝廷有所交代了。

现在还剩最后一件事,那就是说服周山接受朝廷任命的湖广巡抚,不然,整个江汉平原就真的完全成了周山的地盘了。

巩永固试探着说:

“周大人,我们这一路过来,看到张献忠把湖广祸害惨了,朝廷官员被杀的杀,逃的逃,到处土匪横行,百姓流离失所。”

“朝廷的意思是,尽快恢复朝廷的各级衙门,恢复民生。”

周山冷笑一声,不过并没有发怒。

他当然知道,朝廷的目的是尽快建立各级衙门,掌控民政和财权,不让自己独霸江汉平原。

这个问题其实也是他这段时间头疼的问题。

他现在根本没有这么多官员,兵力看起来虽然多,但都是还没有改造好的俘虏,稍有不慎,就会出大乱子。

而且,尽管他带了不少粮食,也派人去江南收购粮食,但是,相对江汉平原几百万百姓来说,这点粮食根本就不够。

李邦华看周山并没有发怒,心中一喜,也赶紧说:

“周大人,湖广百姓现在嗷嗷待哺,如果不能尽快赈济灾民,他们很快就会再次成为流民和土匪。”

周山问道:

“李大人,你的意思是朝廷会赈济灾民?朝廷现在拿得出这笔银子吗?”

李邦华一看有戏,赶紧说:

“朝廷已经从江南的漕粮中抽出两成,准备运往武昌,尽快恢复湖广的安定。”

“也任命了新的湖广巡抚,要尽快恢复各级衙门。”

周山问道:

“新的湖广巡抚是谁?”

“原湖广右佥都御史何腾蛟。”

周山前世作为历史爱好者,当然知道何腾蛟这个人,他是大明王朝的最后一任湖广巡抚。

拒绝跟随左良玉造反,后来成为南明朝廷抗击鞑子的中心人物,在广西、湖南多次打败鞑子,居功至伟。

后来兵败被俘,拒不投降鞑子,也是一个英雄。

虽然他的能力在后世评价不一,但周山仍然觉得他是一个值得敬仰的人物。

如果朝廷让他担任湖广巡抚,又愿意出粮赈济灾民,尽快恢复湖广的稳定,也是可以考虑的。

自己只需要尽快将几万俘虏改造好,每个城池都有自己的军队驻守,整个江汉平原仍然还是自己说了算。

“既然是尽快恢复民生,也就不需要巡抚了,一个布政使足矣,就让何腾蛟担任湖广布政使吧。”

李邦华说:

“周大人,陛下已经下旨,任命何腾蛟为湖广巡抚,怎能朝令夕改?”

巡抚有负责一省军事的职责,如果何腾蛟是巡抚,理论上来讲,周山就是他的下属,周山当然不愿意。

“非常时期,圣旨改一下也不是不可以,或者朝廷任命我为湖广总督也行。”

朝廷当然不会任命周山为湖广总督,所以,李邦华也不得不同意周山的提议。

“也罢,本官回京之后,就请陛下重新下旨,任命何腾蛟为湖广布政使。”

“何腾蛟这次也随本官一起过来了,就让他跟周大人见见面吧,今后也好精诚合作。”

“好。”

不一会,何腾蛟从外面进来。

周山抬头一看,身材魁梧,刚过五十岁,也还算年轻。

“下官湖广巡抚何腾蛟,拜见李大人,见过巩大人、周大人。”

李邦华有些尴尬地说:

“何大人,刚刚本官与周大人商量了一下,你专心负责湖广的民政,军事上面由周大人全权负责,所以,你还是担任湖广布政使吧。”

何腾蛟一愣,心里说,圣旨还有随便可以更改的?

不过,对此,他也没有多少意见。

因为他之前只是正四品的右佥都御史,因为特殊的情况下,才突然被任命为从二品的巡抚。

但自己手中没有兵,巡抚和布政使也没有什么区别。

“一切听从朝廷和大人安排。”

李邦华和巩永固对视一眼,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此行虽然没有完全达成朝廷的目的,但是周山总算答应攻打李自成,也同意何腾蛟担任湖广布政使,也对朝廷和陛下有了交代。

正事儿谈完了,周山宴请三人,然后送李邦华和巩永固到码头,坐船去九江左良玉的驻地。

回到衙门之后,周山带着何腾蛟登上武昌城墙。

何腾蛟看着残破不堪的武昌城,感叹道:

“一座繁华的武昌城,如今搞成这样,哎!”

周山笑道:

“何大人,如果你我联手,精诚合作,用不了一年时间,定将可以让湖广的百姓过上好日子。”

何腾蛟一愣,笑道:

“周大人,如今,整个湖广被张献忠洗劫一空,百姓流离失所。”

“实话告诉你吧,朝廷现在根本没有足够的粮食到湖广赈灾,一共只有三万石粮食正在运往武昌的路上。”

周山笑了笑。

“三万石粮食也差不多了,我还以为朝廷会一毛不拔呢。”

“何大人,实话告诉你吧,我这次来武昌,带了不少粮食,军队每收复一个城池,正在赈济灾民。”

“而且,我已经派十艘千料大船,很快就会运来粮食,只要我们的粮食能撑到十一月份,我就可以让湖广的百姓都有饭吃。”

何腾蛟一听,大喜,同时,也有些不太相信。

他这个布政使,现在要银子没银子,要粮食没粮食,要人没人,就是一个光杆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