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土匪冒充县令,在明末征战天下 > 第168章 孙传庭派儿子找周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8章 孙传庭派儿子找周山

退回潼关的孙传庭,第一时间找出周山写给他的信。

当时看完之后他本来想烧掉的,跟这样一个敏感人物私下通信,这要是被朝廷知道了,肯定会有无穷的麻烦。

蹲了三年大狱的孙传庭,现在早就磨掉了之前的棱角,变得小心翼翼。

但最终他还是没有烧掉这封信。

因为信里预测了他这次跟李自成作战的大致过程,当时他把周山的言论当成了大街上的算命先生。

现在再回头看这封信,所有内容几乎分毫不差。

庆幸的是,他还是听进去了周山特别强调的固守潼关的建议,在出关作战的时候,留了四万大军留守潼关。

六万大军损失大半,陆陆续续回到潼关的只有两万人。

加上潼关的四万人,他现在守卫潼关的有六万大军,依托潼关天险,有跟李自成一战的实力。

而且,周山在信中提醒他,要特别防备两件事:一是防止农民军假扮溃兵进入潼关,二是防止李自成绕道潼关侧后方前后夹击。

虽然他对周山是如何准确预测战况的事儿百思不得其解,但现在他对这两件事特别重视。

他一方面制定严格的制度,对所有进入潼关的溃兵严格盘查,在规定时间之后进入潼关的溃兵,缴械之后送到西安继续甄别。

另一方面他亲自带着所有将领详细勘查周边地形,制定防守计划,同时,加固防御工事。

看到父亲拿着一封信发呆,长子孙世瑞好奇地问:

“父亲,发生什么事儿了?”

孙传庭把信递给儿子,孙世瑞看过之后也是大为惊讶。

“这,这个周大人竟然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孙传庭摇摇头。

“我也不明白,他为什么会预测的这么准确。”

“无论怎么说,我们欠他一个天大的人情。”

“我想让你亲自去一趟武昌,代我当面感谢他。如果他不反对,你最好能换个身份留在他那里。”

孙世瑞没想到父亲会这样安排,顿时大吃一惊。

“父亲,周大人身份非常敏感,虽然朝廷任命他为登莱巡抚,封他为忠义伯,但他事实上就是一个割据一方的军阀。”

“现在天下大乱,以周大人的实力,恐怕用不了多久,就会起兵造反。”

孙传庭点点头。

“李自成百万大军即将抵达潼关,我们现在士气低落,粮饷不足,能不能守住潼关,为父心中也不太有底。”

“派你去武昌见他,有几个目的,一是感谢他的善意提醒。”

“二是请求他在适当时候,在李自成的后方闹点动静,分担潼关的压力。如果可能的话,我们南北夹击,消灭李自成。”

“如果潼关失守,你跟着他,也不至于让我孙家断了香火。”

孙世瑞抓住父亲的手,哽咽地说:

“父亲,不会的,我们还有六万兵马,潼关天险,一定守得住,我要跟父亲在一起。”

孙传庭摇摇头。

“去吧,孩子,我写封信给周大人,你马上动身。”

“父亲……”

孙传庭摆摆手,提笔匆匆写了一封信,盖上印章之后,交给孙世瑞。

正在这时,亲兵匆匆进来禀报:

“督师大人,周山的军队刚刚占领襄阳,李自成的襄阳守军全军覆没。”

孙传庭一听,大喜。

他赶紧来到地图前,大笑道:

“好好好!有周大人在襄阳牵制李自成,我们守住潼关的胜算又大了几分。”

“老大,你先南下汉中,然后从汉水一路向东,进入襄阳。”

“记住,把信藏好,务必交给周大人本人。”

“是,父亲,我马上出发,父亲保重身体。”

孙世瑞收好信件,对父亲深施一礼,转身出门。

在周山进攻襄阳的同时,鄂州、黄州、武昌、岳州、荆州、夷陵、秭归等沿江地区已经恢复了正常的秩序。

各地驻军对各州县实施军管,正在号召百姓开始种植土豆。

与此同时,朱建威也率军接管了南漳、宜城等地,恢复正常秩序,号召百姓种植土豆。

李定国也把六万俘虏改造成屯田军,在襄阳周边建设了六个大型农场。

周山回到武昌之后,招募了几千个工匠,开始制造大刀长矛、盾牌、普通弩机等武器,又将一处废弃的庄园改造成兵工厂,专门制造神臂弩和火药。

朝廷在这一地区的众多铜矿、铁矿、煤矿等矿场,自然也是周山的主要目标,第一时间接管了这些矿场,并开出较高的工钱雇佣工人挖矿提炼。

现在消灭了左良玉的水师,长江航道畅通无阻,一船船的粮食和物资运到武昌,很快,整个江汉平原恢复了生机与活力。

与此同时,冯海和刘清扬在登莱地区举办了一次简易版的科举考试,选拔了好几百官吏充实登莱和辽东地区。

同时派了三百多个有经验的官吏来到武昌,担任各级官吏。

何腾蛟看到周山的直接控制区已经恢复了秩序,百姓热火朝天地在地里干活。

而其它他管理的地区还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心中非常好奇,专门来到巡抚衙门,向周山请教。

“大人,这么短的时间,你在哪里找了这么多官吏?”

“现在朝廷的那些官员,一听说到湖广来当官,都不愿意来。”

周山笑了笑。

“我从登莱地区派了三百多人,还有一部分识字的总旗、百户和千户,让他们担任各级官员。”

何腾蛟一愣。

“大人,你让那些秀才都没考上的人管理各个州县?”

周山笑道:

“何大人,据我所知,你也只是一个举人,按照朝廷的惯例,一个举人,连当知县的资格都没有,你怎么就当了湖广布政使呢?”

何腾蛟有些尴尬。

“这不是特殊情况吗?”

周山哈哈大笑。

“是啊,何大人,如果按照朝廷的条条框框,就算再过两年,你也没法补齐湖广地区所有的官吏。”

“正好我有个想法,要跟你聊聊。”

何腾蛟拱手道:

“大人你说。”

“在湖广地区,我们也搞一场简易版的科举考试,条件放宽,只要会读书识字就可以参加。”

“每个县搞一场县试,每个府搞一场府试,成绩优秀者立即授予官职。”

何腾蛟想了想,说:

“大人,这个方法倒是不错,可是衙门里有些事情是专业性的,科举考试选拔的这些官员没有经验,一时根本不知道如何做起。”

周山笑道:

“如果你愿意,我可以从登莱和辽东地区再调一部分官员过来,他们都有经验,再搞一场科举考试,很快就补齐了所有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