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只手覆明 > 第91章 守将献降表,兵不血刃下雄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1章 守将献降表,兵不血刃下雄城

朔方军兵临太原城下,连营十里,旌旗蔽日,杀气盈野。

那黑色的军旗,如同一片巨大的阴云,笼罩在太原城头每一个守军的心头。

城外是磨刀霍霍的虎狼之师,城内是人心惶惶、各怀心思的混乱局面。

太原,这座山西的心脏,已然到了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

夜幕降临,太原城内却灯火通明,并非节庆,而是弥漫着一种末日将至的恐慌。

巡抚衙门和守备府内,更是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

山西巡抚宋贤,在签押房内如同困兽般来回踱步。

桌上摊着两封文书,一封是城外朔方军射入的劝降书,措辞强硬却又带着一丝“网开一面”的暗示;

另一封,则是他派往京师的求援信使带回的消息——朝廷自顾不暇,援军无望,只令他“固守待机,以全忠节”。

这“忠节”二字,此刻读来,充满了讽刺和绝望。

“固守?拿什么守?”

宋贤苦笑一声,看着窗外黑沉沉的夜空和远处敌军营地连绵的火光,“城内粮草虽可支数月,然军心已散,民心浮动,晋商巨贾皆怀异志……这城,如何守得住?”

他并非没有想过殉城尽忠,但一想到城破之后,朔方军是否会屠城泄愤?

家中老小何辜?满城百姓何辜?

更何况,那朔方陈远,传闻并非嗜杀之人,反而治军严明,善待降卒……一个“生”的念头,在他心中顽强地滋生着。

与此同时,守备总兵官王朴的府邸内,一场更为直接的密谈正在进行。

在场的除了王朴,还有几位心腹将领,以及两位不速之客——正是太原城内举足轻重的晋商代表,范家的二掌柜和日升昌票号的一位大管事。

“王总戎,局势已然明朗。”

范家二掌柜压低声音,语气却十分坚定,“明朝气数已尽,天子自身难保。

这太原城,守是死路一条,不仅将士白白送死,满城百姓也要遭殃。

朔方陈都督,乃当世英雄,治军有方,爱惜民力。

我等已得确信,只要总戎肯献城归顺,陈都督必保总戎及诸位将军身家性命无忧,官职俸禄,亦可商议。”

王朴紧锁眉头,沉默不语。

他是一员老将,深受皇恩,要他主动献城,背负叛将之名,内心挣扎无比。

一位游击将军忍不住道:“总戎!弟兄们欠饷已久,饥肠辘辘,谁还肯卖命?城外朔方军兵强马壮,秦玉凤那女罗刹更是骁勇难挡!硬拼下去,不过是玉石俱焚!”

日升昌的管事也劝道:“王总戎,识时务者为俊杰。

陈都督志在天下,非残暴之辈。晋商同仁皆愿鼎力支持,保太原免遭战火。

此举,乃是救一城生灵,功德无量啊!”

王朴的目光扫过众人,看到的是一张张充满期待、恐惧或是无奈的脸。

他知道,军心早已散了。

就连他最信任的部下,也已毫无战意。

再想想城内那些富可敌国、手眼通天的晋商们,他们的态度几乎可以决定城池的存亡。

抵抗?或许能换来史书上一笔“忠烈”的虚名,但代价将是无数鲜活的生命和这座千年古城的毁灭。

他长叹一声,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声音沙哑地问道:“陈远……陈都督,果真能保我等性命家小?保太原无恙?”

“千真万确!”

范家二掌柜立刻保证,“我等已与秦将军使者暗通款曲,陈都督有言,凡弃暗投明者,皆是我朔方袍泽,绝不加害!且入城之后,定当秋毫无犯,安民告示!”

这一夜,对王朴和宋贤而言,都是无比漫长而煎熬的。

忠君思想与现实的残酷,个人的名节与满城的存亡,在他们心中激烈交锋。

次日清晨,一夜未眠的王朴,终于做出了决定。

他穿戴整齐,来到巡抚衙门,与同样面色憔悴的宋贤进行了最后一次密谈。

两人相对无言,但从对方眼中,都看到了相同的绝望和无奈,以及那一丝对“生”的渴望。

“宋中丞,”王朴艰难地开口,“为满城百姓计……为将士们留条活路……这城,守不住了。”

宋贤闭上眼,良久,缓缓睁开,颓然道:“一切……由王总戎……斟酌办理吧。”这等于默许了投降。

当日下午,太原城头竖起了白旗。

城门缓缓打开,王朴率领城内主要文武官员,卸去甲胄,身着素服,手捧山西布政使司印信、太原府库册簿以及一份联名签署的“降表”,步行出城,前往朔方军大营请降。

降表中,他们痛陈朝廷昏暗、民生凋敝、流寇肆虐的时局,言明“为保太原百万生灵免遭涂炭”,不得已“顺应天命,归顺王师”,恳请朔方都督陈远“宽仁为怀,收纳降顺”。

朔方军大营,中军帐内。

陈远端坐帅位,秦玉凤、赵胜、柳如是(作为参军)等人分列两旁。

气氛庄严肃穆。

王朴等人跪伏在地,呈上降表和印信。

陈远接过降表,仔细阅看,脸上并无骄矜之色,反而显得十分凝重。

他放下降表,目光扫过跪地的明朝官员,沉声道:“诸位大人请起。”

待众人忐忑不安地起身后,陈远继续说道:“天下糜烂,民不聊生,朝廷失道,非尔等之罪。

今日诸位深明大义,使太原免遭兵火,保全无数生灵,此乃大功一件!我陈远,代表朔方军民,欢迎诸位加入!”

他当即宣布:

1. 原太原守军,愿意留下的,经过整编,纳入朔方军序列,待遇等同;不愿留下的,发放路费,遣散归家。

2. 原明朝官吏,量才录用,愿意继续为官者,经考核后留任;不愿者,可保全财产,安居乐业。

3. 严肃军纪,朔方军入城后,有敢擅取民财、骚扰百姓者,立斩不赦!

4. 开仓放粮,部分赈济城内贫民,稳定人心。

命令一出,王朴、宋贤等人心中大石落地,感激涕零,连连叩谢。

他们没想到,投降后的待遇竟如此优厚,陈远的胸襟气度,远超他们的想象。

随即,秦玉凤率领一支军容整肃、纪律严明的先头部队,昂首进入太原城。

城门口,朔方军的黑色旗帜,缓缓升上了城楼,取代了那面早已失去光泽的大明龙旗。

守将献降表,兵不血刃下雄城。

太原,这座北方重镇,最终以一种相对和平的方式,落入了朔方军手中。

此举,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破坏和伤亡,保全了城市的元气,也极大地展现了朔方政权的包容性和政治智慧。

山西全境,至此基本平定。

朔方都督府的版图和实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张,真正成为了雄踞北方的强大势力。

然而,夺取太原,仅仅是一个新的开始。

如何消化这片广袤富庶的新领土,如何应对接下来必然更加复杂的天下局势,才是对陈远和整个朔方集团真正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