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只手覆明 > 第113章 举旗抗清虏,血战启征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3章 举旗抗清虏,血战启征程

《大陈王讨清虏檄》如同一声震彻寰宇的惊雷,以太原为中心,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黄河内外。

这篇凝聚了血泪与愤怒、昭示着大义与决心的战斗檄文,在死寂而压抑的神州大地上,点燃了无数潜藏的反抗火种。

它不仅仅是一纸文书,更是一面被高高擎起的、染着血与火的战旗,正式宣告了大陈王国与入侵的满清政权之间,进入了不死不休的全面战争状态!

檄文所至,天下响应!

在清军铁蹄蹂躏下的河北、山东等地,无数心怀故国、不甘为奴的义士,秘密传抄檄文,泪流满面,对天盟誓,暗中串联,准备起事。

在烽火连天的江淮流域,仍在坚持抵抗的南明残部(如史可法余部、江北义军等),读到檄文中“共赴国难”的号召,如同在黑暗中看到了灯塔,纷纷派人北上,试图与太原取得联系。

在消息相对闭塞的湖广、四川,一些尚未被张献忠或清军完全控制的地域,地方豪强和士绅也开始重新审视这个来自北方的“陈王”,将其视为可能的希望。

甚至远在东南沿海的南明隆武、永历小朝廷,在收到檄文后,内部也产生了激烈争论,尽管对陈远“僭越”称王心存芥蒂,但面对共同的、更凶残的敌人,一种潜在的、脆弱的“抗清统一战线”的雏形,开始在绝望中萌芽。

当然,檄文也彻底激怒了北京紫禁城里的多尔衮。

他原本对这个盘踞西北、态度暧昧的陈远心存疑虑,试图招抚或暂时稳住,如今对方竟公然发布讨伐檄文,将自己斥为“虏首”,将清军暴行公之于众,这无异于撕破脸皮,宣判了双方你死我活的最终结局。

多尔衮勃然大怒,一方面严令各地清军加紧镇压任何与檄文相关的活动,另一方面,紧急调整军事部署,将原本用于追击李自成残部和经略中原的部分精锐,开始向山西方向集结,准备对这个胆大妄为的“陈逆”施以雷霆一击!

山雨欲来风满楼!

战争的阴云,以前所未有的浓度,笼罩在大陈王国的边境线上。

太原,晋王府,已彻底转变为战争大本营。

气氛紧张而有序,传递军情的马蹄声、调兵遣将的号令声、工坊赶制军械的锤击声,交织成一曲雄壮而悲怆的战歌。

陈远深知,檄文既出,便再无退路。

清军的报复性进攻随时可能到来。

必须抢在敌人完成全面部署之前,主动出击,打出威风,鼓舞天下抗清士气,并在实战中检验和锻炼部队!

这一日,陈远顶盔贯甲,腰悬佩剑,在秦玉凤、柳如是、苏婉清、赵胜等文武重臣的簇拥下,登上了太原城高大的点将台。

台下,五万大陈精锐将士,盔明甲亮,刀枪如林,旌旗蔽日,肃杀之气直冲云霄。

经过数年严格训练和充足补给,这支军队早已脱胎换骨,成为当世罕见的虎狼之师。

更引人注目的是,军阵中配备了相当数量的火炮和火铳部队,闪烁着冷冽的金属光泽。

点将台中央,一面巨大的玄色旗帜迎风猎猎展开,旗帜中央,并非龙纹,而是绣着一只脚踏苍狼、昂首向天的白色神骏,寓意着锐意进取、守护北疆、雄视天下!

这正是大陈的王旗!

陈远目光如电,扫过台下无数张坚毅而年轻的面孔,运足中气,声音如同洪钟,传遍全场:

“大陈的将士们!”

“在!”五万人齐声怒吼,声震天地。

“建虏肆虐,神州陆沉!

扬州十日,冤魂未息!

嘉定三屠,血海深仇!

剃发易服,辱我祖先!

此仇此恨,不共戴天!”

陈远的声音充满了悲愤与力量,每一个字都敲打在将士们的心头。

台下将士呼吸粗重,眼中喷薄着怒火。

“我等身为华夏儿郎,岂能坐视衣冠沦丧,祖宗蒙羞?

今日,本王在此,告祭天地,誓师出征!

举起的,不仅是这面王旗,更是我华夏不屈的脊梁!

要用的,不仅是手中的刀枪,更是我族复兴的希望!”

他拔出佩剑,直指东方:“我们的目标,不是割据自保!

而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将那些践踏我们土地、杀戮我们同胞的强盗,赶回他们的白山黑水!

用他们的血,祭奠死难的英灵!

用我们的胜利,告慰列祖列宗!”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台下将士的热血被彻底点燃,发出排山倒海般的怒吼,兵刃顿地,发出沉闷而有力的轰鸣。

陈远待声浪稍平,继续道:“前路必然艰险,敌人异常凶残!

但本王相信,正义在我,民心在我!

我大陈将士,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更有保家卫国之赤诚!纵有千难万险,也必将其踏为齑粉!”

他剑锋转向台下众将:“秦玉凤!”

“末将在!”一身戎装的秦玉凤踏步出列,英姿飒爽。

“命你为平虏大将军,总领前军,率铁骑一万,精兵两万,即日东出井陉,兵锋直指真定、保定!扫荡清军哨所,收复失地,解救百姓!遇敌,则坚决歼灭之!”

“末将遵命!定不负王上所托!”秦玉凤抱拳领命,杀气凛然。

“赵胜!”

“末将在!”

“命你为镇北将军,率军一万,镇守大同、雁门关一线,严防死守,绝不容建虏一兵一卒踏入我境!同时,派出游骑,袭扰清军粮道!”

“末将得令!”

“苏婉清!”

“臣妾在!”苏婉清上前一步,虽不着甲胄,但神色坚毅。

“命你总揽后方,统筹粮草、军械、医药,保障大军供给,安抚流民,稳定民心!此战之后勤,系于你一身!”

“臣妾必竭尽全力,确保前线无虞!”

“柳如是!”

“臣妾在。”

“命你掌管机要,联络四方抗清义士,传达王命,鼓舞士气,掌控舆情!”

“臣妾领旨!”

一道道命令下达,整个战争机器高效运转起来。

誓师完毕,大军开拔。

秦玉凤一马当先,率领三万精锐,如同出闸的猛虎,浩浩荡荡开出太原,向着东方,向着被清军占领的故土,挺进!

黑色的王旗在风中狂舞,那只白色的神骏仿佛要腾空而起,引领着这支为生存、为尊严而战的军队,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收复河山的血火征途!

举旗抗清虏,血战启征程。

随着大陈王旗的东指,一场旨在拯救文明、光复华夏的民族解放战争,正式拉开了悲壮而惨烈的序幕。

陈远和他的大陈王国,不再是一个割据势力,而是扛起了领导整个汉民族反抗异族暴政的历史重任。

前方的道路,注定布满荆棘与尸骨,但这一刻,所有人的心中,都燃烧着不屈的火焰和必胜的信念!

神州陆沉的至暗时刻,终于有人,敢于向那无尽的黑暗,刺出了第一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