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穿越成为不朽行走 > 第52章 一箭之劫,得遇医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2章 一箭之劫,得遇医圣

那老者看着榻上吴刚胸口那支几乎洞穿肺腑的狼牙箭,以及周围汩汩外冒的红色血液,眉头紧锁。

沉声道:“此箭伤及要害,瘀血内积,气息已如游丝,凶险异常……”

“老先生,求你,救救我们大当家!”沙摩柯噗通一声,竟直接单膝跪地,虎目含泪,声音嘶哑,全无平日的悍勇,只剩恳求。

少女似有不忍,轻轻拉了拉父亲的衣角。老者叹了口气,终是上前,仔细探查吴刚的伤口,又搭上其腕脉,闭目凝神片刻,缓缓道:

“箭簇入体极深,且力道刚猛,震伤了心脉。若非……他自身根骨似乎异于常人,此刻早已毙命。”

他看了一眼焦急的沙摩柯和周围满含期待的义军,

“也算你们运气,遇上了老夫。换作旁人,怕是无力回天。”

言罢,他不再多言,示意女儿打开随身的药箱。箱中刀具、银针、药瓶琳琅满目。他先以金针封住吴刚伤口周围几处大穴,暂缓血流,随后用刀具,手法稳定而精准地切开伤口皮肉,小心翼翼地剥离箭簇。

整个过程,老者神情专注,额角微微见汗,那少女则在旁熟练地递上工具、止血药粉。

当啷一声,染血的箭簇被取出扔在铜盘里。老者又取出数种研磨好的药散,内服外敷,再用洁净麻布仔细包扎妥当。

做完这一切,他才长舒一口气,抹了把汗,对紧张注视的沙摩柯道:

“命,暂时保住了。但能否醒来,何时能醒,看他自己的造化了。接下来七日,乃是关键,需有人时刻看护,按时换药服药,若有高热,需即刻以针灸退热。”

沙摩柯闻言,紧绷的神经稍松,再次郑重抱拳:

“多谢老先生救命之恩!沙摩柯代全军弟兄,谢过了!”

不知过了多久,一丝微弱的光亮和模糊的人声逐渐将吴刚从深沉的昏迷中拉扯出来。

他艰难地睁开沉重的眼皮,模糊的视线渐渐聚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带着担忧和些许疲惫的清秀脸庞,约莫十六七岁年纪,眉眼温柔,正小心翼翼地用湿布擦拭他的额头。

“你…你终于醒了?”

少女见他睁眼,顿时露出惊喜之色,连忙朝外轻声呼唤:“爹!他醒了!他醒过来了!”

吴刚想开口,却只觉得喉咙干涩灼痛,发不出声音,只能微微动了动手指。

少女连忙端来一碗温水,用汤匙一点点喂给他。清凉的液体滋润了喉咙,稍稍缓解了那火烧火燎的感觉。

这时,一位年约四旬、面容清癯、穿着洗得发白的文士长衫的中年男子快步走了进来。

他神色间带着医者特有的温和与专注,看到吴刚苏醒,眼中也露出一丝欣慰。

他上前坐下,仔细地为吴刚把脉,又查看了他胸口的伤势。

“万幸,万幸。”

中年文士长舒一口气,

“将军真是吉人天相。箭劲刚猛,震伤肺腑,伤口又深及见骨,失血极多…能熬过来,实属不易。如今脉象虽仍虚弱,却已趋于平稳,好生调养,应无大碍了。”

吴刚虚弱地笑了笑,用微弱的气声道:

“多谢…先生…救命之恩…还未请教…先生与姑娘…高姓大名…”

那文士温和道:“老朽南阳张机,字仲景。这是小女张小容。路经此地,恰逢战乱,见伤者众多,便略尽绵力罢了。”

张机?张仲景?!

吴刚心中掀起惊涛骇浪!眼前这位,竟是后世尊称为“医圣”的张仲景!他竟然在此时此地出现了!历史上张仲景确实曾任长沙太守,但也活跃于荆州一带,此时出现在武陵周边,倒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吴刚心念微动,眸光深处似有星芒流转,无形精神力如丝般探出

【张仲景】

【境界】:凡体三段

【战力】:42

【状态】:气血渐衰(劳心所致),心神耗损(钻研药理)

【专精】:

医药理学(宗师95%),

针灸之术(大师85%),

瘟病防治(宗师95%),

【弱点】:体魄为凡,近身易伤。忧思过甚,易损心神。

吴刚强压下心中的震惊,面上不动声色,只是感慨道:

“原来是张先生…久闻先生医术通神,乃当世扁鹊…今日得蒙相救,吴刚…感激不尽…”

他这话倒并非完全虚言,确实充满了敬意。

张仲景摆摆手,神色略显黯然:

“乱世飘零,疫病横行,生灵涂炭,老朽区区医术,又能救得几人?当不得将军如此盛赞。”

他见吴刚气息依旧微弱,便道:

“将军刚醒,还需静养。小容,你去将煎好的药端来。”

张小容乖巧地应声而去。两人出去后。吴刚偷偷从系统中取出一张黄巾气血符使用,身上伤势明显好转。

他目光扫过张仲景父女,以及门外隐约传来的伤兵哀嚎声,心中立刻有了计较。他必须留下这位医圣,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这满城的伤患,以及未来可能爆发的瘟疫。

当张仲景再次进屋时,吴刚看着张仲景眉宇间的忧色,他深吸一口气,牵动伤口,脸上露出痛苦之色,声音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恳切与现实的沉重:

“先生也看到了…吴刚如今…已是废人一个,自顾不暇。而这城中,还有数百弟兄…皆是昨日血战幸存,如今缺医少药,哀鸿遍野…他们…与吴刚一样,皆是等着救命之人。”

他目光紧紧盯着张仲景,语气转为半是请求,半是陈述利害的商量,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胁迫:

“先生仁心妙手,难道忍心见死不救?吴刚斗胆,恳请先生暂代这医务营队长之职,主持救治事宜!所需药材,我必令手下尽力搜寻。待…待城中伤患情况稳定,吴刚伤势稍愈,能起身理事之时,必奉上盘缠,礼送先生与令嫒安然离开!绝不敢久留先生,陷先生于不义!但若先生此刻执意离去,且不说城外官军环伺,路途凶险,便是这满营伤兵无人救治,哗变起来,吴刚重伤在身,只怕…也护不住先生周全。”

他言辞恳切,但略有威胁之意,同时更是直接点明了如今遍地伤员的现实需求。

张仲景闻言,面露沉吟。他一路行来,所见惨状确实触目惊心,医者父母心,他无法不动容。但义军是反贼,如果与反贼共事,他怕日后会被清算,倘若现在不从可能立刻被清算。

吴刚这番话,既点明了张仲景父女此刻身处险境的客观现实,又以伤兵的悲惨境遇和自身重伤无法理事为由,将暂代医官的请求包装成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互助”,最后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看似可行的离开承诺。

张仲景闻言,面色变幻。他看了一眼门外不时抬过的担架,听着那压抑的呻吟,医者的本能让他无法断然拒绝。乱世之中,他携女漂泊,本就艰难,此刻若强行离开,前途未卜,而留下,至少能救治眼前这些鲜活的生命。更何况,吴刚的话虽委婉,但也点出了拒绝可能带来的风险。

他沉默良久,目光扫过吴刚苍白而诚挚的脸,又看了看女儿担忧的眼神,最终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

“唉…罢矣。医者父母心,见伤不救,有违天和。老朽便暂留些时日,协助处理伤患,直至将军能起身理事。望将军届时…莫忘今日之言。”

吴刚心中一块大石落地,强撑着精神道:

“先生高义!吴刚…必不敢忘!一切…便有劳先生了!”

他挽留张仲景,固然有报答救命之恩的心思,但更多是看中了这位“医圣”无可估量的价值。

在这乱世,一位神医及其传承,无疑是巨大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