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穿越成为不朽行走 > 第170章 江州采购,官兵抢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0章 江州采购,官兵抢船

188年的冬天,似乎比往年更加酷烈。来自北方的寒风,毫无阻碍地掠过长江江面,带着刺骨的湿气,侵入龙虎寨的每一个角落。尽管吴刚已经下令,利用船只去更远的上游无人区砍伐木材,并紧急推广了“火炕”的建造之法——这种利用炊烟余热温暖土炕的设施,让许多寨民在夜晚得以抵御严寒,但燃料的短缺依旧像一片阴云,笼罩在众人心头。

更让人忧心的是衣物。大多数寨民和普通士卒,穿的还是用芦苇、柳絮甚至干草填充的“棉衣”,这种衣物看似厚实,实则既不保暖又不耐穿,在湿冷的江风面前如同纸糊。冻疮、伤寒开始零星出现,张仲景带着医务营日夜忙碌,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医务营忙得不可开交,药材储量也是急剧减少,取暖之物,是当前最大的困境。

“必须尽快采购一批布匹,最好是厚实的麻布、葛布,若能找到棉花就更好!”

吴刚看着校场上一些冻得鼻头发红、却依旧坚持训练的士卒,心中做出了决定。铁矿要寻,煤炭要找,但眼前弟兄们的温饱,更是刻不容缓。

考虑到此行主要是商业采购,而非战斗,吴刚决定轻装简从。他带上心思灵敏、需要多见世面的庞统,负责护卫和应对突发情况的典韦,精通水路和对外交涉的甘宁,以及负责情报和侦察的飞豹。

随行二十名精干亲卫,乘坐那艘经过改造、可容纳百人的原官船旗舰“破浪号”,沿着长江,北上,目标直指巴郡治所,商业相对发达的江州。

江水苍茫,两岸山色枯黄,尽显冬日的萧瑟。庞统是趴在船舷边,看着倒退的景色,小脸上满是新奇,不时向甘宁询问水文地理,向飞豹打听沿途风土人情,倒是冲淡了不少旅途的寂寥。

“老师,我们为何不去更近的涪陵,或是返回襄阳采购?”

庞统裹了裹身上那件吴刚特意给他找来的、稍厚实些的皮袄,呵着白气问道。

吴刚望着北方,解释道:“涪陵虽近,但商贸不及江州繁荣,物资种类和数量恐有不足。襄阳……我们刚离开不久,且与蔡氏合作初定,不宜频繁往来,引人注目。江州郡连接荆益,水陆要冲,商贾云集,应能买到我们急需的物资。”

他心中还有一层考量,江州地处四川盆地的门户,各方势力的缓冲地带,情况相对复杂,也更方便他了解周边局势,或许还能探听到一些关于“黑石”的消息。

船行数日,这日傍晚,抵达了巴郡下属一个名为“临江镇”的码头。

天色已晚,加之江面起雾,不宜夜航,吴刚便下令在此停泊过夜,明日一早再进城采购物资。

临江镇规模不大,但因靠着码头,倒也客栈、酒肆林立,显得有些热闹。吴刚令大部分亲卫留在船上戒备,自己则带着庞统、典韦、甘宁、飞豹以及四名亲卫下船,打算找家客栈歇脚,顺便打听一下宜都郡城的物价行情。

他们刚刚在镇上最大的“客栈”安顿下来,还没来得及喝口热茶,留在船上的亲卫队长便急匆匆赶来禀报:

“主公!码头上来了一伙人,衣着各异,但步履整齐,眼神彪悍,不像寻常百姓或商旅。他们围着我们的船指指点点,似乎……不怀好意。”

吴刚眉头一皱,与甘宁、典韦交换了一个眼神。出门在外,最怕的就是这种地头蛇。

“走,回去看看。”

一行人迅速返回码头。只见“破浪号”周围,果然围了五十来个精壮汉子,为首一人,腰佩环首刀,面色倨傲,正是这支队伍的领队。

见到吴刚等人回来,那为首汉子上下打量了一番,目光尤其在吴刚的银发和典韦、甘宁那异于常人的体魄上停留片刻,随即抱了抱拳,语气还算客气,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

“这位先生请了!在下等人有紧急公务在身,急需渡江。看阁下这艘船甚为坚固快捷,不知可否行个方便,将此船转让于我等?价钱嘛,好商量。”

开口就要买船?吴刚心中冷笑,这艘“破浪号”是龙虎寨的旗舰,经过初步蒙冲化改造,无论是速度、坚固度还是载重,都远非普通船只可比,乃是水寨的重要资产,岂是金钱可以衡量的?更何况,对方这架势,可不像是真心实意来做买卖的。

“抱歉,此船乃我等安身立命之本,恕不出售。”

吴刚语气平淡,却斩钉截铁。

那汉子脸色微微一沉,似乎没料到吴刚拒绝得如此干脆。那汉子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再次看向吴刚时,语气已带上了威胁:

“先生恐怕还不知道我们的身份吧?”

他缓缓从怀中掏出一块黑黝黝的铁牌,上面刻着篆文和猛虎图案,赫然是官府的令牌!

“我等乃益州从事麾下!奉命执行紧急军务!征用尔等船只,乃是朝廷法度!尔等岂敢违抗?”

那汉子高举令牌,声音陡然拔高,试图以官威压人。

吴刚面色平静,再次拒绝:

“此船乃我等根本,既不卖也不外借。”

领队这人脸色一沉,心中焦躁。他身边一名年轻人,面容刚毅,眉宇间带着一丝正气,此刻忍不住低声劝道:

“李都尉,强租民船,恐与法理不合,亦会惊扰地方,是否再想想其他办法?”

这支队伍正是益州蜀郡的官兵。

李都尉正烦躁,闻言不喜地瞪了这名副将一眼,呵斥道:

“你懂什么!陆路损失惨重,若无快船,如何保障……任务完成?休要多言!”

他不再理会,转回头看向吴刚,语气已带威胁:

“先生当真不肯通融?那就休怪李某执行军务,手段强硬了!来人,准备登船!”

他一声令下,身后官兵立刻抽出兵刃,作势欲冲。

“我看谁敢!”

甘宁暴喝一声,短戟在手,跃众而出。

典韦更是双戟一碰,发出沉闷巨响,煞气冲天。

“动手!”

领头李都尉心知无法善了,唯有硬抢,挥刀便指挥手下围攻。

刹那间,码头之上,刀光剑影,呼喝骤起!

吴刚带来的二十名亲卫皆是龙虎寨百战余生的精锐,虽人数处于劣势,但结阵而战,彼此呼应,一时间竟与那五十余名官兵杀得难解难分。惨叫声、兵刃碰撞声不绝于耳。

然而,真正决定战局的,却是典韦与甘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