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顶流伪装月薪5000后 > 第65章 见 “大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金融街,华灯初上。

摩天大楼玻璃幕墙反射着都市的霓虹,勾勒出冰冷而繁华的天际线。

金茂大厦是其中颇负盛名的一栋,进出皆是衣着光鲜、步履匆匆的金融精英。苏晚站在楼下,仰望着高耸入云的A座,深吸了一口气,感觉自己像一只误入钢铁丛林的小兽。

她整理了一下裙摆,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更镇定一些,然后走进旋转门。

大堂灯火通明,光可鉴人。前台穿着制服的保安目光锐利地扫过每一个进入的人。苏晚报出王洪的名字和公司,前台核实后,递给她一张临时访客卡,指引她前往高区电梯。

电梯高速上升,耳膜微微有些压迫感。苏晚看着楼层数字不断跳动,心脏也跟着越跳越快。

“叮——”

18楼到了。

电梯门无声滑开。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铺着厚地毯的安静走廊,两侧是深色的木门,挂着一个个听起来就很高大上的投资公司、基金公司的铜牌。

“宏图投资咨询”的牌子在其中并不起眼。

苏晚找到1806室,再次深呼吸,然后敲了敲门。

门很快被打开。一个穿着poLo衫、身材微胖、笑容满面的中年男人出现在门口,正是名片上的王洪。他看起来比照片上更显富态,眼神精明,带着生意人特有的热络。

“是苏小姐吧?快请进快请进!”王洪热情地侧身让开,目光在苏晚身上快速扫过,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评估意味。

“王总您好,打扰了。”苏晚露出一个略带拘谨和期待的笑容,走了进去。

办公室不大,装修却颇为讲究,红木办公桌,真皮沙发,博古架上摆着些陶瓷工艺品,墙上挂着不知名的水墨画,试图营造出一种“有实力有品味”的氛围,但隐隐透着一股暴发户的刻意感。

“坐,别客气。”王洪招呼苏晚在沙发上坐下,亲自给她泡了杯茶,“尝尝,正宗的武夷山大红袍,朋友刚送的。”

“谢谢王总。”苏晚双手接过茶杯,小心地抿了一口。茶香浓郁,确实比她平时喝的茶包好太多。

王洪在她对面的沙发坐下,身体微微前倾,摆出一副推心置腹的姿态:“苏小姐真是年轻有为啊,赵主管可是在我面前把你好好夸了一通,说你在总裁办做事细心,能力强,是棵好苗子!”

“赵主管过奖了,我就是个实习生,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苏晚谦虚地低下头,扮演好一个渴望机遇又有些忐忑的年轻人。

“哎!谦虚!现在的年轻人,像你这么踏实谦虚的不多了!”王洪大手一挥,语气夸张,“赵志伟那个人啊,能力是有的,就是有时候眼界窄了点,待在沈氏那种大集团,按部就班,熬资历,能有什么大出息?”

他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的“辉煌”履历,如何在正鸿资本叱咤风云,如何眼光独到抓住机遇,现在又如何自立门户,准备大干一场。言语间充满了对沈氏集团那种“僵化体制”的不屑,和对自身“灵活高效”的吹捧。

苏晚安静地听着,适时地点头,露出钦佩的表情,心里却在快速分析。

王洪的表现,很像一个急于证明自己、并且想从老东家挖墙脚的前高管。他对沈氏的抱怨似乎也合情合理。

但是,当他提到“正鸿资本”时,眼神里那一闪而过的复杂情绪,以及偶尔流露出的、对沈氏内部情况过分细致的打听,让苏晚始终保持着警惕。

“所以说啊,小苏,”王洪终于结束了自我吹嘘,回到正题,“跟着我干,绝对比你待在总裁办有前途!我们虽然公司刚起步,但项目资源、人脉渠道,那是一般小公司比不了的!待遇方面,你尽管开口!”

他身体前倾,压低了声音,语气充满诱惑:“而且,我们这种小公司,没那么多条条框框,更看重个人能力!像你在总裁办,肯定能接触到不少核心项目吧?比如……我听说你最近在跟进的FN系列?”

来了!终于切入核心了!

苏晚心里一凛,脸上却露出恰到好处的茫然和一点小骄傲:“FN项目?是接触了一些基础的数据核对工作,不过都是些表面功夫,核心的东西也轮不到我一个小实习生……”

“哎!基础工作才见真章!”王洪眼睛一亮,仿佛找到了知音,“数据核对最考验细心和耐心!FN项目我记得……好像跟宏达精密电子厂有些关联?那家厂子……水可不浅啊。”

他看似随意地提起宏达厂,目光却紧紧盯着苏晚。

苏晚的心脏猛地一跳。宏达厂!那份有标记的审计报告!

她努力维持着表情的自然,甚至带上了一点好奇:“宏达厂?水很深吗?我倒是整理过他们一份旧的审计报告,没看出什么特别的呀……”她故意歪了歪头,像个努力回想却一无所获的新人。

王洪仔细观察着她的表情,似乎没发现破绽,呵呵笑了两声:“没什么,都是些陈年旧事了。我也是以前在正鸿的时候,跟他们打过一点交道,印象比较深。”他轻描淡写地带过,但苏晚捕捉到他眼底一闪而过的放松。

他在试探!试探她是否知道宏达厂和那些标记的秘密!

“哦……”苏晚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然后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拿出那份“拼多多神机”上打印出来的、关于FN项目第三季度数据的汇总报告(当然是那份做过手脚的版本),双手递给王洪,“王总,这是我最近做的一部分工作成果,虽然很粗浅,但也代表了我目前的能力水平,请您指教。”

她递出这份报告,是一石二鸟。既符合她“寻求新机会、展示自己”的人设,又能再次试探王洪对FN项目数据的反应。

王洪接过报告,翻看得比陈秘书仔细得多。他的目光在那些数据上逡巡,特别是在那几个被“修正”过的地方停留了片刻,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沙发扶手。

苏晚紧张得手心冒汗。

他能看出这是份被动过手脚的报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