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顶流伪装月薪5000后 > 第137章 社交速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沈老爷子冻结沈砚巨额资金权限的消息,如同一颗深水炸弹,在沈氏集团内部掀起了滔天巨浪。

虽然明面上的理由是“经验不足”和“引发不稳定因素”,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是老爷子对沈砚在老宅宴会上公然“叛逆”的雷霆回应,也是一次极其严厉的警告和权力制衡。

安全屋内的气氛,因为这条内部指令和p.t.A的资金窃取计划,变得更加微妙而紧张。

“老板,情况不太妙。”

顾琛的虚拟影像投射在主控室中央,脸上是前所未有的凝重,“几个原本摇摆不定的董事,态度开始暧昧。东南亚基建基金的评审会,摆明了是场鸿门宴。老爷子这是要逼您在所有人面前,要么低头,要么……彻底出局。”

沈砚站在屏幕前,看着那份权限冻结的文件和p.t.A的“50亿”资金指令,脸上看不出喜怒,但紧抿的唇线和周身散发的低气压,昭示着他内心的风暴。

他就像一个被临时卸除了主要武器的将军,却要面对内外夹击的敌军。

苏晚安静地坐在一旁,没有打扰他思考。她能理解这种被至亲之人从背后掣肘的痛楚与愤怒。

她看着屏幕上那刺眼的“50亿”,一个念头忽然闪过。

“沈总,”她轻声开口,打破了沉寂,“p.t.A的指令,要求资金从‘东南亚基建基金’出,时限两周。而老爷子恰好在这个时间点冻结您的权限,并让您去参加这个基金的评审会……这会不会,太巧合了?”

沈砚猛地转头看向她,深邃的眼眸中锐光一闪:“你的意思是?”

“我有个猜测,”苏晚走到主控屏前,指着那条指令,“老爷子……他是不是可能也察觉到了什么?比如,这个基金内部有问题?他冻结您的权限,或许不全是打压,也可能是一种……变相的保护?或者,他是在用这种方式,逼您去查清基金内部的问题?毕竟,您现在‘无事可做’,正好有‘精力’去关注这些‘细节’。”

这个角度极其刁钻,却并非不可能。

沈擎苍老谋深算,绝不会仅仅因为孙子的“不听话”就自断臂膀,削弱集团未来的掌控者。更可能的是,这是一盘更大的棋,考验、磨砺、甚至借力打力。

沈砚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恍然,有讥讽,也有更深的沉重。

他明白了苏晚的意思。

老爷子是在告诉他:你想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可以,但要用你自己的本事,在有限的资源下,去解决连我都觉得棘手的问题。证明你的价值,而不是仅仅依靠继承人的身份。

“顾琛,”沈砚迅速下令,声音恢复了惯有的冷静与决断,“调整调查方向。第一,深挖东南亚基建基金所有核心管理人员,尤其是与It、财务、境外支付相关的人员背景,交叉比对与已知p.t.A关联点的信息。第二,动用我们目前还能调动的一切边缘资源和‘暗线’,从基金外围合同、分包商、异常资金流向入手。第三,评审会的所有材料,准备双份,一份明,一份暗。”

“明白!”顾琛领命,影像消失。

战略方向确定,但执行起来却面临着现实难题——沈砚的核心权限被冻结,很多原本一句话就能调动的资源,现在需要绕很大的圈子,甚至需要他亲自去“恳求”或“交易”。

这对于习惯了绝对掌控的沈砚来说,无疑是极其憋屈和低效的。

于是,安全屋内出现了极其诡异的一幕:

沈砚拿着加密通讯器,试图联系一位掌握关键数据的海外分析师,语气是他极少使用的、带着些许僵硬的“客气”:“李博士,关于东南亚地区的地质水文数据,希望能得到您的专业支持……”

对方似乎在推诿。

沈砚的眉头蹙起,语气下意识地变得冷硬:“这是集团战略项目……”

苏晚在一旁听着,忍不住扶额。她走过去,轻轻碰了碰他的手臂,用口型说:“求人!态度!你现在不是沈总了!”

沈砚看着她,眼神里闪过一丝茫然,似乎“求人”这个词不在他的行为词典里。

他深吸一口气,尝试调整语气,但说出来的话依旧带着命令式的余韵:“……数据共享,对双方都有利。希望您能重新考虑。”

结果可想而知。

挂断通讯,沈砚脸色阴沉。

苏晚叹了口气,拿出自己的平民手机(经过安全处理),翻着一个本地生活分享App,说道:“沈总,您看,这就好比你想在菜市场让大妈送你两根葱,你不能直接说‘把葱给我,这对你的摊位形象提升有利’。你得说,‘阿姨,您这菜真水灵,我常来您这买,今天这肉有点多,能搭我两根葱吗?’ 这叫人情世故。”

沈砚盯着她的手机屏幕,上面是各种打折优惠和邻里吐槽,仿佛在观摩一种他完全无法理解的底层社会运行代码。他沉默了很久,才憋出一句:“效率低下,逻辑链不清晰。”

“但有用。”苏晚收起手机,看着他,“您现在就是被‘贬’到我们‘月薪五千’阶层体验生活了,沈总。得学会用我们的方式解决问题。”

接下来的半天,成了沈砚的“平民社交速成班”。

苏晚模拟各种场景,教他如何“说软话”、“套近乎”、“利益交换”(小范围的),甚至如何适当地“示弱”。

沈砚学得极其痛苦,他那颗习惯于处理亿万级数据和并购案的大脑,在处理这种“低效模糊”的人际关系时,频频卡壳。

他看着苏晚熟练地模拟着如何跟一个技术宅男分享最新游戏资讯来换取一点非关键信息,眼神里充满了费解。

“为什么分享非工作相关的娱乐信息,能增加数据获取概率?”他忍不住问。

“因为这是建立‘信任’和‘好感’的润滑剂,”苏晚解释,“让人感觉你不仅是来索取价值的,也是个‘活人’。”

沈砚若有所思,然后低头在自己的平板上下载了那个生活分享App,并开始浏览最新的科技板块,试图理解所谓的“共同话题”。

那副认真研究的模样,让苏晚觉得又好笑又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