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顶流伪装月薪5000后 > 第149章 桃源囧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最终,面包车拐进了一条坑洼不平的乡间小路,停在了一个挂着“闲云农家乐”招牌的院落前。

院子看起来有些年头,木制招牌上的漆皮斑驳脱落,几间红砖平房看起来朴实无华,院子里散养着几只鸡鸭,角落里堆着柴火,一只大黄狗懒洋洋地趴在门口晒太阳,充满了浓郁的、未经修饰的乡土气息。

“这里……是新的安全点?”苏晚有些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的景象。这与她想象中的、哪怕只是概念中的“安全屋”相去甚远。这里看起来……太普通了,普通到仿佛与“伯爵”、p.t.A那些听起来就高大上的威胁毫不相干。

“嗯。”沈砚应了一声,率先下车,目光快速而专业地扫过周围环境——泥土地面、低矮的围墙、远处的树林,似乎在评估安全系数和视线盲区,“‘镜影’协议下的安全点,追求的是绝对的低调和环境融合。”

顾琛没有下车,他在车上快速说道:“老板,苏小姐,这里的基础物资已经备齐,老陈是自己人,绝对可靠。我会在外围策应,清理尾巴。你们安心住下,有情况我会第一时间联系。”说完,他朝苏晚点了点头,便驾驶着面包车迅速离开,消失在乡间小路的尽头。

沈砚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木质栅栏门,带着苏晚走了进去。院子很安静,似乎没有其他客人。

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军绿色外套、头发花白、身形干瘦却显得很硬朗的老头,正背对着他们,坐在一个小马扎上,低着头,专注地……用一块油石打磨着一把柴刀的刀刃?磨刀石和金属摩擦发出的“噌噌”声,在寂静的院子里显得格外清晰。

听到脚步声,老头动作停住,缓缓回过头,露出一张饱经风霜、皱纹深刻如同沟壑的脸,一双眼睛却异常锐利清明,像盘旋在高空的鹰隼,瞬间锁定了来人。

他的目光在苏晚脸上短暂停留,带着审视,最后落在沈砚身上,只是微微点了点头,没有任何多余的寒暄,仿佛他们的到来早已在意料之中。

“老陈,”沈砚似乎认识他,语气里带着一丝罕见的、近乎尊敬的意味,“打扰了。”

被称作老陈的老头没说话,浑浊却锐利的目光在沈砚和苏晚交握的手上扫过,鼻子里几不可闻地“嗯”了一声,然后用手中寒光闪闪的柴刀刀尖,随意地朝院子最里面那间看起来最旧的屋子点了点,算是指明了去处。

随后,他便继续低头,“噌噌”地磨他的柴刀,仿佛那才是世界上唯一值得投入的事情。

苏晚心里有点发毛,下意识地抓紧了沈砚的手,小声说:“这位大爷……气场好强。” 她感觉老陈看她那一眼,像是把她从里到外都评估了一遍。

沈砚微微侧头,低声安抚:“嗯,他以前是这片山区的护林员,独自在山里待了几十年,方圆百里的野兽和……不速之客,都怕他。自己人,放心。”

苏晚:“……” 护林员?这解释,配合着那磨刀的架势,怎么感觉更吓人了?这真的不是哪个退隐的江湖大佬吗?

沈砚带着她走向那间指定的屋子。推开同样吱呀作响、仿佛随时会散架的木门,里面的景象让苏晚再次愣住。

屋子不大,陈设极其简单,或者说简陋——一张铺着旧棉絮的硬板床,一张油漆剥落、满是划痕的旧木桌,两把摇摇晃晃的木头椅子。墙壁是粗糙的红砖直接裸露,连白灰都没刷,地面是夯实的泥土地,坑洼不平。唯一的现代化物品,是桌子上一台老式收音机和角落里的一个塑料外壳泛黄的热水壶。

这……简直是瞬间穿越回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条件有限,忍耐一下。”沈砚将唯一的背包放在那张看起来就不太牢靠的床上,语气平静,仿佛眼前这一切再正常不过。

苏晚摇摇头,努力挤出一个笑容:“能安全就好。” 她只是有点无法将眼前这个家徒四壁、充满原始气息的环境和身边这个习惯了顶级奢华、连呼吸的空气都可能经过净化的男人联系起来。这种极致的反差,本身就充满了荒诞的喜剧感。

然而,接下来沈砚的举动,更是将这种反差萌和喜剧感推向了高潮。

他似乎试图对这里进行一番“安全检查”,以展现他的专业和可靠。他走到窗边,想检查那木制的窗户插销,结果手指刚用力,那饱经风霜的木头插销竟“咔嚓”一声,脆生生地断成了两截。

沈砚拿着那截断掉的木销,沉默地看了两秒,然后若无其事地将其放在窗台上,评价道:“材质老化,结构强度不足,安全系数低。”

苏晚看着他那副一本正经分析事故原因的样子,终于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沈砚回头看她,眼神里带着点被嘲笑的无奈,以及一丝“这地方确实超出我常识范畴”的茫然。

他走到墙边,想检查墙壁的坚固程度,手指刚碰到粗糙的红砖墙面,就被灰尘和蛛网弄脏了指尖。他看着自己沾了灰的、骨节分明的手指,眉头立刻蹙紧,显然在进行激烈的心理斗争——是立刻找东西擦手,还是继续执行安全检查。

最终,他那深入骨髓的洁癖和优雅占据了上风。苏晚眼睁睁看着他从运动服口袋里(居然还保持着随身携带手帕的习惯!)掏出一块折叠整齐的、质地一看就极好的深灰色真丝手帕,慢条斯理、仔仔细细地擦拭着每一根手指。

那动作,优雅得不像在擦灰,倒像古董鉴定师在保养一件珍贵的玉器。

苏晚笑得弯下了腰:“沈总……您这安全检查,仪式感……哈哈哈……仪式感挺足啊!就是效果有点……费插销和手帕。”

沈砚动作一顿,耳根微不可察地泛红,回头看她,眼神里带着点窘迫和警告,但更多的是对她笑得如此开怀的纵容。他收起手帕,决定跳过墙壁检查,指了指床底:“顾琛说,那里有个箱子,是应急物资。”

苏晚好不容易止住笑,好奇地弯腰,从床底拖出一个落满灰尘、看起来颇有年头的木箱。

打开一看,里面除了压缩饼干、矿泉水、急救包等常规物资外,居然还有两包……火锅底料!还是最经典的麻辣牛油口味!

“这……”苏晚举起火锅底料,表情复杂地看向沈砚,“你们的应急物资,品类还挺……丰富多样,充分考虑到了极端环境下的……精神慰藉需求?”

沈砚看了一眼那两包红艳艳的底料,面不改色,平静地回答:“基于环境分析和心理支持模型,在确保生存的基础上,适当口味刺激有助于维持士气。顾琛准备的。” 潜台词:这种接地气的东西,绝对不是我的主意。

苏晚看着他强行用一套高大上的理论来解释火锅底料的存在,笑得差点岔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