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屋外风雪交加,模糊视线。

私塾内,

钟鸣望着男孩,没多言语,说道:“嗯,先生送你回家。”

男孩本想回绝,可转念想到先生此举或许暗含深意,拒绝的话竟哽在喉头。

先生去,还能干嘛呢?

钟鸣摸了摸他的头,笑道:“没关系,你有比帮家里忙活更重要的事。”

冯三保闻言笑道:“先生,那我们就先回家了!”

钟鸣点头,“好!”

刘、赵两个孩子往屋外走,挥着手:“先生回见!余樵再见!”

钟鸣也挥挥手,“回见!”

余樵脸上露出笑容,“再见!”

之后,两人并肩而行。

这是钟鸣第二回送这孩子回家,上次是散学时突降大雨。

余樵脚步沉沉,总埋着头。

没怎么说话,耳边多是风雪声。

不多时,他们先是从大路转进一条小路,而后又踏上覆雪的田坎。

男孩见状开口:“先生......”

钟鸣转头:“怎么了?”

男孩指着前方雪路:“先生,路被雪盖了,我走前面,免得您踩空......”

钟鸣抚须一笑:“好,便由你来探路。”

“好!”

余樵应了声,小步往前挪,鞋底碾过积雪,发出簌簌的响。

他甚至还时不时回头看一眼,见先生稳稳跟在后面,才放心转头。

狭窄的田坎上,雪已然没过了脚踝,每一步都得用力拔腿。

天气很冷,余樵额角却冒了汗,却不敢慢下来,只想着快点到家,让先生少受点冻。

男孩自然知道先生的厉害。

只是顶着风雪走在这种路上,他总忍不住挂念先生年纪大了这件事。

钟鸣跟在孩子身后,有意慢行。

步行一段时间后,便看见了一间土坯房的烟囱正冒白烟,隐约能闻到草药味。

一位妇人恰好挎着竹篮从屋里出来。

余樵立即招手喊道:“娘!”

妇人扭过头来一看,脸上露出笑容,但见了钟鸣,手中的竹篮差点脱手。

“呀!钟先生?这大雪天的,您咋来了?”她快步踏进了雪中,“快进屋,屋里有炭盆。”

钟鸣点点头,跟着走进了屋。

妇人忙手忙脚地开始收拾桌面,然后冲着里屋喊道:

“孩他爹,钟先生来了!”

“哦?咳咳......”

里屋传来一阵咳嗽声,接着是拖沓的脚步声。一个面色蜡黄的汉子扶着墙走出来,腰间缠着布带,见了钟鸣,忙拱手弯腰:

“钟爷……劳您跑一趟。”

“不必如此,快坐!”

钟鸣笑着摇头,目光扫过屋内——土炕上铺着补丁摞补丁的被褥,家具陈旧、灰暗,唯一像样的物件是桌上那盏油灯,灯芯还捻得很细。

屋内的墙颜色不一,新土杂着旧土。

这样的家庭,还送孩子去读书。

妇人端来一碗热水,碗边豁了个小口,她局促地用双手把碗呈上:“先生您别嫌弃,家里就这条件......”

钟鸣接过碗,笑道:“挺好的。”

余樵爹坐在炕沿,咳个不停,咳完喘着气道:“先生,您是为余樵来的吧?这孩子......”

钟鸣点头,说明来意:“明天我想带孩子们去郡城逛逛,这事当然得提前跟父母说一声。只是我猜余樵这孩子大概不会跟你们提这事,便亲自来了。”

闻言,妇人手在围裙上反复蹭着:“先生,不是俺们不乐意,实在是......家里离不开他。我这两天得去烧炭,他爹这身子骨又做不了事......要是读书那没办法,要是不上课......”

余樵爹猛咳几声,摆手道:“让他去。”

妇人急了:“你咋还添乱?”

“先生肯带他去,是好事。”汉子喘着气,看向余樵,“你不是总说,先生讲的书里有大江大河?去看看,比守着这几亩地强。”

妇人闻言,再不说话。

余樵抬头,眼里闪着光,又飞快低下头,小手攥着衣角。

钟鸣看向妇人,好奇地问道:“家里已经这个条件了,让孩子读书是谁的想法呢?”

妇人搓着手道:

“前两年他爹还能下地时,听走村的货郎说,县里的先生教认字,识了字能算账,还能多活好多年......他就说,咱娃不能一辈子只认得庄稼,让他走新的路。”

钟鸣点头:“说得真好啊!”

妇人问道:“先生,郡城有多远啊?”

钟鸣道:“不算近,几十里路。”

妇人眉头又皱起来:“那岂不是天不亮就得动身?会不会太冷了?”

聪明的男人埋怨道:“啧,钟先生说他带孩子们去,你担心这么多干什么?”

妇人还想说什么,见汉子眼神坚决,便把话咽了回去,转而摸了摸余樵的头:

“那你去了可得听话,别给先生添麻烦。”

余樵用力点头,眼眶有点红。

钟鸣起身,“我先回去了,明早同样在私塾集合。”

妇人忙道:“先生,您吃过饭再走啊!”

钟鸣笑着摆摆手,“家里还有孩子们呢!”

出了门,大雪依旧下。

余樵追出来,手里拿着一把老旧的油纸伞。

“先生,给您挡雪!”

钟鸣温柔一笑,伸手接过伞:

“快回去吧!”

嗯!”

余樵用力点头,但还是站在原地,一直看着先生的身影消失在雪幕里,才跑回屋。

屋内,汉子感叹:“钟先生真是神仙般的人物,这么冷的天,穿得那样单薄!”

妇人这才回过神:“呀!真是......只是他这把年纪,怎么就不怕冷呢?”

汉子笑了:“所以才了不起啊。”

妇人忽然想起什么,问道:“那你为啥让孩子给钟先生送伞?他许是根本用不上的。”

“咳咳咳!”

汉子连咳几声,道:“他不需要,我们就不送了吗?”

男孩回到屋内,看着爹娘。

汉子也目光温和地看着儿子,咳了两声,从炕席下摸出个布包,层层打开,里面是几枚铜板,他数了数,然后递了过去:

“拿着,进城买东西吃!”

余樵摆手:“我不要......”

汉子脸一板,说道:“穷家富路,出门在外,多少得有点钱在身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