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钟鸣的写作生涯中,总是有一篇文章的开头让他念念不忘。

他的作者,鼎鼎大名。

这个开头,便是今天要教授的文章。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作为曾经的学生,这个简介钟鸣再清楚不过了。

他的作品更是再令人“亲切”不过了......

今天的这篇文章,就是《少年闰土》。

本篇文章节选于《故乡》,而且《少年闰土》这个标题,不是鲁迅先生写的,而是后来教材的编者加上的。

这一篇,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鲁迅先生的文章啊!

钟鸣对此有着颇为复杂的感觉。

首先是对于先生的‘鲁迅’这一笔名,在他的小时候听过两种解释:

一:‘鲁’是他母亲姓氏,我国春秋时期,‘周’与‘鲁’是同姓之国,同时也是母亲之姓,取‘鲁’则在于纪念感怀母亲养育教诲之恩;‘迅’原是他幼时乳名。

二:鲁莽犯错,迅速改正的意思。

为什么他对其笔名的印象如此深刻呢?

那是因为他后来回忆这些发现,他对于这个的纠结,远远大于了对于文章本身的理解。

小孩子,不懂鲁迅。

更在意那‘取愚鲁而迅速之意’。

上了初中以后,钟鸣对于鲁迅有一种‘轻蔑’的态度。

这个大作家,写得语句是真的糙!

你看看人家写的‘轻轻的我走了’多美!

鲁迅先生,大名鼎鼎,却名不副实啊!

后来上了大学,这个年轻人完全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他不再喜欢那些沉浸在个人感情世界中嘤嘤呻吟的作者,而是花更多的时间去看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作品。

挂着小说的羊头,卖的是思想的狗肉。

他开始反感、厌恶那些把话语说得高高在上,自己却独善其身的家伙们!

他开始敬仰那些斗士们!

恐惧是生物的本能,而勇气是生命的赞歌。

正如鲁迅先生说的那样: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钟鸣真正读过那些书后才明白:

有那样一些人,他们抛弃的自己的才华、青春,把自己的一切投入到改变社会、拯救民众的伟大事业中.......划破黑暗,刺痛麻木,唤醒沉睡的灵魂。

他们不美化、歌颂苦难,而是揭示它。

他们不唱赞歌,不戴高帽,而是不停地挑刺。

他们力所能及撞破黑屋子,即使自己头破血流。

他们不会自得,反而常常会觉得惭愧——【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如今在这里,在罡元天下。

一个武夫当道,强者随心随意的时代。

这些文章开始崭露头角,其目的不言而喻。

《少年闰土》选取的内容还特别的委婉,相信孩子们现在读了,大概率也是感受不到什么的。

不过又需要感受到什么呢?

钟鸣第一天上课的时候,自觉得潇洒地将《君父训》撕碎一地、唾骂一番,俨然把自己也当作了一位斗士。

可后来还不是该干嘛干嘛。

没有谁会因为那一段话就醍醐灌顶的。

一切得从实际出发,在探索中找到答案。

所以,现在还是该干嘛就干嘛。

...

言归正传,开始上课。

文章的开头,便是一副极美的画面: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这一段描写的画面感极强,用来构造幻境那是在合适不过了。

钟鸣轻挥衣袖,四周的环境开始变得模糊。

随后私塾中光芒闪烁,孩子们眼前出现了一片如梦如幻的场景。

一个脸色红润的少年人出现在孩子们眼前。

他脖子上戴着明晃晃的银圈,手中紧紧捏着一柄钢叉,神情专注而坚定。突然,一只猹从瓜地里窜出,少年猛地用力,将钢叉向猹刺去。那猹却极为灵活,身子一扭,竟从少年胯下迅速逃走。

“哇!”孩子们忍不住惊呼起来。

“那是什么玩意儿啊?”

“不知道,没见过诶!”

“先生的文章里,好像说的是‘猹’吧?”

“猹是什么啊?”

“就是眼前这个小玩意儿!”

“呃......这玩意儿是什么吧?”

“就是,你滚!”

除了讨论男孩与猹的,还有望着大海惊叹的。

“好大的‘河’啊!比在郡城看到的‘湖’还要大!”

“这不是‘河’,这是‘大海’!”

“哦对对,《穷人》里有描述过......”

钟鸣笑着解释:

“这就是大海,比我们平日所见的河、湖都要广阔无垠。而这个手持钢叉的小男孩,就是我们的主人公闰土。”

孩子们的目光紧紧追随着幻境中的少年,眼中满是好奇与惊叹。

陈丫丫忍不住问道:

“先生,闰土在做什么呀,为什么要刺那只猹?”

钟鸣耐心地回答:

“闰土在看瓜呢,猹会来偷瓜吃,所以他要守着瓜地,驱赶这些偷瓜的猹。”

周小胖挠挠头,疑惑道:

“先生,猹长得这么小,能吃多少瓜呀,为啥要这么防着它?”

张伟抢着回答:

“你傻呀,要是不防着,来一只吃一个,来一群不就把瓜都吃光了?”

钟鸣笑着点头,说道:“这猹很狡猾,动作又敏捷,很难抓到。闰土却如此勇敢,面对猹毫不畏惧。”

孩子们看着幻境中那片碧绿的西瓜地,还有那片浩瀚的大海,开始憧憬起闰土的生活。

李狗蛋一脸羡慕地说道:

“瞧着真好玩......住在海边真好啊!”

“大海,有多远啊?”

“不知道,我问过我爹,他说他也没见过。”

...

稍微安静些后,钟鸣微笑着说:

“在闰土的世界里,有着独特的乐趣。与猹斗智斗勇只是闰土生活的一部分,接下来,我们再看看,这少年闰土与‘我’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