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文宫觉醒:赘婿的万古传承 > 第142章 内乱引爆·分化蚀月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2章 内乱引爆·分化蚀月教

沈明澜指尖轻点石壁,一道微不可察的文气顺着岩缝渗入地脉。他闭目凝神,识海中《中华文藏天演系统》悄然运转,将方才顾明玥带回的情报逐字解析。密道深处空气滞重,唯有竹简玉佩在腰间微微震颤,像是回应某种即将到来的风暴。

“他们吵起来了。”顾明玥立于侧室角落,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锋刃般的清晰,“醉月坊昨夜三更未歇,两名执事当众拔剑相向。一人喊着‘不愿做祭品’,另一人厉声喝令‘私传谣言者斩’。”

沈明澜睁开眼,眸光如星火乍现。

“好。”他只说一个字,随即抬手召出林玄机。

金丝眼镜在幽光下闪过一道冷芒,林玄机缓步走入偏室,袖口机关锁无声滑动半寸,又归于平静。他神色从容,仿佛昨日并未潜入蚀月教总坛传递密讯,而是刚从书斋对弈归来。

“消息送到了?”沈明澜问。

“三则皆达。”林玄机轻笑,“镇北王与影阁结盟之事,已由我亲笔写入‘边情急报’,呈至护法案前;牺牲外围弟子之说,则借一名受伤教众临终遗言散播;至于萧砚闭关——”他顿了顿,“我让药童误传医嘱,称圣使需静养七日,不得见客。”

沈明澜点头。假中有真,真中藏虚,这才最易令人信服。人心本就畏疑,越是讳莫如深,越会生出揣测。

“接下来,该让他们看见‘旗帜’了。”他说罢,掌心浮现一卷泛黄帛书,上书八字:“天道不灭,岂容饲魔”。

这是伪造的前任教主遗训,笔迹取自三十年前留存的碑拓,印信则是根据旧档复刻的巡夜司铜印。一切细节,皆经系统比对《考工记》《历代职官志》反复推演,确保无懈可击。

“赵九渊今晨已回京。”林玄机低声接话,“现居城南破庙,身边仅带两名旧部。”

“今晚子时,集会于北岭祠堂。”沈明澜将帛书递出,“你亲自送去,不必多言,只说‘有人记得他的名字’。”

林玄机接过,指尖在帛书边缘轻轻一抚,机关锁内暗格微启,文书瞬间消失不见。他转身欲走,却被沈明澜叫住。

“若有人查你呢?”

林玄机回头,镜片后的目光沉静如水:“那就让他们查。我本就是他们的人——至少,他们该这么以为。”

门扉轻合,脚步远去。

顾明玥皱眉:“他不怕暴露?”

“怕。”沈明澜缓缓起身,文宫微光自眉心扩散,“可正因怕,才敢冒险。一个人若毫无破绽,反倒可疑。他袖中那枚预警符已发烫三次,说明内部已经开始清查——而这,正是我们想要的。”

她沉默片刻,忽而问道:“若赵九渊不肯站出来呢?”

“他会。”沈明澜走向石台,指尖划过空中,文气凝聚成图——那是蚀月教近年任务记录的推演模型。红线代表死伤,蓝线标注晋升,二者几乎从未交汇。

“过去五年,三百二十七名外围弟子执行‘引煞’任务,生还者不足三成。而核心层,无一伤亡。”

他收回手,图影消散。

“不是没人怀疑,只是没人敢说。如今递上去的不是命令,是一面镜子——照出他们这些年流的血,到底为了谁。”

夜幕降临。

北岭祠堂灯火通明,数百教众列席而坐,香火缭绕中传来诵经之声。护法高坐主位,身旁站着四名执法使,气氛肃杀。

忽然,殿门被推开。

一人披蓑戴笠步入大殿,雨水顺着斗篷滴落,在青砖上汇成细流。他摘下帽子,露出一张饱经风霜的脸——赵九渊。

全场寂静。

“你已被贬离教务,何故擅闯集会?”护法冷冷开口。

赵九渊不答,只从怀中取出那卷帛书,高举过头。

“诸位同修!我手中所持,乃前任教主亲笔遗训——‘天道不灭人心,岂容以血饲魔’!此训藏于旧档深处,今由匿名之人送至我手,附印信为证!”

他将铜印拍在案上,铿然作响。

“我问你们!”声音陡然拔高,“这些年来,我们杀良冒功、屠村引煞,只为助长邪阵!那些倒在荒野的兄弟,可是自愿献祭?那些被剜去文宫的孩童,可是罪有应得?”

无人应答。

但人群开始骚动。有人低头不语,有人悄然握紧刀柄,更有数人缓缓后退,远离执法使所在方位。

“放肆!”护法怒喝,“妖言惑众,拿下!”

两名执法使跃出,刀光直取赵九渊咽喉。

电光火石之间,赵九渊横臂格挡,左手疾挥,三枚铁蒺藜破空而出,钉入地面,竟组成一道残缺阵纹。文宫之力轰然爆发,一道苍灰色气浪席卷全场,吹熄半数烛火。

“我修的是正道!”他怒吼,“不是替你们当刽子手!”

混乱骤起。

有人趁机高喊:“我也听说了!下个月的‘九幽祭’要用三百活人填阵!”

“我弟弟上月失踪,登记为‘殉道’,尸首都找不到!”

“高层子弟全都调离前线!我们才是炮灰!”

执法使试图镇压,却发现四周敌我难辨。原本忠诚的弟子面露犹豫,甚至有人调转兵刃,指向昔日上司。

一场内乱,就此引爆。

密道石室。

沈明澜盘坐于地,文宫与系统同步运转,实时接收影阁密探传回的画面。当他看到赵九渊举起遗训那一刻,嘴角终于扬起一丝弧度。

“成了。”

顾明玥站在他身后,手按发间青玉簪:“他们会杀了赵九渊。”

“不一定。”他摇头,“护法现在不敢动手。一旦当众击杀有威望者,只会让更多人倒戈。他们只能封锁消息,软禁赵九渊,再慢慢抹去他的存在。”

“然后呢?”

“然后?”沈明澜睁眼,眸中精光迸射,“我们就帮他逃出来。”

他双手结印,文气涌入识海,启动《战国策》中的“树党夺权”策略第二阶段。系统迅速生成三条行动线:其一,通过影阁散布“赵九渊掌握前任教主真正死因”之说;其二,伪造一封来自高层的密令,内容为“即刻处决所有参与今日集会者”,并故意泄露给底层执事;其三,在城东设立秘密据点,准备接应叛离者。

“你要把这把火,烧到总坛去。”顾明玥明白了。

“不止是总坛。”他站起身,月白儒衫猎猎翻动,“我要让每一个曾被迫杀戮的人,都听见一句话——你不是恶魔,你是受害者。”

他转向她,语气坚定:“明日午时,你带人去城南破庙,取回赵九渊留下的日记。上面记着他这些年亲眼所见的罪行,每一笔,都是证据。”

顾明玥点头,正要离去,却被他叫住。

“等等。”沈明澜从腰间解下竹简玉佩,以文气催动,从中分离出一道薄如蝉翼的光页,“把这个交给赵九渊的旧部。若他们愿战,便以此为信物,三日后子时,于朱雀桥下集结。”

光页飘入她手中,隐隐浮现四个小字:**以文载义**。

她不再多问,身影一闪,没入暗道。

沈明澜独自立于石室中央,抬头望向顶端岩层。他知道,此刻京城各处,已有无数细流正在汇聚——恐惧化为愤怒,沉默转为躁动,背叛催生觉醒。

这不是阴谋,是阳谋。

你明知我在布局,却不得不踏入其中,因为你内心的裂痕,早已存在。

他抬起右手,指尖凝聚文气,缓缓写下两个字:

**分化**。

墨痕未干,忽觉腰间玉佩剧烈震动。紧急密报传来——林玄机发出预警信号,机关锁温度持续升高,意味着他的身份正遭受深度盘查。

但他仍在回传信息。

最后一行字写道:“护法已下令彻查遗训来源,怀疑内部有鬼。他们开始互相监视,连用餐都要验毒。”

沈明澜冷笑。

“很好。猜忌一旦生根,就会自己生长。”

他闭目,再度连接系统,准备启动下一步推演。

就在此时,顾明玥的身影重新出现在门口,手中多了一本残破册子。

“拿到了。”她将日记放在石台上,“第一页写着:‘永昌三年冬,奉命屠尽青溪村,三百口,无一生还。理由:该村祖坟压住地脉煞眼。’”

沈明澜翻开一页,目光落在一行血迹斑斑的字迹上:

“那天晚上,有个孩子抱着《千字文》问我——叔叔,读书人也会杀人吗?”

他手指一顿。

片刻后,他合上日记,声音低沉却如雷霆滚动:

“现在,他们不是在对付我。”

“是在对付自己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