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文宫觉醒:赘婿的万古传承 > 第198章 策略制定·智破危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8章 策略制定·智破危局

沈明澜一脚踏入地窖,脚下碎石滚落,溅起尘烟。他没有回头,身后那道裂缝仍在扩张,黑气如丝线般从祭台缝隙中渗出,缠绕在青铜符文之上。

他抬手抹去额角血痕,指尖沾着焦土与血的混合物,在墙上迅速画下一道镇压符。文宫巨龙盘旋于识海,金光一闪,符文亮起,暂时封住了核心阵眼。

木剑插入裂隙,剑身微微震颤,发出低鸣。这把无锋之剑此刻成了唯一的支点,撑住即将崩塌的知识中枢。

他喘了口气,靠墙坐下,腰间玉佩忽地发烫。系统界面浮现眼前:“检测到多重异常波动——太子文宫激活、封神榜碎片共鸣、地脉能量紊乱。”

“推演开始。”他低声说。

识海深处,竹简翻动,无数古籍文字流转而出。《孙子兵法》跃至中央,一行行兵略要义自动拆解重组。“虚实之道”四字凝成金光,化作策略主轴。

他闭目凝神,脑海中已勾勒出三重布局。

第一步,稳内。

第二步,惑敌。

第三步,破局。

脚步声由远及近,太傅拄着紫砂壶走下台阶。壶身卦象微闪,映出他沉稳面容。他站在沈明澜面前,未语先点头。

“祭台封住了?”太傅问。

“暂时。”沈明澜睁开眼,“但撑不了太久。萧砚残魂已经遁入地脉,它下一步会借太子之口发布伪诏,动摇国本。”

太傅眉头一皱:“若诏书出自东宫,百官难辨真假。”

“所以我们得先下手。”沈明澜从怀中取出一卷帛书,“你带这个去京城。”

太傅接过,展开一看,脸色微变。

“假投诚书?”

“不只是假书。”沈明澜伸手按在紫砂壶上,一缕文气注入壶底卦象,“我在里面藏了‘真相印记’。只要你靠近残魂所在范围,印记就会自动激活,向我传回真实情报。”

太傅沉默片刻,将帛书收好。

“他们会信吗?”

“你曾是首辅政敌,又因护典得罪权贵。现在走投无路,想保命投靠,合情合理。”沈明澜盯着他,“记住,你说的一切都必须半真半假。比如,你可以透露文渊阁藏有《周易》真本,但要说它已被毁。”

太傅点头:“老夫明白。演戏,也得有根有据。”

话音未落,外面传来急促脚步声。

镇南王使者披甲而入,肩头还带着夜露湿气。他单膝跪地:“大人,追兵已过江南渡口,三队暗探正朝这边逼近。”

沈明澜站起身,走向墙边一块残破石板。他蘸血书写:“主力北撤,奉诏勤王。”

“你带这份调令出城。”他将帛书交予使者,“沿途张贴告示,故意让敌人发现行踪。”

使者一愣:“可这是假的……”

“就是要他们追。”沈明澜冷笑,“我们越像逃,他们就越不敢轻举妄动。等他们把兵力全调往北方,真正的反击才刚开始。”

使者目光一凛,抱拳领命。

“等等。”沈明澜又取出一枚铜符,嵌入使者铠甲内侧,“这是文宫感应器。一旦你被围困,我会立刻知晓。”

使者转身离去,脚步坚定。

地窖重归寂静。

沈明澜盘膝而坐,双手结印,启动系统监控模式。他在墙上写下“静守待变”四字,每一笔都灌注文气,形成自动预警阵法。

他知道,真正的破局关键还未出现。

他取出一枚传音符,捏碎。

片刻后,一个佝偻身影扶着拐杖走来。是那个瘸腿老儒,林玄机临走前托付的信使。

老人颤抖着手,从怀中掏出一把墨色机关锁。锁身刻满细密纹路,像是某种古老图纸的缩影。

“林先生说……若见黑雾吞天,就按下锁芯。”老人声音沙哑。

沈明澜接过锁,深吸一口气,按下机关。

咔。

一声轻响。

空中骤然浮现出一幅立体光影图。山川河流清晰可见,正是京城地形。九处红点分布各处,代表九大藩王势力。每一点旁标注时间节点与兵力部署,甚至还有密信往来路线。

更惊人的是,图中标出了三处隐藏祭坛位置,其中之一,就在东宫地下。

“原来如此。”沈明澜低语。

这不是临时起意。萧砚早在数月前就开始布局。每一个节点都精准对应星象变化与朝廷动荡期。就连太子被控的时间,也被算准在文渊阁最虚弱的时刻。

“他早就计划好了九子夺嫡的引爆方式。”

他盯着地图,忽然发现一处细节——西凉侯的行军路线中,夹杂着一段《考工记》特有的机关标记。

那是墨家独有的记号。

“林玄机……你到底留下了多少后手?”

他闭上眼,将整幅地图收入识海。系统自动解析,生成应对方案。他看到三条红线缓缓延伸,分别指向太傅的潜入路径、使者诱敌方向,以及江南防线最后的布防缺口。

时间不多了。

他必须做出选择。

第一,派太傅深入虎穴,获取残魂寄宿体的真实位置;

第二,让使者继续引敌北上,为江南争取七日布防期;

第三,亲自启动文宫终极形态,提前引爆文脉共鸣,强行净化祭台。

三个选项,各有风险。

他睁开眼,手指在地图上划过。

最终停在江南水道枢纽。

“不靠强攻。”他喃喃,“要用计。”

他取出一张空白竹简,以指为笔,写下三道指令:

一、命太傅在接触残魂后,立即释放真相印记,无需等待时机;

二、通知使者中途改道,将追兵引入鄱阳湖伏击圈;

三、调动所有寒门学子文气,准备在第七日午时,集体诵读《孟子·民为贵》,制造文气潮汐,冲刷祭台邪念。

竹简封印完毕,他交给瘸腿老儒:“送到指定地点,不得延误。”

老人点头,拄拐离去。

地窖只剩下他一人。

他靠墙坐下,文宫巨龙缓缓游动,金光映照四周。那些被封印的典籍在他识海中静静悬浮,等待最后一战的召唤。

他知道,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

太傅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朝着京城方向前行。他的步伐不快,却极为稳定。紫砂壶中的卦象偶尔闪烁,像是在回应某种遥远的呼唤。

与此同时,镇南王使者率队疾驰出城。他们在城门口张贴告示,高声宣读调令。路人围观,议论纷纷。

“文渊主力要去勤王?”

“难怪最近没人巡逻了。”

暗处,几道黑影悄然跟上。

使者嘴角微扬,策马加速。

而在京城东宫深处,一道黑雾正缓缓渗入太子寝殿。床榻上的青年猛然睁眼,瞳孔漆黑如墨。

他坐起身,嘴角扬起一丝诡异笑意。

“来了?”

他低声自语,手中浮现出半块青铜碎片。

与此同时,江南地窖内,沈明澜忽然抬头。

墙上“静守待变”四字,有一笔开始褪色。

他站起身,握紧木剑。

系统提示浮现:“检测到高频文气波动——来源:东宫。”

下一瞬,地面微微震动。

一道新的裂痕从祭台边缘蔓延而出,直指北方。

沈明澜盯着那道裂缝,缓缓吐出两个字:

“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