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寒刃旧青囊 > 第34章 山雨欲来(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书房内,气氛与外间的秋意凛然截然不同,更添了几分凝重。

跟随萧景玄进来的那名男子,约莫二十出头年纪,身形不算高大,却异常挺拔匀称,如同蓄势待发的猎豹。他面容普通,属于放入人海便难以辨认的类型,但一双眼睛却亮得惊人,眼神锐利如刀,仿佛能洞穿人心。他便是暗刃之中综合实力公认排名第一的墨迁。三年前,便被暗刃主事韩烨亲自安排到了萧景玄身边。萧景玄深知其能力,并未将他置于明面的军营之中,而是让他负责一些更为隐秘的外围事务,以及关键情报的传递与特殊行动的执行。因此,青鸾虽同为暗刃,却从未与他有过交集,自然不识其人。

萧景玄在宽大的书案后坐下,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光滑的桌面,发出沉闷的“笃笃”声。他抬眼看向墨迁,直接问道:“刘魏那边,近日可有动静?”刘魏,兵部尚书,刘贵妃之父。

墨迁恭敬地站在书案正对面,闻言立刻回道:“回禀殿下,黑石坳那边的金矿,经过我们的人多次冒险潜入探测,已基本属实,储量惊人。刘魏现在的重心,几乎全都放在了如何秘密、快速开采这批金矿上。另外,属下还探得,刘魏此前曾安排了一批人手,冒充响应号召的武林人士,意图混入边关军营,想必是想在内部埋下钉子,或伺机破坏。不过,不知何故,这批人并未成功进入军营,似乎被卡在了甄别环节。”

萧景玄敲击桌面的手指微微一顿,嘴角勾起一丝冷峻的弧度。看来,当初采纳蓝青的建议,对所有前来投军的武林人士采取“相互作保、严格核查”的措施,确实起到了作用,没让这些宵小之辈混进来。“手伸得倒是长!”他冷哼一声,“既然人未入军营,那定然还潜伏在北漠城内。找出来,在明日大战开启前,提前解决了!永绝后患。”

“是!属下领命!”墨迁毫不犹豫地应道。

萧景玄沉吟片刻,继续吩咐,语气沉重:“明日,四门大开,我军主力尽出。北狄狡诈,必定会想方设法,趁机派遣精锐或死士潜入城中制造混乱,甚至意图里应外合。到时,城内的防务、尤其是大将军府和重要设施的安全,你负责守好!绝不能有失!”

“殿下放心!属下必竭尽全力,确保城内无虞!”墨迁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磐石般的坚定。他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丝毫不比城外正面战场的将领们轻。

青鸾跟在萧景玄身后,再次踏入了北漠大营。

仅仅十日未见,军营的气氛已然大变。若说之前的军营像一头蛰伏的猛兽,那么此刻,这头猛兽已然苏醒,张开了獠牙,发出低沉的咆哮。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浓烈得化不开的紧张与亢奋。原本还算宽敞的营区通道,此刻挤满了来来往往的兵士,他们步伐急促,神情肃穆,或搬运着成捆的箭矢,或检查着战马的鞍具,或擦拭着已然雪亮的刀枪。锻造营的方向,传来比平日密集数倍的打铁声,“叮叮当当”连绵不绝,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战敲响急促的序曲。远处校场上,不再是分散的操练,而是成建制的方阵在进行最后的磨合,军官粗犷的口令声、士兵们齐声应和的怒吼、以及沉重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令人心悸的声浪,冲击着耳膜。旌旗在秋风中猎猎作响,那一片片玄色之中,仿佛都浸染了即将泼洒的鲜血。

萧景玄并未回头,径直朝着中军议事处的方向大步而去,青鸾目送他离开,随即转身,朝着亲兵营所在的区域走去。

刚走进亲兵营的栅栏门,一个熟悉的身影就如同一阵风般卷到了她面前。

“蓝青!你小子可算回来了!”

来人正是王远。他依旧是那副精力过剩的模样,一身皮甲穿得歪歪扭扭,脸上却洋溢着见到老友的纯粹喜悦,一巴掌拍在青鸾的肩头,力道不轻。

“你这半月去哪里了?问周将军,说你另有任务,神神秘秘的!你一个毛头小子能有什么任务啊?”

一连串的问题如同豆子般噼里啪啦砸过来,带着少年人特有的热情和聒噪。安静修养了十日的青鸾,对着这突如其来的、毫无隔阂的亲切,一时竟有些怔忡。

她不着痕迹地微微侧身,卸去了部分肩头的力道,声音依旧是那副低哑的调子:“我被殿下派去校尉府执勤了。” 回答简短得近乎敷衍。

王远却浑不在意,兀自兴奋地说着:“我就说能安排你干啥,周将军还神神秘秘的。你可不知道,这几天营里都快炸锅了!都在传要跟北狄蛮子决一死战!你看那边,”他伸手指着营房一角堆放的几个新木箱,“新到的劲弩,听说威力大得很!对了,你知道上次城中军需运进城的事情吧!这批东西太及时了,这不新到的冬衣就来了,对了,你的冬衣我放在你柜子上的。”说完后还用手指了指。

青鸾一边听着他喋喋不休,一边走到柜子上面拿起冬衣,衣服确实厚实,用料也很足。见王远一时半会儿没有离开的意思,她也没有过多犹豫,直接背过身,开始解下灰色的外袍。好在正如她所想,这具未满十四岁的身体尚未开始明显发育,胸前仅有些微的起伏,被束胸和中衣严密地包裹着,在外人看来,与半大的少年并无二致。她动作利落地脱下外袍,换上新的亲兵冬衣。

王远还在旁边絮叨着营里的趣闻,目光偶尔扫过青鸾换衣的动作,见她身形单薄,骨架纤细,还啧啧两声:“你小子也太瘦了,得多吃点,不然上了战场,一阵风都能把你刮跑咯!” 语气里是毫不掩饰的关切。

青鸾系好最后一根甲绦,转过身,淡淡道:“走吧,去用饭。”

食堂里的气氛比营区通道更加凝重。没有人高声喧哗,只有碗筷碰撞和咀嚼食物的声音。伙食明显比平日好了不少,甚至罕见地出现了大块的肉食,但这并未让士兵们脸上增添多少喜色,反而更像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壮行饭”。沉默中弥漫着一种压抑的力量。

青鸾和王远找了个角落坐下。王远依旧压低了声音,但话匣子打开就收不住,从他听到的小道消息,到对各路将领的崇拜,再到对明日之战的既紧张又兴奋的猜测,竹筒倒豆子般说个不停。

青鸾安静地吃着饭,大部分时间只是听着,偶尔在王远询问时“嗯”一声作为回应。她看似专注地用筷子拨弄着碗里的饭菜,实则将王远话语中所有零碎的信息在脑中飞快地整合、分析。通过王远这“活情报”,她基本对军营目前的情况有了更立体的了解:士气确实因为军需到位而高涨,但紧张情绪同样存在;武器装备得到了补充和加强;各级军官都已接到明确指令,正在进行战前准备;破虏和影刹的晋升在军中并未引起太多异议,反而因其之前的功绩被视为理所应当……这些信息,与她之前的判断和萧景玄在书房中透露的只言片语相互印证,让她对明日的大战有了更清晰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