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寒刃旧青囊 > 第21章 太后召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内务府的动作比预想中要快,册封县主的冠服在五月下旬便送到了景王府。那是一套按制打造的正式礼服,纹饰、用料皆显皇家气派。按惯例,受封者需由父兄陪同入宫谢恩,但蓝羽既无生父,义兄景王又远在北漠,这谢恩一事便暂时搁置了。

本以为这冠服要闲置些时日,不料第二日,太后的懿旨便传到了府中,宣北定县主翌日入宫觐见。

常嬷嬷宽慰蓝羽:“县主不必紧张,太后娘娘这是想念远在边关的景王殿下。您如今有了诰命在身,入宫合乎礼制。娘娘想必是想见见您,问问殿下在边关的情形。” 这与蓝羽的猜测大致吻合,太后能将身边得力的常嬷嬷派来景王府,对萧景玄这个孙子终究是存着几分祖孙情谊的。

当晚,容嬷嬷又特意为蓝羽仔细巩固了一遍宫中礼仪,尤其强调:“如今后位空悬,由刘贵妃执掌凤印,协理六宫。太后召见后,贵妃娘娘也有可能传召,相关的礼节万不可疏忽。” 她将面见贵妃、皇子、公主的礼仪又一一讲解演示。蓝羽学得极为认真,深知这第一次踏入皇权核心之地,步步都需谨慎,绝不能行差踏错。

翌日,天还未亮透,刚过卯时一刻,采薇和墨画便跟着常嬷嬷进来了。入宫的规矩繁琐至极,沐浴、熏香、梳妆、更衣,一环扣一环。那身县主冠服穿戴起来更是复杂,里三层外三层,配饰繁多,分量不轻。蓝羽如同一个提线木偶,任由三人摆布,连早膳都来不及用,便在众人的簇拥下出了府,乘上前往皇宫的马车。

皇宫,这座帝国的心脏,以其巍峨的宫墙和森严的守卫,无声地宣告着至高无上的权威。马车在宫门前停下,接下来的路需步行。穿过一重又一重的宫门,每过一道门,都有内侍或侍卫查验身份。引路的嬷嬷在前,常嬷嬷紧随蓝羽右侧,始终保持着落后半步的恭敬距离。全程不能东张西望,不能随意交谈,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压抑感。蓝羽目不斜视,心中却凛然,从踏入宫门的第一步起,皇权的威严便已无处不在。

走了约莫两刻钟,方才抵达太后的寝宫——慈宁宫。与想象中极尽奢靡不同,慈宁宫更显庄重、古朴,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仿佛都浸染了岁月的沉淀与权力的重量,无需过多装饰,自有一种抵达巅峰后的内敛与尊贵。

在慈宁宫门外静候片刻,待守门嬷嬷入内通传后,蓝羽才得以低眉顺目,迈着细碎而标准的宫步,踏入殿内。她走到殿中,依着礼数,深深叩拜下去,声音清晰柔婉:“臣女蓝羽,叩见太后娘娘,愿太后娘娘凤体安康,千岁金安。” 姿态端庄,礼仪无可挑剔。

“平身吧,抬起头来,让哀家瞧瞧。” 太后的声音带着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温和,却又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蓝羽依言起身,微微抬起下巴,目光平视前方,不敢直视凤颜,却能让人看清她的容貌。

太后仔细端详了片刻,眼中露出些许满意之色,颔首道:“嗯,模样周正,举止也得体。景玄这孩子,眼光不错。起来吧,赐座。”

“谢太后娘娘。” 蓝羽再次谢恩,才在宫人搬来的绣墩上侧身坐下,依旧保持着眼观鼻、鼻观心的恭谨姿态。

太后见状,语气更缓和了些:“好孩子,不必如此拘束。哀家一个老婆子,在这深宫里,不过是思念多年未见的孙子。既然景玄认了你做义妹,皇帝也给了你县主的封号,往后便是自家人了。有空多进宫来陪哀家说说话,也给哀家讲讲景玄在边关的事情。”

蓝羽心下稍松,紧绷的脊背微微放松,恭敬回道:“太后娘娘慈祥,能得娘娘垂询,是蓝羽的福分。王兄若知娘娘如此挂念,定感念于心。” 她话语得体,带着恰到好处的感激。

太后见她应答得当,态度乖巧,便细细问起萧景玄的情况:“景玄如今身量多高了?比离京时可壮实些?边关苦寒,他身边可有得力妥帖的人照顾?”

蓝羽一一据实回答,语气中带着对“兄长”的敬重:“回太后娘娘,臣女在北漠校尉府时,曾与王兄相处过一段时日。王兄身姿挺拔。边关虽苦,但有容嬷嬷和婉姑姑两位老人精心照料起居。王兄每日忙于军务,夙兴夜寐,兢兢业业。在北漠百姓心中,王兄是体恤民情的好殿下;在军中将士眼里,王兄是身先士卒、赏罚分明的好将军。”

太后听得连连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但眼底又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惆怅:“难得,真是难得。他一个人远在边关这么多年,无父母在身边督促,竟能成长得如此出色。这次抵御北狄,更是立下赫赫战功,扬我国威,哀家心甚慰。” 她顿了顿,目光温和地看向蓝羽,“你兄长的事,哀家也听说了。是个忠勇的好儿郎,为国捐躯,令人痛惜。你莫要过于悲伤,保重自身才好。”

“谢太后娘娘关怀。” 蓝羽适时地流露出些许哀思,低头应道。

太后又问了问北漠的风土人情,萧景玄平日的一些琐事,语气始终不急不缓,宛如一位寻常人家关心孙辈的祖母。但蓝羽心中清明,能登上女子权势之巅,稳坐太后之位数十年,眼前这位看似慈祥的老人,其心机城府绝非表面这般简单。她如今颐养天年,所求或是儿孙绕膝,享受天伦,但这份慈爱之下,依然有着属于政治人物的敏锐与考量。

聊了约莫半个时辰,太后见蓝羽始终恭敬有礼,对答如流,心中愈发满意。她话锋一转,带着赞许道:“哀家还听说,你虽年纪小,却颇有才情。那首流传的边关词,气象雄浑,连皇帝都夸赞不已,说是颇有风骨。可见你不止乖巧,还是个内秀的孩子。”

蓝羽忙谦逊道:“太后娘娘过奖了。臣女不过是偶有所感,胡乱写的,当不得如此盛赞。”

太后笑了笑,对身旁的宫人示意了一下,随即对蓝羽道:“你初次入宫,又深得哀家心意,哀家赏你赤金镶嵌红宝石头面一套,东海珍珠一斛,云锦十匹,望你日后谨守本分,不负皇恩,也多与你王兄书信往来,让他知晓京中亲人皆安。”

“臣女叩谢太后娘娘厚赏!定当谨记娘娘教诲!” 蓝羽连忙起身,再次行大礼谢恩。这份赏赐颇为丰厚,既显示了太后的恩宠,也隐含了对萧景玄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