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内卷娱乐圈 > 第144章 实力赢得信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皓越说越起劲:“而且,在悬念设置与情节反转上,恐怖片为新手导演提供了很好的训练。

导演需要学会在故事中埋下伏笔,让观众产生好奇心。

比如影片开头出现一个神秘的符号,随着剧情发展,这个符号的意义逐渐揭示,可能与观众最初的猜测大相径庭。”

他强调:“导演要掌握悬念的维持和释放技巧。不能让悬念过于拖沓使观众失去兴趣,也不能过快解开悬念让观众觉得不过瘾。

通过控制信息的透露量,引导观众一直保持紧张和好奇的状态。”

“恐怖片通常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并展开故事。新手导演可以借此锻炼简洁叙事的能力。

避免冗长复杂的情节和对白,学会用简洁明了的方式传达故事核心。”

“恐怖片是学习光影效果的绝佳题材。导演可以尝试用强烈的明暗对比来营造恐怖氛围。

比如在黑暗的场景中,用一束光来照亮主角惊恐的脸庞,而周围的黑暗中似乎隐藏着未知的威胁。”

他继续说道,“利用光影来塑造恐怖形象,比如用逆光来展现恐怖角色的轮廓,使其形象更加神秘和可怕。”

杨皓补充说:“同时,光影的变化可以暗示危险的临近,如闪烁的灯光可能预示着鬼魂的出现。

在场景布置与构图上,新手导演可以在恐怖片的场景布置中锻炼创造力。选择具有恐怖潜力的场景,并学会通过布置道具来增强恐怖感。”

他最后总结道:“恐怖片要求演员能够精准地传达恐惧、紧张等强烈情绪。

新手导演可以通过指导演员来提升自己的情绪引导能力。帮助演员回忆或想象恐怖的场景,让他们更好地进入角色的恐惧状态。”

杨皓细致地把一部影片从创作、制作到运作的各个流程环节讲述了一遍。

他不仅分享了自己对编剧、导演、演员等参与人员的能力要求,还详细说明了这些人员在项目中如何提升自己的技能。

他的讲解既专业又详尽,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感到有些惊讶。

没想到杨皓年纪轻轻,对电影的理解和把握,无论是市场还是制作,乃至于对参与项目的相关人员配置,都有着如此深刻的洞察。

然而,最让大家吃惊的是,这些知识竟然源自杨皓在初中时的社会课题。

而且他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现在更是将理论付诸实践,直接开始制作电影了。

央视领导忍不住问道:“就是你以前提到过的初中社会课题,现在不仅继续做,而且是更进一步,直接开始制作电影了。你的那个小工作室现在能制作电影了?”

杨皓微笑着点点头,回答道:“这不是以前的合作伙伴有这个意向吗,我就把工作室升级成公司了,现在我们有能力制作电影了。”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从容和自信,仿佛这一切对他来说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众人的惊讶之情溢于言表,能在阿美莉卡的好莱坞制作电影,在他们的认知中,这几乎是电影行业的顶级存在。

他们开始重新打量这个年轻人,意识到杨皓不仅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和洞察力,还有着将梦想变为现实的能力和勇气。

在这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行业中,杨皓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而这一步,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能是一生都难以企及的。

齐主任是第一次跟杨皓见面,对他的过往不甚了解,但是还是觉得不可思议,这么小的年纪,就能在好莱坞打出一片天地。

于是张口问道:“在阿美莉卡做个影视制作公司不容易吧?”

杨皓点点头,又摇摇头说:“开公司很简单,那边注册公司非常简单,不像咱们这边各种审查。

在纽约、洛杉矶有数以千计的影视公司,影视公司大多集聚在这两个地方。

但是要做好可不容易,首先是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执行,电影制作公司需要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以确保财务状况的透明和稳定。

这对于新成立的公司来说是一个挑战,需要专业的财务团队来监控预算执行,并确保资金的正常流转和合理运作。

不过我还好,财务一直是我哥给我管着,他懂这个。

最主要的是,在阿美莉卡,影视属于充分市场竞争行业,市场竞争的非常激烈。

美国本身是全球性大国,所以面向的也是全球市场,那么随之而来的是全球最优秀的顶尖影视人才同台竞技。

随着电影市场的全球化,电影行业面临着来自不同地区的竞争,尤其是在好莱坞,你的电影要足够出色才能出头。

首先是技术创新与适应,我知道在咱们国内,会把电影归于艺术。

但你们知道吗?在阿美莉卡,电影是建立在技术的基础上,就连奥斯卡,全称也是“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

所以,我们两国对电影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

所以适应新技术发展需要,对于新成立的电影制作公司来说,如何快速适应并应用新技术是一个挑战。

其次产业链整合与优化,电影制作公司必须注重产业链的上下游整合,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成本的降低。

对于新公司而言,如何有效整合产业链资源,提高效率,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然后是国际化与跨界融合,要想做好,那就要面对国际市场,并与其他领域进行跨界融合。

对于新公司来说,如何实现国际化和跨界合作,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也是一个挑战。

最核心的是创意、制作、发行和营销的竞争,在电影市场上,竞争主要集中在影片的创意、制作、发行和营销等方面。

新公司需要在这些方面展现出竞争力,以吸引观众和市场的关注,这也是一个影视公司的核心能力和资产。

当然,法律和合规性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注意。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需要遵守的法律法规也会更加复杂,包括版权、税务、劳动法等多个方面,这些都可能成为新公司需要面对的挑战。

不过这些问题都有专业的公司服务,这就是我要说的,在阿美莉卡,电影是一个产业,是一门生意,每个环节都有非常专业的公司处理这些问题。

最后是人才管理和团队建设,新公司需要吸引和保留行业内的顶尖人才,同时建立一个高效的团队来推动项目的进展,这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我现在的公司还小,起步阶段还到不了这个地步。

但这些事情都要考虑到,公司具备强大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才能在电影行业中站稳脚跟并取得成功。

新公司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优势。”

“那你怎么保证公司制作的电影一定大卖?”北京台的领导问道,这是个懂行的,直接问到了核心问题。

要知道一个影视公司,首先考虑的是不是受到市场欢迎,而不是他有多高的艺术价值。

杨皓竖起大拇指夸道:“您是个懂行的,这个问题是每个影视公司都面临的问题。我简单说说,其实也是老生常谈。

基本上就那几条,首先是差异化定位策略,通过创造独特的电影内容、风格和主题来吸引特定的受众群体并形成较高的产品价值。

例如,迪士尼通过制作具有魅力动画形象和正能量的家庭电影,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

再一个就是市场细分策略,将市场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相似需求和特征的小部分,以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需求。

电影公司需要通过细分市场来更好地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需求,并制定相应的市场策略。

然后就是技术创新与应用,利用3d建模、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新技术,使得电影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提高制作效率和质量。

还是回到刚才说的话题,产业链整合与优化,注重产业链的上下游整合,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成本的降低。

在内容创作方面,探索多元题材和多种风格,以满足不同年龄段观众的需求。

国际化与跨界融合,积极扩大对外输出。

同时,与其他领域进行跨界融合,如与游戏、影视、文学等领域的合作,拓展受众群体,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最为重要的是强化Ip运营,这是现在影视公司新趋势。

要重视电影Ip的运营,通过衍生品开发、实景娱乐模式等多种方式,

延伸产业链至主题公园、授权业务等,以创造更多商业利益和文化价值。

结合本土文化语境,与本土文化土壤相关的电影往往占据了主流,要跟当地市场需要本土化的Ip跨界形式。

最后就是长线准备与规划,无论是内容创作还是跨界融合都需要建设长期价值。

要形成规划,Ip各类衍生开发要前置到内容创作阶段甚至之前。

通过上述策略,公司可以在市场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实现差异化竞争,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合作与竞争中获得优势。”

“那也不能保证影片就能获得成功!”也许是觉得杨皓没说到点儿上,或者没说到他所理解的核心点儿上,不由自主的又问了一句。

杨皓只能无奈地说:“做到这些只是基础,其实,影视行业非常依赖项目个人的才华和眼光,在我说的那些条件基础上,个人才华和眼光决定一个项目的成败。”

“那你怎么每个项目都很成功呀!我挺你姑姑说你投资的几部电影票房、口碑都很棒。”央视的领导有些急切的问。

杨皓瞟了一旁的姑姑一眼,心里有些埋怨,怎么什么话都往外说,说好的别跟别人说。

姑姑不好意思的说:“说说,这又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儿,反正你也要从事这个行业,让别人知道你的能力有好处,再说了,这都是姑姑的朋友。没跟外人说过。”

杨皓看出来了,这些能过来的真是姑姑的朋友,不单纯是为了卖剧请过来的商业伙伴。

“怎么说呢?”杨皓组织了一下措辞说:“这个只能说直觉,我认为这个题材好,我就投了,当然,我的直觉还挺准。”

大家都对这个答案不满意,直觉这玩意儿看不到、摸不着,不能作为依据。

见大家不满意,杨皓换了一种说法:“或者说我的审美和大多数人一样,所以我看好,观众都看好。”

这还差不多,最起码还能让人接受,可是还是不够具体,他们想让杨皓说说判断的方法和标准。

这让杨皓怎么说,难道说我是重生的,看过答案。

但这个事儿还要说明白,因为这太神奇了,投资的每部电影都成功了,搁谁身上也会让人产生好奇心,凭什么你眼光那么精准。

杨皓脑子里急速转动,想怎么把这个话题圆过去,犹豫了片刻,缓缓说道:“一开始我也不知道,我就是觉得这个题材或者故事喜欢。

后来,跟赵爷爷读的书多了,我大概明白点儿了。

直觉来源于生活,就是你生活的环境造就你的认知,所以碰到在自己认知范围内的感兴趣的东西,就会不由自主的认为是好的。

我小时候在老家农村跟我奶奶生活,在你们的认知里,肯定认为农村物资贫乏,生活艰苦,没什么娱乐节目,精神世界贫乏。

可是我要告诉你们,在农村生活的那段时间,是我到现在为止最快乐的日子,也是我觉得学东西最多的时候。”

大家都吃惊不已,跟自己想象的确实不一样。

杨皓接着说:“杨奶奶他们一直说我有什么艺术天赋,我一直不明白什么是艺术天赋。

后来我慢慢明白,这不是什么艺术天赋,就是见得多了,自个儿慢慢对这些感兴趣了,从受教育过程中不自觉形成的意识。

你比方说音乐,我从小在农村那接触过什么音乐,要说跟音乐沾点儿边,那就是在农村哪个村过会,奶奶就会领着我去看戏,这算是启蒙吧。

至于电影,我觉得应该是小时候看小人书多了,反正我觉得电影跟小人书差不多,都是通过画面了解故事。

除了这些,就是小时候听评书,袁阔成的《三国演义》、刘兰芳的《杨家将》等等,再就是看电视,比如《西游记》等等。

一部电影的成败是由多个因素共同决定的,首先是故事内容,新颖的故事创意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观众被这种充满想象力的故事所吸引,让观众沉浸在复杂而又新奇的情节之中。

比如我投资的《哈利波特》,我记得当时读小说的时候就是觉得跟咱们的《西游记》差不多,都属于魔幻类型,应该受欢迎。

其次是逻辑性和连贯性,故事需要有合理的情节发展,使观众能够理解电影的情节脉络。

最为重要的是情感共鸣,能够触动观众情感的故事更容易获得成功。观众在观看过程中能够将自己的情感代入到电影中产生强烈的共鸣。

所以我觉得,非要说我有艺术天赋或者说眼光精准,我自个儿琢磨,大概是我接受的都是大众艺术,而不只是文人的艺术。”

大家面面相觑,是这样吗?但也只有这样才能说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