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内卷娱乐圈 > 第164章 正经事:公司的规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4章 正经事:公司的规划

经过昨晚那番推心置腹的谈话,如今父母对杨皓是彻底放手了,一副“你爱咋咋地”的架势。

他们虽然心里依旧有些许牵挂和不舍,但也都明白,不能把杨皓当孩子看了,人有了自己的方向和目标,自个儿去闯荡、去历练了。

他们能做的,就是在背后默默关注,给予他最坚实的后盾。

第二天,杨皓坐着老妈的车,带着一猫一狗来到了公司。

这俩小动物可有意思了,只要杨皓在公司住,它们就不回家,杨皓回家,这俩也跟着,就跟杨皓的小尾巴似的。

今天来公司,是有正经事儿,他准备把公司的架构搭建起来,正规化一点儿,不能像一开始那样,就是给姑姑找点儿事做的样子。

正好鲍勃也来了,杨皓就让他给公司里的人讲一遍,一个正规的影视娱乐传媒公司,都应该具备什么部门。

按说这事儿应该杨皓来讲,可他担心自己年纪小,说多了不合适,怕露馅。鲍勃说,他在一旁补漏就行。

不过今天来公司的人确实不少,算得上是公司成立以来人员最齐的一次,大家都集中在杨皓的学习室里。

赵磊和嫂子刚一照面,就给杨皓介绍了一个叫“钟莉芳”的人,简单寒暄几句后,就下楼去录音棚录歌去了,那是他们婚礼需要的。

杨皓当场就懵了,他当然知道这个人,只是之前只是听说过而已,“大狗哥”从香港带回来的cEo,在中国影视圈内可是响当当的人物。

不过他记得钟莉芳应该是2003年回国任职于小马奔腾的,这都2004年了,怎么会在自己这儿碰到她呢,这时间线有点儿对不上啊。

赵智勤看着杨皓那懵逼的样子,忍不住问道:“你认识?”

杨皓回过神来,小声地说:“我哪认识!主要是冷不丁的介绍一个人来,有些懵,我哥这是什么意思?”

赵智勤笑笑说:“这不是看你姑姑忙得焦头烂额,给公司找个懂管理的吗!小钟我也认识,她以前在凤凰卫视网络部工作,管理经验挺丰富的。”

杨皓听了,还是有些不解:“那你呢?你不是想弄这些管理的事儿吗。”

赵智勤摆摆手:“我也不擅长管理公司,相对来说,我还是愿意当制片人,这样跟着剧组,心里舒服。坐办公室那事儿,真不是我的菜。”

得,这位也是属于技术派,喜欢在工作一线待着,不喜欢坐办公室,看来公司这管理的担子,还得另寻高明了。

杨皓不满地说:“这公司一开始就是你极力建议成立的,你现在又撂挑子了。”

赵智勤知道这话一点儿不假,当初还真是他拜托杨皓帮忙,才让他参与到了A级电影项目。

在美国那段时间,他亲眼见证了真正的A级电影工业是如何运作的,也见识到了杨皓身上那股子潜在的实力。

回国后,他便极力鼓动杨皓成立影视公司,甚至还说动了自己的老师,才有了这个公司。

这一年下来,他算是明白了,自己是真的喜欢操持具体的项目,那些管理公司的琐碎事儿,他觉得自己还真干不来。

可他心里清楚,自己是真的不喜欢管理公司,还是更钟情于那些具体的项目。

怕杨皓误会,他赶紧解释:“这不是找了一个会管理的吗,你放心,小钟我早就认识,真的挺有能力。”

杨皓招呼大家找位置坐下,曾大美看到这个情况,明显感觉人家这是有正事儿,觉得自己在这儿不太合适,起身就想走。

杨皓拦住她说:“你不想见识见识我的奖杯了,等会让你见识见识,省得你认为我吹牛。”

曾大美为难地说:“你们这儿不是有事儿吗,我改天再来,别耽误你们的事儿。”

杨皓无所谓地说:“又不是什么机密大事儿,今天说的事儿就是关于影视的事儿,你在这儿听听吧,没准对你以后有用。”

曾大美嘟嘟囔囔地坐下,小声嘀咕:“对我有什么用?我就是个演员。”

杨皓听到曾大美的嘟囔,笑了笑说:“大美姐,您别小瞧了这些事儿。

虽然你现在是演员,但了解公司运作和影视制作的流程,对您以后的发展也有好处。

比如,你就能更好地理解剧组的需求,知道怎么配合拍摄,还能在选择剧本和项目时更有眼光。

说不定,将来你还能自己挑大梁,做制片人呢。”

曾大美听了,摇摇头没说话,不过杨皓的话,倒是让她觉得也许这条路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即便不行也长长见识。

等大家都坐好后,姑姑清了清嗓子,开口说:“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钟莉芳,以后她是咱们公司的总经理。”

钟莉芳微笑着站起来,向大家鞠了一躬,自我介绍说:“大家好,我是钟莉芳,以后请大家多多关照。”

大家纷纷鼓掌欢迎,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姑姑接着说:“先说一下公司的业务情况。咱们的第一部作品《金枝欲孽》已经播出,收视率相当不错,北京卫视收视率平均1.7,上海卫视收视率平均1.6。”

姑姑脸上洋溢着笑容,毕竟是自己亲手主导的项目,公司的第一个项目算是一炮打响了。

“现在还在播映中,估计收视率还要涨,现在已经有电视台来问二轮播放的事儿了。”

姑姑兴奋地说了一大堆,包括投资多少,首轮卖了多少,这些数字她都记得清清楚楚,如数家珍。

杨皓在一旁听着,这些数据他都没太在意,一部电视剧真正挣钱还要看二轮、三轮播放,当然,现在还有音像版权。

等过两年,网上开始出现盗版,那这些收入也就慢慢减少了。

等姑姑的高兴劲儿过去,她接着说:“马上咱们要立项《亮剑》这部电视剧,估计要跟央视合作。”

说完,话锋一转:“咱们公司现在还比较小,也比较松散,但我希望咱们能朝着正规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通过这部电视剧的成功,姑姑的自信心一下子膨胀起来,但她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短板,管理公司这一块儿,她是真的不在行。

所以,她才让儿子赵磊帮忙推荐一个合适的人选来接手公司的管理工作。

赵磊心里也清楚得很,杨皓弄这个公司,初衷完全是为了让老妈有点事儿做,免得她一天到晚盯着他,把他管得太紧。

可管理一个公司显然不是老妈的强项,赵智勤同样也不行。

他们俩在搞创作、弄项目上那是得心应手,但在管理公司这方面,确实差点儿火候。

他也是看到老妈忙得脚不沾地,焦头烂额,决定给公司物色一个合格的管理人才。

不过,赵磊也担心赵智勤会多想,所以在事前特意问了问他的意见。

没想到赵智勤听了之后高兴极了,因为本来这个公司就是他鼓动杨皓弄起来的。

经过这一年的运作,即便公司事务不算多,但也把他和姑姑搞得有些焦头烂额,他们巴不得有人来接手公司的管理,好让他们腾出手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只是他自己不好意思直接撂挑子罢了,再加上他和姑姑家的关系,赵磊一问,这不是瞌睡送枕头吗,赵智勤马上就催促赶紧找个管理型人才来。

但是,赵智勤还是跟赵磊叮嘱一定要跟杨皓讲清楚,不是他不想管理公司,实在是自己不合适,也不喜欢这一行,别让杨皓误会了。

赵磊心里明白这些事儿,不用在意杨皓,直接就领着钟莉芳来见他老妈和赵智勤,这事儿只要他俩同意就行,杨皓那边根本不用操心这些琐事。

见面时赵智勤吃了一惊,他认识钟莉芳,毕竟都在香港凤凰卫视工作过,都是内地人,虽然没什么深交,但彼此也有些印象。

经过一番深入的交谈,他们觉得钟莉芳的能力和经验都很符合公司的需求,于是就决定让她来试试。

赵智勤和姑姑都对钟莉芳的到来充满了期待,相信她的加入能让公司走上更加正规化、专业化的道路。

这就是今天最主要的目的,介绍钟莉芳,完善公司架构,下一步公司发展,弄得还挺正规。

姑姑接着说道:“今天把大家叫过来,主要是想跟大家聊聊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既然公司业务开门红,那就要正规做起来。

正好鲍勃也来了,听听鲍勃的意见,他在这一行有丰富的经验,听听他怎么说,咱们也能有个参考。”

鲍勃微微一笑,接过话茬:“公司现在确实需要一个更清晰、更专业的架构。

一个正规的影视娱乐传媒公司,通常应该具备以下几个部门:

首先是策划部,负责项目的前期策划和创意构思;

然后是制作部,包括影视拍摄、后期制作等环节;

接着是宣传部,负责作品的宣传推广,提高知名度;

还有市场部,负责市场调研和业务拓展;

最后是行政部,负责公司的日常行政管理和后勤保障。

当然,根据公司的规模和发展阶段,这些部门的设置和职能可能会有所调整,但大体上就是这些。”

姑姑在一旁补充道:“对,就像鲍勃说的,咱们公司现在还比较小,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部门都建起来,

但我们可以先从这几个主要的部门入手,逐步完善。

大家如果有任何想法和建议,都可以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一起把公司建设得更好。”

大家听了,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然后就现阶段公司应该做什么,谁负责展开了讨论。

杨皓在一边一直没怎么吭声,没啥好说的,就这么个小公司,也就姑姑、赵智勤她们当成事儿来做了。

在杨皓和哥哥赵磊看来,这真的没什么意思,当然,现在杨皓只想着,这个公司能帮他做一些影视上的琐事就成。

不指望能挣什么钱,说实在的,公司一年的利润,都没有他专辑挣得多。

杨皓心里清楚,这个公司对他来说,更多的是一种工具,一种实现自己影视梦想的平台,也不算梦想,就是他拍影视的时候帮他处理拍摄以外的事情。

他并不看重公司能带来多大的经济收益,对他而言,金钱已经不是问题。

他现在更关注的是如何通过这个公司,将自己的创意和想法转化为实际的作品,让更多的人看到他的作品。

赵磊也明白杨皓的想法,他知道杨皓对音乐和影视的热爱远超过对金钱的追求。

在赵磊看来,这个公司能够为杨皓提供一个自由创作的空间,让他能够不受外界干扰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这就足够了。

至于公司的盈利情况,那只是锦上添花的事儿。

策划部大家一致认为,杨皓当仁不让,谁让他看好的项目都是成功的项目呢,这点儿大家都服气。

制作部赵智勤个主动请缨,他就喜欢这个。

至于什么宣传部、市场部、行政部,就等着钟莉芳完善了。

在公司架构的讨论中,策划部的人选大家一致认为,杨皓当仁不让。

毕竟,他看好的项目都是成功的项目,这点儿大家都服气。

杨皓的洞察力和前瞻性在公司内部是有目共睹的,他的每一个创意和策划都为公司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和声誉。

制作部的人选则是赵智勤主动请缨,他表示自己就喜欢这个。

赵智勤对影视制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经验,他总是能在拍摄现场处理各种复杂的情况,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他的热情和专业能力让他成为了制作部的不二人选。

至于宣传部、市场部和行政部,大家决定等待钟莉芳来完善。

钟莉芳的专业背景和管理经验让她成为公司管理的合适人选。

她曾在香港凤凰卫视网络部工作,对影视娱乐行业的运作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大家相信,有她的加入,公司一定能够建立起更加专业和高效的运营体系。

杨皓对这个安排没什么意见,他毕竟看过答案,对于那些题材和项目都有深刻的印象。

从策划阶段就开始把握项目,掌握大方向,可以让公司少走弯路,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时间消耗。

他清楚地知道哪些题材有潜力,哪些项目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从而确保公司的每一步都走得稳健而有力。